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docx
10页《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理解主旨, 明确作者观点2、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实际,体会本文的思 想文化意义4、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 求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 求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实际,体会本文的思想文 化意义教学方法】 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及设想】本文是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的一篇演讲辞当时的北大学风 败坏,针对这种局面,蔡元培在演讲中提出对北大学子的三点要求, 并开宗明义指出了大学的性质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 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宜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文中的一些观 点至今仍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宜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 精髓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很多背景知识,采 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因此,本文宜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 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演讲辞的特点2、研讨本文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教学步骤】 课前用幻灯片播放《北大校园风景介绍》,为学生应该营造一 种氛围,让学生在感受北大美丽校园的同时融入情境中播放的图片有 11 张组成,都是北大校园风景图,包括北大 全景图、未名湖、博雅塔、红楼等配以中国古筝经典名曲《高山 流水》希望在课前让学生于轻松愉悦中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在无意识中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一、明确目标(多媒体展示)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2、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二、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北大校园,可以说如今的北大不仅环境 优美而且更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每个学子梦寐 以求的学习佳所但是90 多年前的北大是不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蔡元培先生 1917 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 做的演讲《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展示课题),从中找到问题 的答案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 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三、交流背景知识与作者 (先提问或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所了解的北大,之后教师用多 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背景知识)北京大学创办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 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1912 年 5 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 1917 年蔡元培接任之前 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 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 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这就是当时的北大现状蔡元培何许人 也,他能扭转北大的校风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作者蔡元培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 1868 年 1 月 11 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 岁考取秀才,18 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 1912年1 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 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6 年回国,次年任北京 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1938 年,被推 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 日在香港病逝。
倡 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 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 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 出“兼容并包”,聘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 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 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 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四、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积累字词(读是理解的前提,提出具体要求读,学生会在朗读中更用心 既训练基本能力,又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多媒体课件展 补充的 注音、释义)[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 § [长(zhang)斯校]当此校校长[提携(xie)]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宗旨既乖] 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 敷衍] 这儿指学习不认真[砥砺(li)]磨练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切磋(cuo)]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店肆(si)]店铺[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裨(bi)]有益 [商榷(quO)]商讨。
2、浏览课文,理清思路① 蔡元培的这篇演讲辞具体包括那些内容,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反 应作者演讲内容的句子用勾画法读课文,学生在筛选信息的同时,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② 学生独立勾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适时点拨③ 交流、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明确: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 方面与北大的联系之后,即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青年学子提出 三点要求:(1)、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 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 为做官、发财而来2) 、要求青年学子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中,认 真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3) 、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为促进良好的社会 风气的形成做出榜样在演讲的最后,作者告诫青年学子近期做好为了做学问和改良 校风必须做好的两件事:改良讲义,添购书籍五、深入探究、领悟内涵(此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然后教师再加以点拨)1、【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 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
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 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 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 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 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 起听众的兴趣2、【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 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 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 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 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 人一气呵成之感3、【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学生默读思考,讨论交流)【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 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 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 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 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 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
因此,本文 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 习时要注意体味六、质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他们真正自主学习的欲望七、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也分析了本文的特点, 知道了作者的三点要求和两点计划,初步了解了蔡元培这个人和他 的办学方针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 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 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八、知识拓展、提升 1、蔡元培对北大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 一点?动笔写出你的感想与同学交流2、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篇“就任班长之演说”的文稿要 求:观点明确,有演说稿特点,不少于400字板书设计】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开篇2、以三事为诸君告: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3、两个工作计划:改良讲义、添购书籍【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教学重点在一节课 的时间里,努力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 走进文本的多种方法读是思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各个学段的 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 解走近文本,我尤其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使之相互渗透,融为 一体。
这节课上,学生掌握了知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读、勾画、分析,每个过程都 给他们以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品味语言时,明确地提出各个角度, 学生有法可依,自然学起来轻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我在 导入语和知识拓展、提升环节上注重多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熏陶当然,讲课中也有不足之处45分钟的课堂应分秒必争教学 的要努力做到紧凑而有实效我的教学中,体会演讲辞的结构和语 言特点的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本文的特点,虽然初衷是 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尊重个体体验,却让课堂又走向了“难收” 的局面,在实际教学中显得散乱,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如果能借 助课后习题,教师适当的加以点拨,可能效果会好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