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庆李家度改桥试验报告(毕设)》-公开DOC·毕业论文.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zhuma****mei1
  • 文档编号:134657508
  • 上传时间:2020-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8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 测 报 告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二〇一一年七月检 测 报 告编号: CJJ-J-Q-2011-028工程项目名称: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 检测地点: 试验桥梁现场 委托单位: 重庆市开县竹溪镇人民政府 检测类别: 委 托 检 测 报告签发日期: 年 月 日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注 意 事 项 1、 检测报告无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2、 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3、 检测报告经涂改、增删无效;4、 复制的检测报告,未经本中心同意并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5、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本中心提出书面意见6、 检测报告未经本中心同意不得用作商业广告宣传 目 录检 测 报 告 首 页 1一、桥梁工程概况 3二、试验依据 3三、试验目的 3四、检测内容及测试方法 4五、主要检测仪器 4六、试验桥跨、测试截面以及测点布置 4七、试验荷载 5八、检测结果 8九、检测结果分析 14十、荷载试验结论 15十一、建议 16十二、桥梁技术状定况 17十三、附件:现场照片……………………………………………………………………19第1页 共18页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测报告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 首 页编号:CJJ-J-Q-2011-028 工程项目名称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规格型号520m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试验桥跨为两边跨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委托单位重庆市开县竹溪镇人民政府委托日期2011年6月检测日期2011年6月28日~6月29日检测地点渡改桥(灵溪桥)现场环境温度30~33℃(荷载试验期间)检测项目1、相应试验工况下,试验跨测试截面应力(应变)检测;2、相应试验工况下,试验跨测试截面挠度及挠度横向分布检测;3、试验过程中,测试截面附近区域开裂状况及其它异常现象观测。

      检测依据1、 交通部颁发《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2、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 60-2004);4、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 62-2004);5、 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6、 《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测合同书(2011.6)评定依据交通部颁发《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检测结论一、检测结论 续上表(报告编号:CJJ-J-Q-2011-028)第2页 共18页检测结论二、建议1、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的有关规定,做好桥梁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加强对主体结构的裂缝以及变形的定期观测2、面积较大且浅的裂缝采用表面处理法进行修补,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缝涂抹树脂保护膜较宽的裂缝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3、营运期间加强对桥面排水设施的养护管理,避免桥面积水渗入空心板内,影响结构的耐久性4、该桥基桩桩顶外露地面,表观粗糙,表层混凝土强度较低,易受河水冲刷影响,营运期间应加强河水对基桩冲刷情况的观测,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桥基桩桩顶进行浇筑保护层处理报告签发日期: 年 月 日备 注本检测报告共18页,详细检测内容见第3页~18页检测人员报告编写审 核批 准第24页 共18页为评定渡改桥(灵溪桥)的承载力,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受重庆市开县竹溪镇人民政府的委托,于2011年6月28日~29日对该桥的两边跨进行了静力荷载试验,现将试验的有关情况及检测结果报告如下一、桥梁工程概况渡改桥(灵溪桥)位于开县竹溪镇境内,跨越澎溪河,桥梁全长113m,上部结构采用520m跨径的简支空心板,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砼A类构件设计,计算跨径为19.45m;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明挖扩大基础和钻孔桩基础预制空心板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8~14cm厚C40防水混凝土,盖梁、桥墩墩身、桩基、防撞护栏采用C30混凝土,桥台台身采用M7.5砂浆砌MU40块石,桥台扩大基础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桥面宽度为0.5m(防撞护栏)+6.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7.0m,按双向2车道设计,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地震基本烈度:VI度,按Ⅶ度设防通航等级:不通航主要材料: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及成孔波纹管、橡胶支座、钢板、其它材料。

      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砼A类构件设计空心板底板及腹板为变厚度梁端2米范围内底板厚20厘米,设1米长渐变段,其厚度由20厘米渐变至跨中段12厘米空心板腹板厚度跨中段为12厘米,端部加厚空心板在梁端2米范围内腹板加厚至16厘米,变化方式及渐变段长度与底板厚度变化相同二、试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 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6、 《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测合同书(2011年6月) 按交通部颁发《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规定的评价指标和有关理论计算资料对试验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三、试验目的四、检测内容及测试方法1、检测内容(1) 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应力(应变)检测;(2) 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最大挠度和挠度横向分布规律检测;(3) 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附近区域空心板的裂缝观测;(4) 试验过程其它异常现象观测。

      2、测试方法五、主要检测仪器1、BX120-8AA应变片;2、SJ-YWC位移传感器;3、SJ-SC-4D无线式应变测试仪;4、SW-LW-101裂缝宽度观测仪;5、其它辅助设备六、试验桥跨、测试截面以及测点布置1、试验桥跨选定根据委托要求,结合试验桥梁的规模、特点,确定静载试验桥跨和测试截面,见表1表1 静载试验桥跨和截面信息一览表结构形式静力试验选取桥跨位置试验桥跨数测试截面数520m简支空心板(部分预应力砼A类构件)两边跨222、测试截面和测点布置选取渡改桥(灵溪桥)的两边跨为试验跨,测试截面布置见图2,各截面测点布置见图3开县乡村试验桥跨试验桥跨J1,F1(跨中)10m 10m10m 10mJ2,F2(跨中)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说明:图2中,“ ”标记表示应力测试截面,“ ”标记表示挠度测试截面图2 测试截面布置下游1#板2#板3#板4#板5#板6#板7#板上游说明:图2中,“ ”标记为混凝土表面应变片测点,“ ”标记为挠度测点图3 J1、J2(F1、F2)测试截面测点布置示意图七、试验荷载1、设计控制荷载2、试验荷载以设计正常使用荷载作为加载控制,按控制截面弯矩等效原则进行布载,并使控制截面的试验荷载效率满足检测规程的要求。

      正式试验前,对加载车辆进行过磅称重,图4为试验车辆示意图,表2为试验车辆参数表 a 图 4 加载车辆参数示意图表2 加载车参数表车辆规格车牌号加载编号前—后轴距a(m)总重(t)前轴重(t)后轴重(t)横向轮距(m)双轴车渝FN209514.031.717.2124.501.85双轴车渝FN096823.932.637.6924.941.853、荷载布置静力加载试验加载车辆布置见图5J2J1图5.1 J1、J2(F1、F2)截面加载车辆纵向布置(两跨分别进行加载)图5.2 J1、J2截面正载车辆横向布置4、试验荷载效率静力试验荷载效率见表3表3 静力试验荷载效率加载截面工况名称用车量控制部位设计控制值kN•m试验计算值kN•m荷载效率J1J1截面最大弯矩2 全截面3237.802914.520.90J2J2截面最大弯矩3237.802914.520.90八、检测结果1、挠度检测结果按预定试验方案,本次试验共进行了4个工况的静力加载试验。

      试验荷载作用下,挠度实测结果及与计算值的比较见表4表4 测试截面实测挠度及与计算值的比较 项目工况名称测试截面部位实测弹性变形fe(mm)计算值fs(mm)校验系数η(fe/fs)实测残余变形fP(mm)相对残余变形(fP/ft)J1截面M+max正载F1截面1#板2.137.34 0.290.052.29%2#板2.187.380.300.031.36%3#板2.197.340.300.031.35%4#板2.167.280.300.020.92%5#板2.177.340.300.031.36%6#板2.167.380.300.031.36%7#板2.137.340.290.020.93%J1截面M+max正载(重复加载)F1截面1#板2.137.340.290.052.29%2#板2.187.380.300.031.36%3#板2.197.340.300.031.37%4#板2.147.280.330.020.93%5#板2.177.340.300.041.81%6#板2.167.380.290.031.37%7#板2.147.340.2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