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热门推荐】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docx
7页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 一、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 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 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 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 以及其他的要求 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第 9.1.1 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第 6.3.1 条、《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第 8.1.5 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2:2002)第 4.3.1 条等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 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 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 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 对多层房屋可采用 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 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 1.5 倍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
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 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 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 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7. 某些标准图集和《 2003 结构技术措施》第 5.3.13 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 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 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 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8 )第 5 节房屋沉降缝的宽度( MM)房屋层数 2 — 3 4 — 5 5 层以上沉降缝宽度 50 —80 80 — 100 ≥ 120二、伸缩缝有哪些主要类型2011-06-22 21:08对接式伸缩装置:1. 填塞对接型 --- 以沥青、木板、麻絮、橡胶等材料填塞缝隙, 用于伸缩量在 40mm以下桥梁;2. 嵌固对接型 --- 利用不同形状的钢构件将不同形状的橡胶条( 带) 嵌牢固定, 并以橡胶条 ( 带) 的拉压变形来吸收梁体的变形, 应用于伸缩量在 80mm及其以下的桥梁。
3. 钢制支承式伸缩缝:用钢材装配制成的,能直接承受车轮的荷载;能满足大位移要求, 但很难做到密封不透水, 而且容易造成对车辆的冲击,影响车辆的行驶性4. 组合剪切式橡胶伸缩缝:利用橡胶材料剪切模量低的原理设计制造而成的; 伸缩量大,行车平稳,但一般伸缩摩阻力比较大5. 模数支承式伸缩缝:利用吸震缓冲性能好又容易做到密封的橡胶材料, 与强度高刚性好的异型钢材组合的,在大位移量情况下能承受车辆荷载6. 无缝式伸缩装置:接缝构造不伸出桥面时, 在桥梁端部的伸缩间隙中填入弹性材料并铺上防水材料, 然后在桥面铺装层铺筑粘弹性复合材料, 以连接缝的沥青混凝土等材料的变形承受伸缩; 仅适用于较小的接缝部位, 适用范围有所限制三、几例沉降缝作法1. 桥梁橡胶支座沥青麻絮与水泥填缝 桥梁橡胶支座沥青麻絮与水泥砂浆填满;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 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 水泥砂浆填塞,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坑顶周围要挖截水沟, 坑顶与动载之间至少要留涵洞洞身、 洞身与端墙、 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沉降缝,但无圬工管涵仅于交接处设置沉降缝,洞身范围不设 具体位置设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洞身沉降缝一般每隔 4— 6 m 设置 1 处,但无基础涵洞仅在洞身涵节与出人口涵节间设置,缝宽一般 3 cmo两端与附属工程连接处也各设置一处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 基础埋置深度不一, 基础对地基的荷载发生较大变化处,基础填挖交接处, 采用填石垫高基础交界处, 均应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的施工, 要求做到使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 桥梁橡胶支座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要求:缝宽 2 cm,沿档土墙內、外、顶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不小于 15 cm,墙体之间填胶泥或粘土2. 涵洞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示例(1) 基础部分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如 5 cm 工时不用木板,也可用黏土填入捣实, 并在流水面边缘以 1:3 深度约为 5 cmo2) 涵身部分沥青麻筋填塞,深度约为 5 cm,内侧以 1:3 水泥砂浆填塞 ' 深度约为 15 cm,缝内可以用如太厚,亦可将中间部分先填以黏土3) 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 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 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黏土保护层,厚约 20 cm,顶宽约 20 cmo 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桥梁橡胶支座保护屡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 厚约 基坑底面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为了保证坑壁边坡稳定,当基坑深度较大时,应在边坡中段加设宽 0.5— 1 m 的平台。
必要时充气芯模以免地面水流人坑内 1m宽的护道3. 沉降缝的施工示例为避免涵洞不均匀沉陷, 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宽度3cm沥青麻布在现场浸制 M10 水泥砂浆在现场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施工时先把施工缝内和外表面清理干净, 沉降缝外侧用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 5cm,内侧以 M10 水泥砂浆填塞深度 15cm,沥青麻筋与砂浆之间填以粘土 所有填塞都应插捣密实 沉降缝外面敷设 50cm 宽的一层沥青浸制麻布和两层石棉沥青防水层, 沥青麻布应在先涂刷的热石棉沥青未凝固时进行,使能粘合成一体4. 沉降缝、防水层施工示例混凝土处沉降缝采用沥青浸制木板,在混凝土浇注前安放准确, 浆砌片石处沉降缝, 基础沉降缝采用沥青浸制木板, 墙身处沉降缝内侧塞 5cm 厚 M10 水泥砂浆,中间填塞粘土,外塞 15cm 厚沥青浸制麻筋沉降缝在砌体砌筑过程中随砌随填塞粘土, 砌筑完成后清除内、外侧多余部分粘土,并保持缝内干净、无杂物,然后再填塞砂浆和沥青浸制麻筋 沉降缝端面竖直、 平整,在同一断面上, 上下不得交错、扭曲,填缝料保证填塞密实结构强度达到规范要求且在表面干燥的情况下, 可进行防水层的施工,当涵上填土高度小于 1.0m 时,采用甲种防水层,当涵上填土高度大于 1.0m 时,防水层采用涂两层热沥青的形式,防水层所用材料满足设计规定。
防水层施工前要对结构表面进行清理, 保证表面干净、干燥涂料涂刷要均匀,从中间向两侧边墙进行,铺设材料的搭 茬长度不小于 20cm,且沿水流方向设置接茬沉降缝处防水层采用 一层沥青浸制麻布两层石绵沥青的形式,涂刷宽度不小于 50cm,为保证基面平整, 防水层施工前可采用与墙体同等标号的水泥砂浆把沉降缝两侧 30cm 范围内抹平,然后再施工防水层涵洞顶面填土小于 1.0m 及沉降缝防水层上均设置保护层防水层上设置保护层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顶面设置 2%的双向流水坡,保证表面平整、排水畅通防水层的施工要避开大风、高温天气,下雨天严禁进行施工5. 非流淌性聚氨酯取代沥青麻絮示例据百度文库介绍, 衡南至桂阳的高速公路建设目前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施工单位衡桂公司克服了公路沿线软土地基埋深浅、 变异性大的恶劣条件,将“科技、创新、优质、”作为施工理念相关负责人 表示, 目前他们对在全线通涵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指定要求使用 “非流淌性聚氨酯”,争取做好工程细节按照以往的施工方案, 在通涵沉降缝的防水处理上通常采用沥青麻絮该材料存在易脱落、无法一次成型等问题, 为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对原有材料进行改进, 公司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了反复现场试验,并认真总结试验结果, 将“非流淌性聚氨酯”有效取代了沥青麻絮。
负责人介绍, 目前衡桂公司在全线通涵沉降缝的防水处理上都统一使用“非流淌性聚氨酯” ,一改以往沥青麻絮粗糙、 易脱落的状况, 既能减少对成品混凝土表面的污染, 又能一次性成形, 为施工带来了极大方便专家提示: 有关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的施工,亊先应编制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 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及办理好相关审核方能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