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社会101厘米高的彼得教案反思.docx
3页大班社会101厘米高的彼得教案反思这是大班社会101厘米高的彼得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长大的一些改变,萌发对成长的憧憬和期盼 2、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与身高有关,个子高矮各有好处 3、幼儿能主动的回答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实力 4、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胜利的欢乐 活动打算挂图1号,幼儿用书;磁带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 有个小挚友叫彼得,他的个子没有妈妈高,于是彼得想到了很多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名字叫《101厘米高的彼得》 2、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①老师播放故事一遍,幼儿倾听播放完后幼儿一起探讨 ②师:故事里有谁? ③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 3、出示挂图,老师分段讲解并描述故事,与幼儿探讨故事细微环节 ①讲解并描述故事第一段提问:妈妈比彼得高了很多,还有哪些地方比彼得大,比彼得长?(鼻子、手、腿和胳膊)请幼儿细致视察挂图讲解并描述 ②讲解并描述故事其次段、第三段提问:长成大人就不再长个子了,还有哪些地方会接着长呢?(头发、手指甲、脚趾甲、身体中间)请幼儿细致倾听并讲解并描述。
③讲解并描述故事第四、五段提问沟通:彼得觉得长成大人有什么好处? ④讲解并描述故事最终两段彼得希望自己长到多大,多高呢?请幼儿细致视察挂图,看图理解并讲解并描述 4、再次倾听故事,幼儿表达愿望 听故事后,探讨:你希望自己能长多高、多大?为什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和表达)5、与幼儿一起探讨,个子高矮的优缺点教学反思 我叫彼得,今日早上妈妈给我量了身高,刚好101厘米高妈妈说,快一米了可是,妈妈还是比我高很多,足足有76厘米!而且她的鼻子比我大,手比我大,就连腿和胳膊都比我长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妈妈已经长成大人啦 《101厘米高的彼得》是一个绘本故事,依据故事内容,我设计了两个目标:1.理解故事,感受长大的一些改变,萌发幼儿对成长的憧憬和期盼;2.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与身高有关,个子高矮各有好处于是我依据活动目标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探讨:你觉得个子高好吗?为什么?其次个环节是幼儿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第三个环节是结合挂图,老师分段讲解并描述故事;第四个环节是幼儿再次倾听完整故事,表达愿望;最终老师小结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孩子并不能对故事完全的了解,在探讨个子高矮的优缺点的时候,孩子们也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身高所带来的好处。
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视察到部分幼儿的倾听习惯不是很好,导致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不能完整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个现象让我知道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幼儿的学习过程是按部就班的,是被引导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留意孩子的微小改变,将孩子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在设计实际操作时,应当将生活与幼儿实际联系起来,举例说明,让幼儿体会到身高是与生活休戚相关的,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我觉得孩子们对故事内容中的身高没有太多意识,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还是没有了解故事内容,我认为以后还是要多教育孩子生活常识,将孩子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孩子懂得结合生活中的实事,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