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柯达的业务流程重组【范本模板】.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4049723
  • 上传时间:2024-08-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24.8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柯达的业务流程重组 一、 柯达(电子)再造流程的过程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柯达公司(Kodak)在上海的全资子公司,1996 年 3 月建成投产,现有员工 400 多人该公司主要负责柯达相 机的生产, 其销售则由柯达公司上海总部负责.该公司产品主要有 APS 相机、CBIO 相机与一次性相机等公司成立之初,采用了传统的以职能为取向的组织结 构模式如图 1 所示. 在这个组织结构中,整个公司生产运作由执行经理负责, 其下属的生产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品管部经理及物料部经理,分别负责相应的生产、工艺过程和成本控 制、质量管理及物料管理的采购与库存该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如图 2 所示 在原有的组织结构中,该流程被严重割裂物料计划、生产安排由生产部经理负责;物料的采购与出货由物料部经理负责; 工艺过程与成本控制由工程部经理负责; 品质管理则由品管部经理负责 各产品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经理负责, 而无人对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负责 结果, 运作过程中,问题丛生,矛盾不 断,生产效率有限各部门负责人都以做好本身工作为己任,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则漠不关心,他们都单个地对执行经理负责,执行经理再对总经理负责。

      各部门之间 的矛盾由执行经理来协调,整个流程出现了问题同样由执行经理来处理解决,从而使顾客满意的工作反倒落到了执行经理人员的身上,也就是说,顾客对产品的满意 度与顾客满意度的制造者--各部门经理无关,却成了执行经理的事务 1997 年 3 月,盛行于美国的流程再造(Reengineering)的热潮传到了柯 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公司决定对其生产流程进行再造.由于公司规模本身不大,业务单一,而拟再造的生产流程又很普通,国外多有成功的模式,因此,该公司并没有组织再造小组,也无须流程分析、创意设计等,基本上是借鉴他人现成的模式其再造过程十分简单,就是将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变为以产品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流程小组作为主体而构筑的组织架构 原有的职能部门经理,能够胜任者,则变为流程小组负责人或称产品经理,不能胜任者则另作安排.该公司 经过再造后的组织结构如图 3所示 经再造后,其生产流程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只是以前由执行经理负责的顾客满意度的问题,交由各产品经理负责新的流程图如图 4 所示 再造后,这些产品经理们不再是管理某一职能部门,而是承担起某一产品从投入到产出,直到顾客的满意度等整个管理工作.CBIO 经理、 CAMCO 经理、 一次 性相机经理与 APS 经理均是对其产品的整个流程负责。

      流程不再是片段化的碎片连接, 而是一个完全的整体顾客这个在以往的生产流程图中被忽视的对象,在新 的流程图中十分显赫 二、再造流程给柯达(电子)带来的变化 经过再造流程后,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无论是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还是企业形象以及顾客 满意度等都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不仅如此,再造流程的后果的直接承担者—-部门经理,从他们自身的变化上更能看出再造流程的本质所在 经过再造,原职能经理 变为流 程经理或称产品经理,他们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主要表现在: (1)责任扩大,工作强度提高再造流程前,各部门经理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内容单调、忙 闲不一,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再造流程后,各产品经理的责任范围扩大了几倍,各产品经理不仅要协调不同工种的工作人员, 而且要对整个产品生产流程负责, 对顾客的满意度负完全责任, 工作内容也多样化, 由此使其工作强度大大提高在再造流程前,各部门经理加班加点的现象并不多见;再造后,各产品经理早出晚归则司空见惯. (2) 权力的扩大 再造流程前,各部门经理都只对执行经理负责,完成执行经理下达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决策权有限.而再造流程后,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各种有关问题的处理基本上由产品经理来决策。

      由此,他们的自主决策权迅速增加 (3)避免了经理人员之间的矛盾,部门间的摩擦消除再造前,各部门经理仅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某一环节负责, 由于眼睛只是向内,注重本部门的利益, 彼此之间的摩擦和矛盾经常发生 尤其当产品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经理之间就相互“踢皮球",推卸责任,纷纷到执行经理 那里打小报告.因此, 执行经理也就整日忙于调和各部门经理之间的矛盾.再造后,原来需要外部配合的活动“内部化”了各产品经理对完整的产品流程负责,中 层经理之间的矛盾也就自然消失了由此,执行经理也可从日常的协调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于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工作 (4)工作效率提高在原来职能部门 经理各司其职的情况下,当 生产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 由于缺乏对整个流程的系统思考, 各部门经理就让生产停下来共同开会研究,寻找原因和责任在讨论过程 中,由于各部经理相互扯皮,推诿责任,往往使小问题也难以解决再造后,各产品生产线上一旦出现问题,其产品经理立即解决,无须开会研究,也无可推卸责任 的现象,因此,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 (5)顾客成为第一服务对象在再造流程前的组织架构里,各部门经理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而对整个产品流 程不关心;一心只想取悦于执行经理,而不关心、也无须关心顾客的满意程度.再造流程后,各产品经理的工作业绩不再由执行经理评价,而是由顾客满意度直接反 映, 顾客满意度成为其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因此,顾客在产品经理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顾客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象了 (6)统筹、协调力度提高再造流程前,各部门经理管理的对象是工作性质相同的各专业人员,其沟通简单,协调容易,整个产品的统筹与协调由执行经理承担再造后, 各产品经理统筹安排整个产品生产的各环节, 促进各不同专业人员共同工作, 因而其统筹协调的难度增加了各产品经理也不能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而要通晓相关的各方面知识 总之,再造流程在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中,并不是体现在对生产流程的再设计,而是打破组织的藩篱,将生产流程中的人,由从属于不同 的部门再造为同一个小组中,流程参与者们的工作也许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职能经理,或者说产品经理们的工作性质与工 作内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造前, 他们是流程运作各环节的监督者与协调者,他们的活动本身并不为顾客创造价值;再造后,他们是流程运作的直接参与者, 他们工作的本身也成为了流程运作的一部分再造流程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及其个中滋味,原工程部经理、现为APS 经理讲到:“再造流程前,我们是传声筒,充其量是执行经理的'手’和’脚'的功能, 执行其身体的局部职能;再造流程后,我们似乎成了以前的一个执行经理.再造流程使执行经理分身有术。

      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经理们经过再造流程后,工作强度成倍增强,工作时间普遍变长,但在工作报酬未变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热情非但没减少,反而高涨究其原因,它们自己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工作的成就感增强了,工作不再仅仅是挣薪水,工作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 柯达电子(电子)流程局部再造的分析·通过柯达电子 (上海)有限公司对其生产流程的再造,我们可以看出,局部流程再造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再造的范围窄.若按组织结构分,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可分生产、财务、人事 及研究与发展四大部分再造实施的范围只是生产这一部分,范围相当狭窄对整体组织的冲击力很小,公司的其他几个部分甚至感觉不到生 产这一部分的变化 (2)牵涉面小,在该公司的局部流程再造中,所牵涉的人只是与生产有关的人员,并不涉及财务、人事等职能部门人员事实上,该公司再造 流程过程中,还不是再造所有流程参与者,如流水线上 工作的员工,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再造的变化,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与以前基本上是相同的这里再造的重 点,是流程各环节的协调者,如工程部的工程师、品管部的工程师等在再造以前,他们服务于流程的运作,但受制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再造流程,他们的“身" 与“心”达到和谐的统一. (3)再造流程的方式简单。

      再造流程有很多种方式,并且大部分都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威力,来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但在柯达公司 的再造流程过程中,我们看不到采用了什么复杂的方式,只是把强行分开的流程参与者们归并到一起,对流程的执行者充分授权.这种方式只是关键点突破方式中的 一种,即活动承担者的突破可以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4)实施阻力小.由于再造流程的过程,往往是打破既得利益者们的既得利益而重新进行利益分配的过程,因此,再造流程所牵涉的面越广,涵盖的范围越宽,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就越大从柯达公司的再造流程的过程来看,受再造直接影响的既得利益者是原职能部 门的经理们.再造流程前,他们工作轻松,责任小,压力不大,工作是下属去做, 遇事则由执行经理去解决, 顾客满意与否并不关他们的事;再造流程后, 他们要对流程负整个责任, 各工种的协调成了他们的分内之事,并且他们业绩的直接衡量标准就是顾客的满意度,因此,对其工作要求就提高了很多,他们的工作压力与以前相比也成倍增加.由于该公司的其他配套改革没有同时进行,如绩效的衡量标准变了,但奖励的标准与力度并没有相应调整, 因此, 个别经理人员对如此强 度的工作,却依然领取原有的薪水,感到有点想不通,不免有些微词;但其他产品经理人员则把充分授权, 工作内容丰富化, 工作的成就感当作一种报酬,因而,感到这没有什么。

      整体说来,支持再造的经理多,而阻止再造的经理只是个别人,再造阻力很小这也是为什么该公司的再造流程的过程不仅很简单,而且花费时间十分的短 暂 不需要构筑再造流程小组,仅执行经理一个人就可以领导并推行当然,局部流程再造的力度是有限的,其效率也不可能很大,其持久性也很难保证.据一些流 程中人的反映, 他们现在的工作干劲与再造开始实施时相比,有明显的减弱可见,系统再造是必然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