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
5页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 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34、P35第一个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三、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教材35页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3. 数图形 投影出示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四、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五、 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9单元 总复习第2课时 用数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根据情境图的资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数数2.对口令,说组成3.口算:9+4 3+6 10-5 18-7 20-0 11+4二、复习用数学(板书课题:用数学)出示教材第108页第10题教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1) (2)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1)、(2)两题做法不一样2.讨论:做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3.出示教材第108页第8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根据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该怎样列式?列式:9+5=14(条)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出9、5和14表示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五、同步训练【教学反思】:课上我安排主题图,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进一步学会看图、分析图,并会通过题意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进一步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