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教案.doc
55页第一讲【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知道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准确把握国际贸易的各种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初步基础学习重点】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国际贸易的各种概念学习难点】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国际贸易的各种概念第一章 导论一、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含义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二、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第二,出现了政治实体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问答】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1) 生产方式的要求2) 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3) 各国经济资源禀赋不同4) 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5) 经济全球化与规模经济6) 需求偏好差异 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一致性表现在:两者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活动;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三、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与风险【多选、简答、论述】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存在差异的原因:(1) 文化环境不同1语言不同2社会制度、宗教、风俗习惯不同(2)贸易环境不同 1 贸易政策与措施不尽相同 2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 3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 4国际汇兑复杂 5贸易环节众多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差异带来的风险有:(1) 信用风险(2) 商业风险(3) 汇兑风险(4) 运输风险(5) 价格风险(6) 政治风险四对外贸易的分类对外贸易分类的依据及其内容:(1) 按交易的内容划分 1货物贸易 2服务贸易 3技术贸易(2) 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1出口贸易2进口贸易 3过境贸易4复出口与复进口5净出口与净进口(3) 按交易对象划分1直接贸易2间接贸易3转口贸易(4) 按运输方式划分1海运贸易2陆运贸易3空运贸易4多式联运贸易5邮购贸易五、总对外贸易额[名词解释]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相加之和。
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是反映一国对外货物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六、对外贸易差额对外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单选、多选】当出口贸易总额超过进口贸易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也可称为出超;当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贸易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入超若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七、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八、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计算公式为:(对某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或进口贸易额/对世界出口或进口贸易额)乘以100%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和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九、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世界各洲、地区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 地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十、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或国际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名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多选】影响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教学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能准确把握国际贸易的各种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初步基础课后习题】1.何谓国际贸易?2.对外贸易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3.国际贸易如何分类?4.如何区分狭义与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5.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哪些?第二讲第二章国际贸易的作用【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从国家、企业和国民的角度了解国家贸易的广泛作用,知道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掌握对外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国际贸易的广泛作用,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对外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国际贸易的广泛作用,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对外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一、国际贸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贸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外贸易政策体现着每个国家总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当今世界,对外贸易从以下几个方面维系国家的生存和发展1) 延续社会再生产2) 实现社会产品价值(3) 获得成本降低的 效益(4) 利用与转化生产要素(5) 接受国际经济“传递”(6) 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7) 参与经济全球化(8) 维护和 改善国际环境。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 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 要素流动等,实现世界各国市场相互融合的过程二、国际贸易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 古今中外,不管处于何种社会制度,不管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目标都是赚钱,追求高额利润,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对外贸易为企业提供了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1) 获得高额利润率 1通过进口降低生产成本 2 通过资本输出,进行变相贸易3 通过出口获得超额利润(2)提高生产效率1对外贸易刺激生产率的 提高2对外贸易为生产率的 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3)达到规模经济(4)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大致分为新产品、成熟和 标准化三个阶段1) 新产品阶段是指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新产品的价值刚刚为人们所认识,对新产品的需求仅仅局限于国内,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尚未定型,需要通过国内市场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从而改进产品设计在这个阶段,生产过程中投入最多的是技术和熟练劳动,产品的技术密集度较高2) 产品成熟阶段是指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
此时产品的价值功能已经为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和消费者所认识,国外对该产品的需求逐渐强劲,导致该产品的出口大量增加3) 产品标准化阶段是指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定型化阶段生产技术体现为专门的生产设备、流水线和大批量生产,使产品生产达到了标准化三、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国民生活和素质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国民生活素质: 当今世界,对外贸易与每个国家国民的成长、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1) 增加福利 国际贸易能使劳动者买到最廉价的消费品和最适宜他们劳动技能的设备和技术,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使劳动者从国内需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提高技能和收入,减少贫困2) 满足需求偏好1. 需求相异理论2. 需求相似理论(2) 增长才干和实现自身价值所谓需求结构,是指对质量档次不同的同类产品的需求构成需求结构是基本决定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由于需求结构主要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较易产生贸易在同意价格下,各国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这就是需求的相异性其原因如下:(1) 地理环境不同(2) 饮食偏好差异(3) 收入水平的差异【教学小结】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从国家、企业和国民的角度了解国家贸易的广泛作用,知道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掌握了对外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
课后习题】1. 对外贸易在社会在生产中处于什么地位?2. 对外贸易如何有助于实现社会产品?3. 国际如何接受经济“传递”?第三讲第三章 国际分工【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知道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掌握国际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国际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国际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一、 国际分工的概念与作用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作用:(1)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2) 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3) 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4)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二、 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1) 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1世界性产业机构升级与调整2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3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4国际分工的参与与度扩大(3) 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1. 垂直型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2. 水平型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想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a. 不同型号、规格 产品 的分工b. 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分工c. 工艺过程的分工3、混合型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三)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1) 发达国家处于处于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纵深发展使社会分工向广化和深化发展2) 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营造者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建立全球性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并把世界各国纳入这些体系中3)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这源于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是世界科技、贸易、金融、信息中心4) 以发达国家为主和为中心的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在众多地区经济贸易集团中效益最为显著,影响也最大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表现在:(1)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分工加强2) 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3) 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形式三、 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 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有:(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 社会生产力1、 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2、 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3、 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4、 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3) 人口与市场(4) 交通与通信业(5) 资本流动(6) 国际生产关系(7) 经济体制与政策四、 亚当。
斯密的国际分工论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处于在英国从手工业制造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化分工理论其要点如下:(1) 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 分工能够促进全社会的普遍富裕3) 分工产生的原因(4) 限制分工发展的因素(5) 国家之间如何分工斯密的这种学说被称为绝对成本说,或者绝对优势说,或者地域分工说五、大为 李嘉图的国际分工论大为.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可以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声场总额增加,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