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案例分析.ppt
28页中小学财务制度 主讲:行财股 2017/7/24 LGG 2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四章 收入管理 第五章 支出管理 第六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 第七章 专用基金管理 第八章 资产管理 第九章 负债管理 第十章 财务清算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十二章 财务监督 第十三章 附则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是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加 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行业制度 2012年 12月 21号修订 (一)修订背景 适应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 非税收入、政府收支分类)、遵循 《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 、 保障中小学校健康发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1. 进一步强化了校长负责制 2.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预算管理 3. 严格义务教育经费管理 4. 加强了经费监管和绩效管理 5. 对共性问题进行了规范(如经营活动、预算编制、债 务、食堂、收支管理、对外投资、代管款项、基建工程 核算、资产管理) 3 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 1、 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 我区实行教体局 “ 集中记账 、 分校核算 ” 。
学校设置报账员 , 在校长领导下 , 管理学校财务 2、 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 3、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会计科目没有 “ 经营收入 ” 和 “ 经营支出 ” 4、 中小学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 , 在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下 , 实行单独核算 , 定期公开账务 基本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 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 公用经费支出:指为了完成事业活动,用于公共服 务方面的开支包括公务费、业务 费、设备购置费、修缮和其他费用 5 《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 》 (财教 [2006]5号)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如何支付在建工程款? 财政直接支付 支付流程如下: 6 1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 , 向 财政国库收付执行机构 提出支付申请 , 财政国库收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 , 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 , 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 2 代理银行 根据支付指令 , 通过 财政零余额账户 将款项支付到 收款人 账户 , 3 代理银行于支付资金的 当日 与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进行资金清算 , 收回垫付的资金 。
财政部门的国库支付中心(局) 7 4 财政国库收付执行机构 按日向财政国库管理机构报送预算支出结算清单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收到 预算支出结算清单 并经核对后,确认一般预算支出的增加和国库存款的减少 5 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开设的 财政零余额账户 不是实存财政资金账户,只是财政部门与代理银行间的一个临时结算过渡账户 每日终了,该账户余额为零 用款单位是中小学,但该中小学不接触“钱” 原始凭证 8 某小学校校长在春节前听本学校教师讲,周边的几所学校春节都给教师发 200-300元的福利费,就我们学校没有校长问财务人员,能不能发钱搞福利,财务人员回答财务制度规定不行校长迫于压力,以关心教师为名指使学校总务的同志给商店交税费开具购“办公用品”的发票,由他审批到学校报账套取现金,给教职工发过节费后来这件事情被别人举报到市监察局,经查情况属实,校长也如实承认,虽然钱不多,每位教职工发100元,共 2000多元,但是性质恶劣考虑到校长态度端正,也没有多拿,经上级研究决定,给予校长党内警告处分,发的过节费全部收回,上缴国库 案例: 9 违反了《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第二十七条 “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管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得混用。
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专款专用 ,不得挤占和挪用 ”,“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案例分析 10 案例七 某县中小学校实行“ 集中记账、分校核算 (不改变学校财务管理权)” , 2010年底,该县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局经研究决定将在会计核算机构核算的中小学校的结余款 90%统筹用于全县标准化建设,保证全县按计划通过标准化验收; 10%用于弥补教育局办公经费缺口 11 原制度:“集中管理、分校核算”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三十四条“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案例分析 一是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五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第六条“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不改变学校 财务管理权 即在一定区域内,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确定的会计核算机构统一办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学校设置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在会计核算机构报账。
主管部门擅自调剂使用中小学校资金 12 案例分析 二是 擅自处理结转和结余 违反了第三十五条“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应当按照 同级财政部门 的规定执行 ” 第三十六条 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学校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3 第六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 收入 14 财政拨款收入 非财政拨款收入 专项收入 非专项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经营收入 支出 事业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 非财政补助支出 专项资金支出 非专项资金支出 其他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事业支出 其他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上缴或注销 非财政补助结转 事业结余 要么归还,要么留归自用,转入事业基金 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经营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余 案例八 某镇一所完全中学以学校的名义向职工借款 50万元,在校内场所开超市,经营文具用品、食品等,将前期收入用于归还借款和利息,以后经营所得收入用于改善教职工福利。
15 案例分析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六十条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严 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借债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借入款的概念 一是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借款 16 案例分析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五十八条“借入款项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经批准 从银行等 金融机构 借入的短期或者长期借款 二是 中小学校借款 17 案例分析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二十八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应当以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为前提 ” 第八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三是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 18 案例九 某中学由于新建工程投入过大,超过了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拨款,学校将超出的 50万元从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中列支中学由于免除学杂费及失去服务性收入来源后,学校将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等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列支 19 案例分析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十六条“预算执行中,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者事业计划有较大调 整,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的 ,中小学校应当 报主管部门审核后 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 ” 一是 超预算调整 20 案例分析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二十七条“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 二是 发放补贴 21 案例分析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二十七条“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管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得混用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专款专用 ,不得挤占和挪用 三是 公用支出列支基建支出、人员支出 22 案例十二 某中学为了发挥体育场馆的效益,与某公司签订协议,将学校体育馆租借给该公司的员工在双休日进行体育锻炼,并收取了一定的费用,一部分直接用于本校职工和聘用人员加班的补贴,另一部分作为学校收入直接入账 23 案例分析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五十三条“中小学校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的规定 一是 出租行为 24 案例分析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二十二条“中小学校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规定;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二十三条“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中小学校应当按照 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的规定。
二是 租金收入 25 案例分析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五十八条中“借入款项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经批准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或者长期借款” 第六十条“中小学校不得提供担保”的规定 第六十条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序 ” 一是 学校未经批准通过自我抵押向银行进行融资 26 案例分析 违反了 《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 第五十九条关于对中小学负债要“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的规定 二是 学校用借入款项进行校舍修缮和设备购置,且无力偿还, 27 谢 谢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