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济阳镇第二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济阳镇第二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4.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25. 当塑料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24. B 25. A【分析】蔬菜大棚主要运用了保温作用的原理,即为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故起到保温作用,减少温室大棚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密闭的环境还可以减少空气对流热交换产生的热量损失;另外可以有效的保持大棚内的大气的温度湿度和土壤中的水分等.2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A不符合题意;光照强度是跟太阳辐射强度有关,大棚无法提高光照强度,B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C不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D不符合题意.25.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故大气上升高处形成高压,而门外温度低大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故上部大气由大棚内流向门外,下部气体由门外流向大棚内,符合此特征的为A图.2. 读下表,完成19~21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19912000199120001991200019912000种植业(%)59.7351.966.457.565.9662.963.1355.6林业(%)4.23.54.893.94.644.14.513.8牧业(%)26.2827.025.5232.728.3431.226.4329.7渔业(%)9.7917.63.25.91.051.85.9310.919.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2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21.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参考答案:D A C3. 读图甲和图乙,图甲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回答第11~13题11.大理石( )A.由变质作用形成 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因外力作用形成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12.该建筑位于图乙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3.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参考答案:11.A 12.C 13.C4. 图3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A. ① B. ② C. ③ D. ④12.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参考答案:10.B 11.D 12.C5.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12.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作用形式分别为A. 流水、侵蚀作用B. 流水、沉积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风力、堆积作用参考答案:11. B 12. B【11题详解】读图,该地形区海拔主要在40米以下,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属于平原地区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云贵高原位于第二阶梯,A、C错可能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B对东北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D错12题详解】该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河流冲积平原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不是风力作用,C、D错作用形式是沉积作用,B对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地形是峡谷,A错 6.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17~18题17.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 6月 B 7月 C 9月 D 10月18.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水资源参考答案:B D7. 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第一、第三产业比例都上升 B.第一产业比例上升,第三产业比例下降C.第一、第三产业比例都下降 D.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上升参考答案:D8. 自2017年4月1日横空出世,河北雄安新区设立至今已过周年。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雄安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界线是模糊的 B.与周边地区气候特征不同C.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 D.区域内发展方向相同2.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地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B.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C.过度开发水资源 D.降水少且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参考答案:1.C 2.B第1题,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明确的,例如国界、省界等行政区边界;有的界线是模糊的,例如气候区、植被区等,雄安新区边界为行政区边界,界线是明确的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气候特征相同,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但区域内发展方向不完全相同,不同地区有自己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故C正确第2题,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故B正确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不是主要原因;过度开发水资源是因为需水量大所致;降水少且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属于自然原因故A、C、D错误9. 读“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A. c、b B. a、b、c C. b、c、a D. c、a、b17. 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上海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参考答案:16. A 17. C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17.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因此农业从业人员下降很快,工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上升较快,故B正确点睛】准确把握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构成10.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B.② C.④ D.⑤参考答案:D11. 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参考答案:B12. 图6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回答18-19题。
甲 乙参考答案:B C略13.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10.D 11.C14. 读亚洲东部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7-8题7.图中M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6 1008 B.1004 1006 C.1008 1010 D.1004 10088.上海市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参考答案:A D15.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C.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间特征相一致D. 区域的划分指标,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参考答案:D区域有界线,有些是明确的界线,如行政区界线,有些是模糊的,如自然区界线,A错误;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划分,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B错误,D正确;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C错误。
故选D16.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 上图中10℃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