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的历史我国专题培训课件.ppt
149页艺术设计的历史是一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史艺术设计的历史是一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史设计的历史包括设计的历史包括1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1818世纪工业革命世纪工业革命 工艺美术产品:陶瓷、染织、青铜器、玉器、家具等2 2、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革命以来的平面设计(书籍、包装、广告等)、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外)、工业产品设计、服装染织设计第一第一节:中国古代的: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陶瓷艺术陶瓷艺术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 编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作也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瓷器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艺术的享受第一第一节:中国古代的: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陶瓷在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陶瓷造物陶瓷包括陶与瓷两种品类,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造物。
陶瓷包括陶与瓷两种品类,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烧造温度在土,烧造温度在12001200度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度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瓷器的材料是高岭土,烧造温度在瓷器的材料是高岭土,烧造温度在12001200度以上,表面有度以上,表面有釉在陶与瓷之间还有一种所谓的釉在陶与瓷之间还有一种所谓的“炻炻”器,如紫砂器器,如紫砂器等 陶器的制作是人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改变成另一种物成另一种物质的的伟大大创举彩陶、灰陶、黑陶、白陶等彩陶、灰陶、黑陶、白陶等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色陶坯上,以天然的上,以天然的矿物物质颜料料进行描行描绘,用,用赭石和氧化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出赭红、黑、黑、白白诸种种颜色的美色的美丽图案,形成案,形成纹样与器与器物造型高度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彩陶发源于距今源于距今约1000010000前的新石前的新石器器时代是中国新石器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代陶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代表性的器物陶瓷陶瓷艺术设计人面人面鱼纹盆盆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彩陶因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瓶、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双耳尖底瓶双耳尖底瓶原始社会原始社会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由于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主要有半坡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型和庙底沟底沟类型半坡彩陶半坡彩陶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 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
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原始社会原始社会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庙底沟彩陶底沟彩陶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庙底沟彩陶底沟彩陶原始社会原始社会陶瓷陶瓷艺术设计 马家窑文化彩陶家窑文化彩陶 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半山彩陶半山彩陶 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多为罐、壶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装饰都集中于上半部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原始社会原始社会陶瓷陶瓷艺术设计马厂厂类型彩陶型彩陶 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
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原始社会原始社会陶瓷陶瓷艺术设计两两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两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代背景(公元(公元220-589年)年)战争争:移民移民佛教文化佛教文化陶瓷陶瓷艺术设计两两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马王堆的王堆的汉墓中已出墓中已出现“瓷瓷”字许慎慎说文解字文解字中:中:“瓷,瓦之瓷,瓦之坚音者音者”瓷的形成是因瓷的形成是因为制陶工制陶工艺的三大改的三大改进而造成的:原料、窑炉温度、釉而造成的:原料、窑炉温度、釉陶与瓷的区陶与瓷的区别:烧制温度制温度 陶:900度,瓷:1200度釉釉 陶:不挂釉或低温釉,瓷:高温色釉胎胎质 陶:断面吸水、胎质酥松,瓷:不吸水、紧密,透明、半透明原料原料 陶用粘土,含铁量高,瓷:用高岭土或瓷土,含铁量在百分之3以下 中国陶瓷在两千余年的中国陶瓷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展历史中,品史中,品类十分浩繁,十分浩繁,一般分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青瓷、白瓷、彩瓷(1 1)青瓷,)青瓷,产地以浙江为中心,四个系统:越窑、瓯窑、婺州窑和德清窑陶瓷陶瓷艺术设计两两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2 2)白瓷,)白瓷,出现的时间晚于青瓷,因为其技术手段要求较高,需要掌握除铁的技术,使其含铁量在1%一下。
晋 越窑瓷香熏东晋越窑青釉格盘晋瓯窑莲瓣纹小碗晋 瓯窑牛形盏灯晋 德清窑四系罐东晋德清窑黑釉唾壶青瓷五联罐三国 青瓷楼阁飞鸟坛罐三国 青釉贴塑谷仓罐谷仓罐,又名魂瓶,形状如坛,上面堆砌亭台,人物鸟兽,所有的物象均以手堆贴而饰造型有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北朝 青瓷覆仰莲花尊青瓷莲花尊有忍冬纹与莲花纹的单柄壶三国 青瓷羊尊南北朝青釉双元宝盏南北朝青瓷灯盏晋 青瓷鸡首壶晋青釉龙柄鸡首壶北齐 白釉四系罐北齐 青釉六系刻花罐晋 青釉六系彩莲罐晋 青釉莲瓣纹盖罐晋 青瓷提梁熏晋 青瓷香薰陶瓷陶瓷艺术设计隋唐隋唐 隋唐的文化背景隋唐的文化背景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建立隋朝 唐朝自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历时将近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也是统治时期最长的朝代之一,唐朝历史以公元755年为界,“安史之乱”是唐朝国力的分水岭 陶瓷陶瓷艺术设计隋唐隋唐 隋唐的陶瓷隋唐的陶瓷设计隋代陶瓷生产延续了魏晋六朝的技术,除了传统的青瓷外,白瓷也烧制成功,并且形成了较有时代特点的器型唐代的陶瓷设计与制造则有了更大的发展,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在全国形成了几个制瓷文化中心从品种上来从品种上来说,有青瓷、白瓷、花瓷和,有青瓷、白瓷、花瓷和唐三彩。
唐三彩1.1 青瓷青瓷:是唐代陶瓷中的主要品种主要产地在越窑(浙江地区在唐代称为越州)、瓯窑 、婺州窑 、岳州窑 、长沙窑 1.2 白瓷白瓷:邢窑、曲阳窑 1.3 绞胎瓷胎瓷1.4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100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在冷却后,用含有铜、锰、钴、铁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经过800度的温度烧制而成温度低,釉质松脆,易渗水在烧制过程中,黄、白、青、褐、赭等釉色交错流动,形成了美丽的交织,被称为唐三彩,其中,黄、绿、赭是主要的颜色 陶瓷陶瓷艺术设计隋唐隋唐莲花盏托莲花盏托 五代 高13厘米盏托连为一体,为唐至宋时期典型茶具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光洁如玉,系五代吴越国钱氏秘色窑烧造,奉至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供佛通体饰大莲瓣纹,花纹与器型达到完美统一 越窑秘色窑净水瓶越窑秘色窑净水瓶秘色八棱净水瓶秘色八棱净水瓶 唐 21.7X2.3厘米瓶为圆口,长颈,圆腹,颈底部饰三周台阶形八方弦纹肩腹部竖向凸饰八条棱线,圈足秘色瓷因其烧制技术、配方、工艺秘不传人,其瓷器真品传世也极少,更增添了一釉神秘之感秘色瓷一名最早见于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清楚地点出了秘色瓷为越窑所产。
越窑瓷器以动物为题材以动物为题材彩彩绘装装饰的先的先锋长沙窑沙窑长沙窑水罐以植物为题材以植物为题材长沙窑青釉莲花纹瓜形壶率性而为的率性而为的“写意画写意画”细腻工整的点彩细腻工整的点彩“工笔画工笔画”以诗词为题材以诗词为题材贴花装饰贴花装饰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壶白瓷蟠龙博山壶白釉双龙耳瓶白釉双龙耳瓶双龙耳瓶的器型是在鸡头壶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胡瓶特点产生的,盛行于初唐时期邢窑白釉双鱼背瓶 褐彩云纹镂空香熏青釉凤首壶邢窑灯托海棠式大碗唐三彩之一唐三彩之一 动物物以以S线线形形增增加加整整体体的的动动感感贵贵妇妇俑俑宦宦官官俑俑胡胡人人俑俑南瓜形摆设南瓜形摆设房屋造型房屋造型钱柜造型钱柜造型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宋宋辽金金宋宋辽金西夏的文化背景金西夏的文化背景1、由、由艳而雅的而雅的设计美学理念美学理念转型型苏轼提出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欧阳修认为“做诗无古今,唯有平淡难” 2、质朴朴简易至用的易至用的设计观念念朱熹提出:“某尝为衣冠,本以便身,古人亦未必一一有义,又是逐时增添,名物愈繁,若要可行,须是酌古之制,去其重复,使之简易,然后可理学家强调实行礼的新途径是器物的简便实用,实用之物才是道和理的体现。
1、宋、宋辽金西夏的陶瓷金西夏的陶瓷设计概况概况 (1)窟址数量超过了唐代2)宋瓷的品类及使用面较前代大为拓展3)宋代的瓷器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种根据宋代瓷窑的产品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的差别,大致分为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景德镇的清白瓷系等6个体系4)白瓷:北方磁州窑系、定窑系,南方:景德镇系青瓷:北方耀州窑系、钧窑系,南方:龙泉窑系黑瓷:福建建窑系、吉州窑系(5)经营方式:御用瓷窑:汝窑、官窑, 民营瓷窑:磁州窑、吉州窑(半官半民)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宋宋辽金金名窑名窑产品特征品特征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窑 青瓷:哥窑、官窑、汝窑、耀州窑 白瓷:定窑、景德镇窑黑瓷:吉州窑、磁州窑彩釉:钧窑 其它产品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宋宋辽金金哥窑葵瓣口盘哥窑葵口碗哥窑方洗哥窑方洗 宋 5.7*2.6厘米估 价:RMB3,000,000-6,000,000 成交价:RMB3,300,000哥窑方洗釉水肥厚滋润、开片均匀,胎质厚重底刻 “官”字款,原为同治皇帝的老师李鸿藻所藏之物,后传至其子手里,被一收藏家征得,一直藏不示人 北宋官窑至今沒有找到窑址,文献记载也很少,从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看,被认为是北宋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子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
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约露出胎色因此,紫口紫口是北宋官窑一大特点;裹足支烧、器底有芝麻钉痕迹是另一大特点 陶瓷陶瓷艺术设计宋宋辽金金官官窑六窑六稜花口洗稜花口洗 宋宋( 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 官窑青瓷壶官窑青瓷八角瓶官窑贯耳瓶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