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学》提纲.doc
70页教育管理原理第一章 教育管理学概述第一节 管理与教育管理一、关于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从管理学的角度去理解管理,有多种界说:1.认为管理是为实现目标而组织和使用各种资源的过程——从过程的角度;2. 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控制——从职能的角度;3.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从决策的角度;4.认为管理是人的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从人的角度上述对管理的理解虽然都从一个方面揭示管理的属性或特点,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我们认为: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二)管理的属性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管理的非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管理之所以具备这种属性,首先它是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凡是共同的劳动都需要管理,这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是相同的,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其次管理可以把劳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组合成为有机体,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的这种职能也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的。
管理的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管理的这种属性,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不同三)管理的特点第一,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第二,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第三,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第四,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二、关于教育管理(一)教育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一个大的专业门类,它包括工程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教育管理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 我们认为,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这种教育管理活动一般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两方面教育行政就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管理离不开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也离不开学校管理教育的活动,学校管理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加以具体实施,以完成国家的教育任务和实现国家的培养目标二)教育管理的产生 在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的产生较之于教育行政的产生来说要早人类的教育活动自从产生了学校教育这种形式就有了学校管理 教育行政虽然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但不是一有国家就有了教育行政,它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进入19世纪,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的教育部脱离了内政部而独立;l828年法国也设立了教育部;中国在1905年也设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这时各国纷纷建立教育行政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从需要方面来说,在政治上,19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兴盛时期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目的,国家教育制度成立,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经济上,教育是一种投资的事业,教育有由政府统筹计划的必要就教育本身来说,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公共教育以后.如学制的制定、标准的确立、课程的编制、教育人员的任定、教育视导、经费的支配、校舍的建筑和公文的处理等,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来解决,于是建立国家管理教育的制度就不可避免了 从可能方面来说,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论是从组织机构还是从其管理职能上,较之以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就为国家管理教育在政治和组织上提供了保证在经济上,一方面,国家办教育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国家办教育提供了一定的财力;另一方面,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各国工商业发达,各国在企业和城市管理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了增进教育管理效率,各发达国家便都致力于应用工商业的管理于教育行政上,这对促成有组织的高效率的教育行政无疑有重要作用另外,由于教育本身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事务的日益复杂,教育管理本身在系统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上也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也为国家对教育实行有组织的高效率的管理起了重要作用。
三)教育管理的特点 首先,教育管理,归根结底总是为一定国家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路线和阶级政策服务的 其次,教育管理是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产生和制约这些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的 第三,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管理活动它除了具有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外,还具有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四)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民主化 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趋向,表现为某些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呈现出分权化的趋向,表现在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上呈现出民主参与的趋向 2.相对集权化 相对集权化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种趋势这种集权化的趋势表现在,有些国家强调国家管理教育中的中央集权的作用,对地方管理教育的权力加以限制,以实现对全国教育的有效管理美国过去没有设立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只是在卫生、福利部下设一个教育署为了适应相对集权化的需要,美国于1979年成立了教育部,加强了联邦对全国教育的管理 3科学化 教育管理科学化的趋势在世界各国表现尤为明显。
这种科学化的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如“老三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行为科学等理论对教育管理进行研究,找出教育管理的规律,或运用这些理论,直接指导教育管理活动,以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二是注重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如把电子计算机运行于管理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4.效率化 这是与上述几种趋势有关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有的强调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有的则强调教育管理制度化、程序化另外,为使教育管效率化,欧美各国,一方面注重教育管理人员的职前训练;另一方面也注重在职训练 第二节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 一、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的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一)关于教育管理的现象 教育管理学首先要研究教育管理的现象。
把握纷繁复杂的教育管理现象,可以从教育管理的活动、教育管理的体制、教育管理的机制、教育管理的观念四个方面去研究教育管理的现象教育管理活动:从层次来说有宏观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观的教育管理活动和微观的教育管理活动宏观的教育管理恬动是指管理全国教育的活动中观的教育管理活动是指国家对某一层次和某~方面教育管理的活动微观的教育管理活动指教育行政机关内部和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从要素来分,教育管理可分为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从过程分,教育管理活动一般有计划、执行、监督、检查、总结反馈等几个环节针对不同的教育工作,管理又可分为教学工作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科研工作的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科技开发工作的管理、后勤工作的管理等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机构与教育管理 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它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两部分教育行政体制要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学校管理体制要处理的是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监督反馈体制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是指教育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从层次来说,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运作机制;从形式来说,它包括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指导——服务式的运作机制、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从功能来说,它包括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教育管理观念:教育管理观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管理的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中,有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的认识而形成的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观,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教育管理观;有对教育管理的共同问题或核心问题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管理观,我们称之为狭义的教育管理观狭义的教育管理观包括对教育管理是什么的认识而形成的教育管理本质观、对教育管理作用的认识而形成的教育管理价值观、对如何发挥教育管理作用的认识而形成的教育管理实践观及对教育管理作用结果的认识而形成的教育管理质量观二)关于教育管理的规律教育管理的规律有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 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是从总体上把握教育管理的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角度而提出的。
这种规律是指,在教育管理的现象中,教育管理的活动,教育管理的体制,教育管理的机制,教育管理的观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此构成了教育管理的整体 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是从教育管理现象四个层面的每一个层面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角度而提出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把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称之为教育管理的具体规律这种具体规律有四个: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教育管理观念的规律 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是教育管理活动的各因素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要按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办事.就要正确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是说教育管理体制的各因素之间也是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要按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办事,也要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机制规律是说教育管理的机制各因素之问也有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要按教育管理的机制规律办事,也要处理好层次机制、形式机制与功能机制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各层次机制、各形式机制、各功能机制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观念的规律是说教育管理各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