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患沟通制度_5097.docx
16页医患沟通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广大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特制定本制度:一、 沟通时间(一)诊前三分钟沟通医师在接诊患者前三分钟,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在此期间接诊医师应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征求患者或家属意见,争取患者或家属对各种医疗处置的理解,并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历上 如有医生助手辅助的治疗内容或其他医师参与的治疗内容亦要和患者事前沟通二) 诊疗时沟通治疗中必须和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诊疗的步骤,注意事项如果为有创操作一定要取得患者的支持,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必要时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患者为小孩、老年人或智力缺陷人员,需要取得其近亲属、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并签署同意书三)诊疗后沟通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结束后,要做到诊后“六到位 ”的服务内容,即: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感觉及不良反应;预约复诊时间;将治疗后注意事项、种植修复手册、儿牙护照等发给患者;发放宣传资料随时联系;实行随访;对于需要至其他诊室做进一步诊治的患者,需由护士陪同前往同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积极为患者做健康宣教二、 沟通的内容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一) 诊疗方案的沟通包括1、现病史、既往史;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4、初步诊断、确定诊断;5、诊断依据;6、鉴别诊断;7、拟行治疗方案,对有多种治疗方案,需说明利弊以供患者选择;治疗方案要求从口腔全科治疗的理念出发,需包括:牙周情况,咬合情况,颞合关节的全面安排及处置。
8、初期预后判断的说明等 二) 诊疗过程的沟通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必要时在治疗中详细解释每一个治疗步骤、医疗药费情况等经常性的沟通, 充分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或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并将其有的放矢地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历记录上 三) 机体状态的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遗传因素、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患多精选资料,欢迎下载种疾病等情况,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判断疾病预后及转归三、 沟通方式(一)椅旁沟通确实落实“诊前三分钟” ,仔细询问病人的相关情况,经过检查后对病人的病情有所了解,全面掌握患者的需要和治疗目的,理解患者的难处,减轻患者的焦虑,把治疗计划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病人解释清楚;了解患者的经济情况,把治疗中及治疗后会产生的费用告知患者;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给患者充分的选择,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二) 分级沟通对于普通疾病患者,应由责任医师在治疗时,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预后等详细情况,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对于疑难、危重患者,责任医师需要邀请高年资医生或业务院长一起进行沟通和制定治疗方案, 必要时提交疑难病例讨论;对于治疗风险较大、治疗效果不佳及考虑预后不良的患者,应由责任医生提出,医务部组织院内会诊,必要时组织院外会诊,并将会诊意见及下一步治疗方案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在沟通记录中请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必要时上报上一级医疗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律师见证,签订医疗协议书三) 随访沟通对已接受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短信随访的方式进行沟通,按照随访要求在做好记录了解病人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感受,并对治疗后用药、休息等进行康复指导四、沟通的方法与技巧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一) 沟通方法1、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医疗风险或医疗纠纷及投诉苗头的患者,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地进行沟通2、变换沟通者:如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存在困难或有障碍时,应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院长、医务主任或总监与其进行沟通3、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4、集体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5、协调统一后沟通: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 - 医之间、医- 护(助)之间、护(助) - 护(助)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6、实物对照讲解沟通:医护人员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对照讲解沟通,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感性认识, 便于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的理解和支持二) 沟通技巧1 、一个技巧: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尽量让病人或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解释2、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3、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精选资料,欢迎下载4、四个避免: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抑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三) 沟通记录每次沟通都应在病历中有详细的沟通记录。
记录的内容有沟通的时间、 地点、参加的医护人员及患者或家属姓名,以及沟通的实际内容、沟通结果,在记录的结尾处应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意见并签名,最后由参加沟通的医护人员签名五、病种随访要求详见附件精选资料,欢迎下载附件:病种随访要求:术后回访时间表及工作内容项第1次回访第2次回访第3次回访第 4次回访第5次回访目洁责任人:洁牙师责任人:洁牙师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牙时间:术后 1 天时间:1周时间:2周时间:半年时间:1年内容: 1、询问洗完内容:1、询问牙齿有无酸软,内容: 1、满意度调查内容: 1、询问口腔内容: 1、询问近来牙后 牙齿有何不舒牙龈有无肿痛出血;有无按并登记;卫生情况:口腔卫生状况照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等2、询问牙齿有无松动、2、牙齿有没有牙结2、预约洁牙,告知2、告知刚洁完牙会牙龈有无出血(刷牙时石及色渍、牙齿有患者每年洁牙一次有些不习惯, 解释某或者咬硬东西时)等无松动、牙龈有无的必要性些牙 齿牙缝变宽的3、如有问题建议复查出血(刷牙时或者原因及时处理咬硬东西时)等3、告知洗牙后可能3、预约洗牙, 建议有轻 微的酸软属正定期洁牙的必要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常现象,建议在洁牙性后 24 小时内不吃太冻、太热的食物根责任人:医生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管时间:术后 1 天时间:根充后 1 周时间: 3 个月时间:半年时间:1年治内容: 1、询问做完内容:1、询问是否有不适和内容: 1、牙齿有无疼内容: 1、牙齿有无内容: 1、牙齿有无疗根管 根管治疗后有满意度调查;痛、松动,补牙材料有疼痛、松动,补牙疼痛、松动,补牙何不适?2、如不适属于正常反应告知无松动脱落材料有无松动脱材料有无松动脱2、有无咬合痛、咬顾客不必担心,若不适持续2、有无及时做冠修复落2、有无及时做落合高点等加重及时回我院复诊,并将(若无,则建议修复,全冠修复(若无,2、有无及时做全冠3、强调冠修复的预顾客情况转告主治医生进行告知及时修复的必要则建议修复,告知修复(若无,则建约安排处理,必要时需告知顾性及时修复的必要议修复,告知及时客医生的处理办法3、建议复查修复的必要性)3、确定是否有预约安排3、预约复诊检查3、预约复诊检查精选资料,欢迎下载普责任人:医生责任人:医生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通时间:术后 1 天时间:3天时间: 1 个月时间:三个月时间:半年 /1 年牙内容: 1、局部有无内容:1、局部有无疼痛或其内容: 1、拔牙创口是内容: 1、询问是否内容: 1、询问是否拔疼痛、出血。
他不适否已经恢复并做满意已经完成修复(种已经完成修复(种除2、嘱咐客人要注意2、服药医嘱度调查植或镶牙)植或镶牙)3、确定修复的时间及方法2、告知患者 2-3 个月2、预约复诊2、预约复诊3、服药医嘱为修复的最佳时机并3、口腔卫生宣教建告知及时修复的必要议定期洁牙及口腔性检查项第1次回访第2次回访第3次回访第4次回访第5次回访目阻责任人:医生责任人:医生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责任人:客服生时间:术后 1 天时间:术后 1 周时间: 1 个月时间: 3 个月时间:半年牙内容: 1、局部有无内容:1、询问拔牙创口情况内容: 1、询问拔牙创内容:询问近来口内容: 1、询问牙齿拔疼痛、出血和肿胀,2、服药医嘱口是否已经完全长好,腔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