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标准.doc
13页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标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标准(单人)操作要领 标准分 扣分内容及标准 备 注 准 备 10 分 1、着装整洁(不戴口罩) 2 没穿衣服、腰带、鞋袜各扣 0.5 分 2、用物:心脏按压板 1 块、纱布二块放入口袋中急诊科抢救室备(气管插管盒、牙垫、开口器、舌钳、导尿管、注射器、口咽管、除颤器、急救药、呼吸机、75%酒精、碘酊、无菌镊) 8 缺 1 件,扣 1 分 操作步骤 65 分 1、判断病人有无意识:轻摇病人肩部,左手大拇指压人中,看瞳孔 6 判断时间超过 10s,未按压人中,扣 4 分 2、呼救:高声呼叫“快来救人啊!” 2 呼救不得力扣 2 分 3、判断呼吸:耳贴近病人口鼻,头侧向病人胸部,①以观看胸部起伏②听呼气时有无空气逸出③感觉有无气流,判断 3-5 S 5 耳未贴近病人口鼻未侧向病人胸部各扣 1分;未判断呼吸或判断时间超过 5s,各扣 1 分 4、判断病人有无脉博,触摸颈动脉(喉结偏左或偏右 2cm) 5 判断时间超过 10s,扣 1 分;触摸位置手法错误,扣 2 分 5、去枕平卧 6、松被,放心脏按压板 7、解开病人衣服,暴露胸部 3 未使病人成仰卧位,扣 1 分;抢救者位置不佳,扣 1 分;病人暴露不当扣 1 分 8、开放气道:抢救者右手掌按压病人前额,使病人头部后仰,另左手中指和食指托起下颌,将病人下唇拉开,使口稍张。
应以仰头/抬颌手法打开气道 8 气道未完全开放扣5 分,手法不对扣 3 分 9、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为例):以按于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翼,以免吹气时漏气,然后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口紧急向病人口唇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部抬起为止 10 未捏住病人鼻孔,扣 2 分;施术者未吸足气量,扣 2 分;未连续吹气两口,扣 2 分;吹气效果不好,未改口对鼻,扣 2 分;吹气后未放松鼻翼,扣 2 分 吹气要援慢吹入,吸气要吸足 10、胸外心脏按压: ⑴确定心脏按压部位:以左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右手掌压在左手掌上,使手指翘起脱离胸壁,可采用两手指交叉抬起法 20 按压板放置不当,扣 1 分;心脏未定位,扣 2 分;病人未卧硬板床,地上未放置按压板,扣 5 分;定位时间长,扣 2 分;抢救者双臂未绷直,扣 2 分 操作步骤 65 分 ⑵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段及相连软骨下陷 4-5cm 为度 ⑶按压频率:成人 80-100 次/min;婴儿 100-120 次/min ⑷心脏按压开始 1 分钟后检查脉博、呼吸、瞳孔,以后每 4-5min 检查一次 按压无规律或常间断按压,扣 2 分;冲击式或跳跃摇罢式按压深度不对,扣 2 分;按压频率不对,扣2 分;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未同时进行,扣 2 分;按压与吸气比例时间不对各扣 1 分 循环二次:吹 2 次压 15 次循环二次,然后判断效果 11、判断徒手呼吸复苏的效果:观察瞳孔,并判断呼吸和大动脉博动 6 心脏按压 1min 后还未判断脉博、呼吸、瞳孔,扣 2 分;4-5min 仍未判断扣 2 分;随便停止心肺复苏:如自主呼吸、心跳未恢复,接替人未到,无医生确定病人死亡等,扣 2 分 整理 5 分 1、病人床单位整洁 2、按要求处理用物 3 2 不整洁,扣 2 分 用物未还原,扣 1 分 用物未预处理,扣 2 分 质量 20 分 1、态度:严肃认真、关心、体贴 5 欠一项,扣 2 分 2、整体要求:程序清楚、动作稳准安全、观察得力 5 欠一项,扣 2 分 3、动作敏捷,措施好 5 酌情扣分,扣 2 分 4、回答问题正确 5 按内容扣分,扣 2 分 实际完成时间: 分 秒 实得分: 分 注意事项: 1、压部位要正确,用力要均匀,不宜过轻或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无效按压,或发生骨折、气胸、内脏损失、胃内容物反流等。
2、心脏按压与放松时间为 1:2;按压的频率:成人 80-100 次/min,婴幼儿为 100-120 次/min,新生儿为 140 次/min;按压的深度:成人为 4-5cm,儿童为 2.5-4cm,新生儿为 1-2cm 3、呼吸复苏时,注意充分开放气道,吹气时口对口接触应严密 密 闭 式 静 脉 输 液 操 作 要 领 标准分 实得分 扣分内容及标准 备 注 准备 10 分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衣帽、口罩、鞋袜不整齐各扣 1 分,不洗手扣 2 分 2、用物:消毒输液管一套,注射盘(内放急救药物,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弯盘二个),网套、输液贴,输液架、压脉带、办事液卡,备药 放置有序:整齐,便于使用,三查七对 7 少一件用物各 1 分,排放无序扣 2 分,未查对各扣 2-5 分 注射盘带到病房 操作步骤 65 分 1、撬盖、套网:将铝盖中心部打开,套上网套消毒、插管:输液、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内 5 未上网套扣 1 分,不消毒瓶口扣 2 分,插管污染扣 2 分 不加药 2、病人准备:核对、解释、排尿,取体位。
15 未核对姓名、床号、不解释、不问二便各扣 2 分,体位不合适,扣 2 分 3、扎止血带选静脉:手指探明方向、深浅、活动度、松带、常规消毒皮肤持瓶排气:液瓶挂架上固定,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 扎带:穿刺部位上方约 6 厘米处扎压脉带,嘱握拳 12 扎带两端影响穿刺,过松或过紧各扣 1 分,消毒方法不对,范围小于 6 厘米各扣 1 分,碘酒未干脱碘扣 1 分一次排气不成功,手法次正确各扣 2 分,输液管下端有气体扣 2 分,浪费药液扣 2 分 排液不超过 5 滴 4、再次排气,核查、关闭调速器(操作中查对) 5 穿刺前不复查排气下段胶管仍有气泡扣 5 分 5、进针见血:左手指压住静脉并固定,右手持针斜面朝上与皮肤呈 20℃,由静脉上方(侧方)刺入皮下再沿着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带、拳、调速器 15 角度、方向、手法不对各扣 2 分,见回血后未进针少许扣 3 分,忘松带、拳、调速器各扣 2 分 6、固定调速,排除故障、记录滴速,再次查对(操作后) 7 固定不牢,未用无菌纱布盖穿刺点各扣 2 分,未按要求调速或误差扣 1 分,不能排除故障或方法不对扣 2 分 胶布固定时不能盖住针眼 7、交代注意,巡视观察,记录 6 未交代注意,记录、观察扣 2 分 整理 10 分 整理单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10 遗留用物,未整理病人单位各扣 2 分质 量 15 分 1、态度:关心病人,减轻疼痛 4 态度生硬扣 3 分 2、整理要求:准确、无菌、敏捷 8 顺序反复,动作粗暴各扣 1 分,违反无菌观念一次扣 2 分 3、完成时间:12 分钟 3 超时一分钟扣 1 分 实际完成时间: 分 秒 实得分: 分 说明:穿刺退针一次扣 1 分,失败一次扣 5 分,三次不成功应为不及格。
目的: ⑴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⑵补充能量和水分; ⑶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⑷利尿消肿,降低颅内压; ⑸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 注意事项: 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需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⑵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强的药物应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加药物; ⑶根据病情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合理安排,使其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⑷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溶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⑸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及时处理输液故障; ⑹持续输液 24 小时以上者,需每天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 ⑺昏迷、小儿及不合作的患者输液时可选择头皮静脉,如四肢输液时需用夹板固定. 肌 肉 注 射 法 操作要领 标准分 实得分 扣分内容及标准 备 注 准 备 10 分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衣帽、口罩、鞋袜不整齐各扣 1 分,不洗手各2 分 2、用物:注射盘(内放急救药物,皮肤消毒剂,砂轮,无菌棉签,弯盘,无菌注射器 2(2、5)毫升)、启瓶器、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巾。
小元菌治疗巾) 放置有序:整齐,便于使用,查药对卡,核对医嘱 7 少一件扣 1 分 放置乱扣 2 分 未查对各扣 1-2 分 铺无菌治疗盘,备急救药盒 操作步骤 65 分 1、铺无菌盘(右上方) 2、吸药:吸取药液,排气,排尽空气以上操作在治疗室中进行) 10 安瓿未消毒,锯法不正确各扣 2 分,注射器、针头选择不当扣 2 分,吸药方法不正确扣 4 分,不排或排不尽空气扣 3 分,未固定针栓,浪费药液各扣 2 分 3、病人准备:松被、核对(第二次核对)、解释、助取正确姿势选位,臀外上方 1/4 处(十字定位法) 15 未核对姓名、床号,体位不当各扣 1 分,部位选错扣 15 分 十字定位法时作出示范动作 4、消毒:消毒皮肤、再次核对(第三次) 进针: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握笔姿势,中指固定针拴)呈直角快速刺入2.5-3 厘米 18 范围小于 5 厘米,顺序不对各扣 2 分,未绷紧皮肤,角度、手法不对各扣 2 分,消毒液未干进针扣 3 分,过深或过浅各扣 2 分,未查对扣 2 分 5、回抽:松开左手,抽动活塞,试抽无回血。
固定:右手固定针头 12 不回抽扣 4分,不固定扣 5 分 6、推药:慢性药液,并观察病人拔针:按压针眼,迅速拔针、核对 推药快或漏出扣 3 分,未注意随时观察病人反应扣 2 分,方法不对扣 3 分,未查对扣 2 分 推药要求二快一慢 整理 10 分 整理单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10 未整理,物品乱放各扣 3 分 质量 15 分 1、态度:关心病人,减轻疼痛 4 态度生硬扣 3 分 2、整理要求:准确、无菌、按无痛注射法操作 8 不按操作规程扣 5 分,违反操作规程一次扣 5 分,未做“二快一慢”扣 5 分 3、完成时间:8 分钟 3 实际完成时间: 分 秒 实得分: 分 说明: 1、根据病情选择侧卧、俯卧、坐位等注射体位 2、注射部位及定位方法根据病人情况 目的:药物不能口服,不宜或不能采取静脉注射,且需要使药物迅速达到疗效时,采用肌肉注射,是将无菌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注意事项: 1、 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衔接处折断 2、 如同时注射两种药液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 2 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