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幼儿园汉文化教案(实用20篇).docx
50页2024年幼儿园汉文化教案(实用20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顺序进行,具有条理性和合理性编写教案时,需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创新教学的引入通过学习他人的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汉文化教案篇一 新年快到了,老师在教室里挂上了中国结古朴而又漂亮的中国结给教室增添了节日喜气的色彩小朋友们不认识中国结,他们好奇而又热烈地讨论着“老师,这是什么呀?真漂亮啊老师,我家里的墙壁上也有这个东西的老师,为什么要挂这个东西呢?”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别小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我想,既然孩子们对中国结有这么浓的兴趣,何不组织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以让幼儿从小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 2、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准备“年年有余”等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 一、交流讨论: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 3、说说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4、小朋友拿来的中国结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呢? ――引导幼儿讨论 二、欣赏感受 1、老师也带来了中国结,看看和你们带来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鱼(年年有余)、如意结(吉祥如意)等作品,说说这些中国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
幼儿自由讨论) 三、引导想像 1、除了我们带来的中国结,想想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中国结呢? 2、教师小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会编出这么多美丽漂亮的中国结,而且连外国人都非常喜欢我们的中国结呢 幼儿园汉文化教案篇二 1、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能用自身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海娃的品质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准备 王二小、雨来、张嘎等抗日小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 1、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2、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3、指导学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 4、学习按事情发展经过写作的方法 1、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誉海娃是小英雄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
2、全班交流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3、抓住对海娃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体会海娃的心理 1、写海娃 2、画海娃 3、演海娃 4、说海娃 5、唱海娃 1937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温饱,没有课堂,是飞机、坦克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身稚嫩的肩膀担起了繁重的抗争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如:王二小、雨来、张嘎等交流自身知道的小英雄故事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在我们周围也涌现出了一些小英雄,他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你能找到吗?夸夸身边的现代小英雄 幼儿园汉文化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活动重、难点: 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
活动准备: 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常娥奔月》 三、结束部分 幼儿园汉文化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2、通过讨论和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和伙伴老师一起过节日的快乐并学会分享 4、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6、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挂图; 2、家长帮助孩子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为孩子准备一块月饼; 3、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及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课题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探寻中秋节的来历,鼓励小朋友自己介绍,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 (4)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请小组派代表讲述 (5)"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让小朋友分享、品尝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6)最后环节:听故事《常娥奔月》 相传,远古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离开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心术不正,名叫逢蒙的人听说后,就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广寒宫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教学反思: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也很多,中华民族的节日有很多,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时值中秋节的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小百科:中秋节也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幼儿园汉文化教案篇五 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玩具、果冻、巧克力 有关的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3.出示图片: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评价 洗手的程序正确 能朗诵儿歌《洗洗手》 活动建议: 幼儿园汉文化教案篇六 (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
(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 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 一、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 1、小朋友都说中国结非常漂亮,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做一款中国结,好吗? 2、那你们想想制作中国结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师生共同讨论 3、幼儿先看看、摸摸、讲讲制作中国结的材料和工具 二、幼儿尝试操作 1、知道为什么叫中国结吗?结是什么呢? 2、观察并讨论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的? 3、老师示范讲解 4、幼儿尝试编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