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文学史11frodo.ppt

91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7673041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16MB
  • / 9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Фе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陀思妥耶夫斯基半俄罗斯农民的面庞、半罪犯的面容、神经质地抖动着的眼睑、小而锐利的双眼、紧闭着的嘴巴、杂乱的胡须……这一切都在讲述着无际的苦难、忧郁、怜悯和深不可测的、伟大的思考——关于没有上帝的人类世界将如何?这是一位患有癫痫病的天才!在他的头脑中,跃动着罪恶、爱与人的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是无可辩驳的,就描绘的能 力而言,他的才华也许只有莎士比亚可以与之并列…… ——高尔基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爱 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 创造上帝的人被上帝所抛弃这 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 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 ——村上春 树“人是一个谜,必须解开这个谜;即使你一辈子都在解这个谜,你也不要说你浪费了时间;我正在研究这一秘密,因为我想做一个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21年1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一所贫民医院的医生,平民出身,后来取得贵族身份他从小随父亲去偏远的医院,经常见到疯子、精神病患者和病人,目睹了不同的“人”第一次发病父亲极为严格,在睡觉时让7个孩子打苍蝇,而且不准惊动他的睡眠。

      所以,陀自幼在贫穷与疾病包围的气氛中长大,养成了异常敏感、卑怯的性格9岁那年,陀氏随全家去乡下避暑,他在白桦林里玩得兴致勃勃,突然听到有人喊“狼来了”,他吓得魂不附体,嘴角抽动耕地的农民玛列伊安慰他说:“没有狼,这是你的错觉好一会儿,陀氏才安定下来,每走几步都要回头瞅瞅,玛列伊站在那里,不断地向他点头20年后,陀氏还回想着童年的这件小事 癫痫本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癫痫就是脑神经细胞不 正常放电所产生的现象,一般人 的印象中,癫痫发作时,病人一 定会意识昏迷、四肢抽搐、口吐 白沫,其实不尽然癫痫发作, 会因放电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种 不同的发作症状可以表现为运 动、感觉、意识、精神等多方面 的功能障碍 少年的两次创伤15岁时,他的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他沉浸在丧母的哀痛之中16岁时,他最崇拜的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死去每次随哥哥和叔母从教堂朝拜回来,他总是不断痴痴地朗诵普希金的诗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8-1843年,陀思妥耶 夫斯基在此学习沙皇保罗一世曾在军事 工程学校遇刺,对学生们来 说,这是一块恐怖之地,陀 思妥耶夫斯基曾以彻夜苦读 来驱赶内心的恐惧17岁时入军事工程学校,那里的学生多是富家子弟,为了避免受辱,他孤独地躲在一边。

      由于贫穷,他很少朝家里要钱,连茶也不喝他因成绩不好留级一年,这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兵营式的生活痛苦难熬,敏感的陀氏感到难于忍受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亲爱的哥哥,快点驶进码头吧,快点得到自由吧!自由和天职——这才是伟大的事情 毕业后在工程局任职一年就退职,专事写作经济拮据,不得不为还债而辛苦工作 成年发病一次在街上散步,不料从对面来了大出殡的队伍他猛地回头,在刚才来的路上快步走起来,突然倒在地上过了很久才恢复知觉,忧郁状态持续了两三天这是他的癫痫病最初比较突出发作的一次后来他在友人家留宿时,临睡前常常要求友人,假如他陷入了昏睡状态,不经过三天不要埋葬他昏睡后是否还能醒来的观念,使他痛苦不安 陀1844-1845年居住的地方 ,他在这里创作了成名作《穷 人》19世纪40年代,正值以果戈理为 代表的“自然派”在俄国文坛产生重 大影响之际 1846年1月,处女作、中篇书信 体小说《穷人》在《祖国纪事》上发 表,一举成名,别林斯基、涅克拉索 夫等人十分兴奋,欢呼“又一个果戈 理诞生了”主人公杰符式金是彼得 堡一名从事抄写工作的小公务员,深 爱着一个身世不幸、几乎堕落风尘的 姑娘瓦莲卡小说延续了果戈里的“ 小人物”路线,陀思妥耶夫斯基说: “我们都是从‘外套’里出来的。

      杰符式金内心世界丰富,有精神追求 ,他不仅关心自己,更关心别人,关 心比他弱小的人 《双重人格》紧接着,陀发表了第二部小说《双重人格》 该作写一个彼得堡小公务员戈利亚德金的内心 世界及疯癫这部作品已经显露出陀思妥耶夫斯 基后来逐步定型的艺术风格——探索心灵的奥秘 ,他精雕细刻人物内在本性和精神状态的矛盾, 而把社会环境描写置于次要地位《双重人格》 在一种浓重的想象和病态心理描绘中,表征了伟 大、深刻的主题——人的二重性存在《双重人格》是著名的Doppelganger作品之 一陀的转向遭到别林斯基等批评家的否定, 双方在文学观念上发生分歧为此,他退出了“ 自然派”由于信奉空想社会主义,1847年加入 了贵族进步组织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鲍克洛夫广场彼特拉谢夫斯基的住所就座落在这里希尔之屋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创作了《白夜 》1849年4月23日,陀氏因在小组集会上朗诵了别林斯基反农奴制的信而被捕,并被判处死刑他在预审中说:“我不喜欢各种各样的饶舌,讨厌和人高声说话……我每天的时间的一半,给了为得到面包的工作,其他给了不断的病和三年来在这儿发觉的怀疑病的发作 行刑那天,他和其他21名死囚站在处刑台上, 陀氏后来回忆,称它是“可怕的、无限恐怖的、等 待死刑降临的时刻” 。

      就在执行处决的前一刻, 传来了沙皇的赦免令,陀氏的死刑改为四年苦役, 流放西伯利亚萨特的《墙》) “被判死刑的人,所有这最后的一点希望 也确定无疑被剥夺了,而且被剥夺得干干净净 ;这是判决书,已经无可避免,全部可怕的痛 苦也就在确定无疑上,世上没有比这更强烈的 痛苦了战斗中把一个士兵带来,让他对着大 炮口,朝他开炮,他还一直怀着希望,但是对 这个士兵宣读确定无疑的死刑判决,他则会发疯或者哭泣的,谁说人的天性能忍受这种折磨 而不会发疯?为什么要有这种岂有此理、毫不 需要、徒劳无益的侮辱呢?也可能有这样的人 ,对他宣读了死刑判决,让他受一番折磨,然 后对他说:‘走吧,饶恕你了’如果有这样 的人,也许他倒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关于这种 痛苦和这种恐怖,连基督也曾说过不,对人 决不能这样做!”——陀思妥耶夫斯 基死刑判决书苦役犯的生活十分艰苦,他生活在杀 人犯、盗窃犯、暴徒和疯子中间,要时时刻 刻和他们打交道,这些人都对他抱怀疑和敌 对的态度,因为他是他们中间唯一的一个贵 族四年之后,他在边防营里做列兵,最使 他难以忍受的是军队的体罚受罚的士兵被 牵过排成两排的士兵中间,由士兵施以乱棍 ,谁打得不狠,就被叫出来挨同样的乱棍。

      陀氏第一次把手中的棍子打在受罚人身上, 当晚就发了癫痫病在一次体罚之后,他竟 跌倒在地,抽搐起来陀氏在西伯利亚待了 十年,才回到彼得堡,重返文坛他主张容忍、宽容,他的名言是“生 活就是苦难”,“顺从吧,高傲的人!” 西伯利亚近十年流放之后,陀思 妥耶夫斯基重回彼得堡,长期 居住在贫民区斯里维查斯基之屋 这里肮脏不堪,满目 赤贫1873至1874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此居 住重回彼得堡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创立并宣传“土壤派”理论6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哥哥一起创办了《时间》(1861—1863)和《时代》(1864—1865)杂志,宣传他的土壤派理论他认为,贵族和平民无法沟通,平民缺乏接受革命的基础,即没有革命的土壤解决俄国问题的出路只有忍耐、顺从和笃信宗教此后,他皈依了宗教,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木匠巷——《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 尔尼科夫的生活环境1867年,陀因办杂志欠债,险些被送进债务人监狱一位债主这样侮辱他:“你是一位天才的作家,我要让你看看,一个小小的德国店主,能把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家送进监狱土壤派(根基主义)1860年9月,陀在《当代》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声明,后来被称 为土壤派宣言。

      他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 本来活动的特点应该真正是全人类性的,俄罗斯思想也许会把欧洲各个民族以顽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发展起来的各种思想融合起来 ,那些思想中一切敌对的因素也许会同俄罗斯民族性协调起来, 并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让俄国知 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因为俄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笃信 宗教,温顺谦恭,博爱,具有极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当前,在西 方文化的冲击下,俄国知识分子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和人民群众结 合起来,一起推行各阶级和睦相处的宗法制田园生活,这既与欧 洲先进的社会思想相接,又植根于俄国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 爱情与第一次婚姻陀直到34岁还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女友他寻找爱情,在四年苦役后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妻子玛丽娅玛丽娅 是个中学教师的妻子,比陀氏小4岁,她是个神经质的女人,情绪变化无 常、动辄伤感落泪1857年2月6日,陀氏和玛丽娅结婚,当天发病,这 在夫妻性生活方面引起一系列震动和创伤性后果两人都病态,没有蜜 月,只有悲观失望,在感情上合不到一起玛丽娅不理解陀氏的写作, 不断指责他,最后夫妻关系破裂,1861年起分居,各自独立生活1864 年4月玛丽娅死于肺病,陀氏在她的最后几个月里一直照料她。

      她死后, 他抚养她和前夫生的儿子在陀氏的很多小说中,都有玛丽娅的原型 如《白痴》中的娜斯塔西娅,《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卡捷琳娜,这些 女性都面颊苍白,目光狂热,动作急剧第二次爱情第二次爱情是与年轻的女大学生阿波利纳里娅的恋情阿波利纳里娅比陀氏小20岁,他们认识时,她刚22岁,当时正是陀氏和玛 丽娅分居的时候阿波利纳里娅崇拜大作家的才气,她独立、聪明 、自尊心强,不受传统道德观念约束,1862年秋,毫无顾忌地委身于陀氏她希望陀氏离婚,和她结合,但陀氏借口妻子有病,不愿 走出这一步因此当玛丽娅去世,陀氏可以和她结合时,她坚决拒 绝了陀氏的求婚,理由是她过去不顾一切地爱他,他却没有给予相 应的回报她对他的态度是双重的,既可怜又残酷,使陀氏受到折 磨,陀氏把为情人受苦当成享受1866年,两人分手阿波利纳里 娅的反叛气质、果断与专横触动了他的心灵深处尽管他们分手了 ,但他把她称为“永恒的女友”在他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都有阿 波利纳里娅性格的体现如《群魔》中的莉莎,《赌徒》中的波琳 娜同时写作两部小说1865年,陀氏受到债主逼债,把三卷集选集的版权出 让给出版商,并答应1866年11月1日交付一部新小说。

      如 果到期交不出新小说,得付赔偿费和丧失9年的三卷集的 作者版权出版商在这点上耍了心计,他明知陀氏忙于杂 志的连载小说,不可能同时再写新作,才和陀氏订这个苛 刻的合同陀氏直到用完最后一个卢布,才明白他在借据 上签字是给自己脖子上套上绞索为了实现契约,他铤而 走险,在四个月内写完两部小说,一部小说早晨写,另一 部晚上写,这就是《罪与罚》与《赌徒》为此他请了速 记员安娜来协助他写《赌徒》1866年10月29日,陀氏口述了《赌徒》的最后几行 ,在26天中完成了这部小说,实现了计划10月31日,手 稿通过警察局送交给出版商第二次婚姻小说完成了,陀氏的第三次爱情也成熟了第二 个妻子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就是陀氏的速记员,她 比陀氏小25岁,善良,温柔,贤惠1866年10月,安 娜经老师推荐,到陀氏家当速记员,帮助陀氏速记小 说,整理和誊写《赌徒》的速记稿他们配合得很好 ,在20多天中便完成了《赌徒》,他们也相爱了陀 氏十分渴望有一个正常生活的家庭,过普通人的生活 ,而不想当什么天才、癫痫病患者、圣人、苦役犯、 荒淫之徒和理想主义者他们很快结婚幸福婚姻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平民气质,但精神和性格都截 然不同。

      他们婚姻成功在于安娜从不介入他的心理,不干 预他的内心生活,不想影响和纠正他正是“不干预”原 则取得了他的信任,加强了他的自由感 由于安娜的天真,无经验,在生活方面,她分辨不出 丈夫的爱有什么病态反常和古怪之处,全都当正常的爱来 接受结果这使陀氏卸下了负罪感的包袱,他不再感到自 己是个罪人和淫荡之徒他把他的情欲和理想情感结合在 一起,对安娜保持了经久不衰的热情,直到老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