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doc
4页浅谈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摘要】民生新闻在近几年呈现岀蓬勃发展的态势,各个媒体 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民生新闻,它以“以民为本”为传播理念,“平 民视角”为叙述方式,倡导人文关怀,该文通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 故事,展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原生态,受到受众的空前欢迎关键词】民生新闻;平民化;本土化;通俗性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地域性和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 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 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 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 闻的最大意义在于,成功开始了新闻节目的平民化的实践1民生新闻选材的本土化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 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 主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关注老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柴米 油盐,想百姓所想,满足当地百姓的诉求,因此,民生新闻具有浓 郁的地域特色和本土化特征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才被认为是 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0的先河。
这些节0的一个显著 特征就是在选材上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色,本地电视观众所看所听 所闻均是本地发生的大事小情,甚至很多新闻都发生的观众身边, 这就满足了新闻的一大显著特征即接近性,故而带来极大的关注和 收视率新闻选材注重本土化,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继承 与发扬本地文化不同文化IX域的人们,他们的思维、行动与情感 都有自己的特性,这些特性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积淀,形成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贴近现实,冋归生活,聚焦的多是小事、琐事,但聚 焦并不是目的,其最终的指向应是深厚的民生关怀要实现这一关 怀,首先就得让节目适合民众的欣赏习惯,使其产生价值认同传 统的文化精神,决定了本土独特的审美趣味、表达方式、行为习惯 和风土人情在素材和内容上张扬传统文化精神,在节□形态和叙 事方式上,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从普通受众的审美习惯 出发,创造出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与中国乡土社会现代转 型的时代旋律合拍2民生新闻语言的通俗性近几年来,媒体出现了一个风潮,那就是一一用方言来播报新闻 方言新闻节目一经推出,众说纷纭,成为了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的 热点争议话题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和记者所使用的语言,尽可 能要做到通俗化,也要注重一定的规范和审美情趣。
这是与民生新 闻的特点不可分离的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叙述方式由教化向故 事化的转变,尽可能地运用群众语言,抓住新闻事件中最富有悬念 的地方娓娓道来同时又以幽默、调侃的形式进行评论,对受众提 出指导性的意见,点到为止成功的电视民生新闻,比如北京电视 台《第七日》,主持人一口地道北京腔一出来,就会引起北京观众 的好感和共鸣,但是主持人的语言和正宗的北京话还是有所区别 的很多老北京常用的生僻词即使节目需要加以使用,主持人也会 用更通俗易懂的普通话予以解释,这就考虑到很多新北京人和其他 电视观众的需求3民生新闻报道视角的平民化新闻节目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不能缺少平民老百姓这一片沃 土、这一汪活水百姓的喜怒哀乐应成为民生新闻的题材,百姓的 焦虑疾苦应成为记者编辑认识和思考的出发点,百姓喜闻乐见的种 种应成为新闻节目的绝对主角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不只是一 句空话,而应成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视角用平民的角度、平民的 话题、平民的语言与观众进行沟通,才能使民生新闻栏目常做常新, 广受欢迎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在节目中也注意多运用平民视角报 道,力争贴近百姓生活和平民心理,激发了观众的收视心理主持 人不再以板着脸孔的姿态出现,而是表现出了浓浓的人情味,变生 硬刻板的说教为亲切自然的信息传递。
评述的视角变传统的“俯视” 新闻为与百姓平视的“对话”新闻,从而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包括了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 大现实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Z源、 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只有真正从这些现实民生问题 入手,才能做出深入人心的民生新闻节目把民生问题搁置一旁, 就不是真正的从平民化的视角做新闻,也做不好一档优秀的成功的 民生新闻节目4民生新闻社会影响的地域性随着“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各媒体对民生新闻的报道量 日趋加大,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也日趋扩大,同时,不断提升民 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也成为各媒体追求的一个目标彭菊华所著的 《新闻学原理》中指出:“除了高度专业化的传媒以外,通常以本 土新闻为主,非本土新闻为辅本土新闻为主直接指向本土化新闻 和新闻本土化,这是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的一种基本策略,是新闻 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的民生新闻更是新闻本土化的一个具化这 就决定了民生新闻播出的地域性以及产生社会影响的地域性 很多民生新闻都在报道一条新闻的同时,注重对其新闻反馈的报 道,注重新闻的追踪报道和连续报道这也是扩大民生新闻社会影 响力的一大手段。
新闻的影响力往往立竿见影,头一天的新闻报道 第二天就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尤其 是地域性强的民生新闻,在整个区域内会形成尽人皆知、妇孺皆晓 的共同话题,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总而言之,媒体新 闻工作者一定要充分挖掘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新闻,讲究平民意 识,以地方色彩浓郁、充满当地生活气息的新闻节目赢得本地观众 的认可,在一个地区形成自己的电视新闻本土文化特色,树立独特 的栏目品牌和频道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