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班科学活动:雨从哪里来(教案).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乱石****奔波...
  • 文档编号:359737708
  • 上传时间:2023-09-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0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班科学活动:雨从哪里来(教案)课题:雨从哪里来班级:大班教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过程,知道雨的形成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了解水循环过程,知道雨的形成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了解水循环过程,知道雨的形成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科学思维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做哪一个实验——雨从哪里来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境,场景和所见所闻,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呈现实验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逐一观察工具和材料:一个透明水杯、热水、一块坚硬的塑料薄膜、一个小盘子三、操作实验1.在水杯中加入少量热水,不要超过杯底2.铺开塑料薄膜,覆盖在水杯口上,整个杯子不漏气3.在薄膜上放上一个小盘子4.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杯内是否有水滴凝结在薄膜上5.接下来可以等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小盘子中是否有水滴四、引导学生分析1.请同学们谈论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想法2.请学生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3.概括作出一个结论:水分子蒸发起来会形成水汽,当水汽遇到冷却下来的空气时会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雨水的来源。

      五、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醒学生重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六、检验评估教师形成小组,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检验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七、延伸运用1.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下雨天的情境和现象,回来和班级分享2.小组内同学搜集有关水圈的信息,制作海报,并在班级内展示教学方法:1.引入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2.实验法: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感性认识知识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掌握能力教学工具:水杯、热水、塑料薄膜、小盘子等教学时长:1课时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实践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但还需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角度和多层面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