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2881880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基本信息题目《詹天佑》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年级六年级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1. 教材分析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展现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崇高形象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通过2、3小节对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背景介绍,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4—6小节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选取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内容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2.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六年来的学习己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但这篇课文的社会背景距离学生较远,,他们不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上网搜集詹天佑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的相关资料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①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③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④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 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初识人物   1.默写“要挟、嘲笑、毅然、有力回击”等词语,正音,解词   2.从板书出发,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揭示课题     板书:詹天佑(工程师)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交流作者描写詹天佑这个人物时,所选取的材料,并概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或小节的开头进行有效概括     板书: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3.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关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导品读1、2小节,了解詹天佑接受任务的背景,体会其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1)借助板书,体会“毅然”一词的本意及在文中的意思    (2)找到“毅然”一词所在的句子,了解詹天佑在怎样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3)借助课文的1、2两个小节,了解詹天佑遭遇的困难和嘲笑,体会这“毅然”背后的不易和决心。

           困难一:地势险峻       ①简介“京张铁路”得名缘由       ②从“艰巨”一词出发,体会修筑铁路的艰难     困难二:帝国主义的要挟与嘲笑       ①由“要挟”一词的本意出发,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说清帝国主义以什么为要挟,目的何在?       ②联系上下文读懂帝国主义“嘲笑”背后的含义       ③用上“要挟、嘲笑、毅然”等词,简要说说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这个任务的,重点体会詹天佑在接受任务时的内心感受       ④总结:心理活动往往能通过人物的言行得以体现,这样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隐形的,需要我们认真体会,还有一种心理活动的描写为直接描写   2.学习4-6小节,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具体事例,重点体会其在修筑铁路时所表现出的杰出才能:     学习第四小节: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为切入点,体会詹天佑在勘测路线时所表现出的一丝不苟,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    (1)读课文,找出第四节中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借助停顿线,读好句子      ②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詹天佑对待工作时的严谨    (2)从詹天佑的言行中再体会人物当时的情感和内心活动。

            ①从“周密”一词出发,感受詹天佑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板书:精密      ②关注詹天佑的语言,明白其中的含义      ③读好描写詹天佑语言的句子,感受他当时的所想所思      ④通过学习描写詹天佑所作所为的句子,感受其凡事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的作风,感悟这言、行背后所隐含的爱国心      ⑤关注本节的环境描写,指导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此处的作用——凸显人物的品质      ⑥以“每一个与詹天佑共事过的人们都会对他交口称赞,因为……”的句式将第四小节的内容整理、归并      ⑦总结: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的严谨和周到,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决心,不仅给了同伴信心,还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学习五、六小节:自主学习课文的5、6两个小节,通过描写感受詹天佑的内心活动?    1.学习第5小节:     ①读5、6小节,交流没有读懂的内容     ②画简易图,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隧道名称重点指导“居庸关”中“庸”字的字形     ③读课文的相关内容,用箭头简单表示詹天佑开凿隧道的方向     ④交流反馈     ⑤思考:詹天佑为什么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开凿隧道。

      他是怎么想的?     ⑥总结:詹天佑的想法精妙绝伦、面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巧妙的开凿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书:巧妙     ⑦由詹天佑开凿隧道的过程,体会其在修筑铁路中所表现出来的“杰出”    2.学习第6小节:     (1)教师读课文相关内容补白,媒体演示何为“人字形”的路线     (2)指出此路线设计是詹天佑的首创,并引导学生理解设计“人字形路线”的目的     (3)补充资料,帮助理解这样的设计模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再次感受詹天佑在修筑铁路时的专业和创新        板书:创新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詹天佑和他的同事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期间攻克了无数道技术难关,克服了众多意料中乃至意料外的困难,终于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的惊人速度完成了这条由中国人自行参与设计的京张铁路又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2.联系上下文,以“这条铁路的成功修筑也向世人宣告……”为开头练习说话,体会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杰出的专业技能   3.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材料来体现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5.板书设计37. 詹天佑要挟  毅然接受    勘测线路       (精密)          嘲笑  有力回击  (工程师)  开凿隧道       (巧妙)                   (杰出爱国)  设计“人”字形线路  (创新)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回顾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字词,初步学习了课文你们都掌握了吗?好,上台来默写几个词语,谁来试试?念:要挟、毅然接受、嘲笑、有力回击那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三、细读1、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默读4-6段,边读边思考,他遇到了哪些困难生:回答2、遇到这些困难是怎样的精神在支撑他呢?指名读他是怎样想的教师引读:是呀,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怎么读?   师:如果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该怎么读?   师: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   师;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该怎么读?  自由读:同学们,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4、学习第五段:开凿隧道1)师: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自由读第五段2)教师画图,学生区分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老师画了两幅图,谁来说一说哪个是居庸关隧道,哪个是八达岭隧道?你从哪里知道的?读读课文3)根据两个隧道不同的特点,詹天佑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开凿呢?画一画5、学习第六段:设计“人”字形线路。

      1)开凿隧道,詹天佑所表现出的杰出智慧就已经让人赞叹不已,可是在青龙桥附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就更令人拍案叫绝自由读第六段2)师:列车究竟怎样过山呢?明白吗?请同学看大屏幕,师说明6、学习第七段师:詹天佑正是凭着满腔爱国情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终于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看着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四、小结     7.教学反思《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一、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对于“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我为学生创设了三种情境进行情景体验对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心这句话又让学生体会:你想强调那个词?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二、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来进行阅读理解、感悟。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丰满,受到其人格的熏陶三、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四、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解说,从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2、因为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内容是“直接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那部分内容”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作铺垫,把任务放在了背景之外,那么学生的情感当然很难调动,所以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语言多是贴标签式的词语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

      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