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临床医学论文.doc
2页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自1968年Mucant首次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获得成功以来,在其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内镜鼻胆引流术(ENDB)等,使胆胰疾病的诊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1年来本科对15例患者进行ERCP术,其中12例是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3例胰头癌现对15例ERCP+EST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作一报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32~60岁(平均46岁)15例患者均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有深压痛,皮肤巩膜黄染明显,12例患者B超提示:胆总管结石伴扩张,MRCP提示胆总管下段结石,胆总管上段扩张3例患者B超提示胰头占位,MRCP提示胰头癌,胆总管胰管扩张 1.2 结果 15例手术患者全部诊断明确,术后行胆总管造影,左右肝管,胆管均通畅,黄疸明显消退,腹痛消失,进食流质后无明显不适感,血液淀粉酶下降至正常术后并发症:15例患者中,体温均<38℃,其中2例患者出现血淀粉酶升高,经 治疗 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均无明显反应及不适。
2 护理措施 2.1 手术准备 (1)术前备药:安定针5mg,杜冷丁针75mg,解痉灵针20mg,丁胺卡那针0.2、肾上腺素2mg2)器械消毒:ERCP检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术后胆道感染及胰腺炎,而术前消毒严格,特别是造影的导管及纤维十二指镜的活检管道的消毒透影导管用环氧乙烷浸泡30min,用灭菌水冲洗后放入消毒盒中内备用纤镜用环氧乙烷消毒清洗后备用,纤维活检管道用环氧乙烷消毒后,灭菌水反复冲洗后备用 2.2 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术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讲述各项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同时,了解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及感染,了解患者有无碘过敏史,做碘过敏试验,术前6h空腹,可少量饮水2)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的目的、步骤、优越性和可能出现的不适,以消除患者紧张和不安心理,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在手术前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3)睡眠护理:在检查前晚让患者情绪稳定,保证足够的睡眠 2.3 术中护理 (1)插管时嘱患者放松,采用鼻式呼吸使胃镜顺利插入十二指肠找到十二指肠乳头2)协助患者移动体位至摄片所需位置3)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协助并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2.4 术后护理 (1)休息指导:ERCP+EST+ENBD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疲劳或受凉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2)饮食指导:术后当天禁食,观察尿淀粉酶,若尿淀粉酶已正常,则可从低脂无渣流质到低脂无渣半流质到清淡饮食过渡,指导患者切不可暴饮暴食及高脂高蛋白食物而加重病情或术后胰腺炎的发生3)鼻胆管的护理:保持鼻胆管固定、通畅,每天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及时记录并报告主管医师,以便进一步观察病情,保持引流袋位置在胆道部低处,避免抬高、挤压;3d后视病情许可,行胆管造影,保持胆管通畅情况下行鼻胆管拔除术;拔除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恶心呕吐腹痛等情况4)病情观察:ERCP+TST+ENBD术后病情观察主要是针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术后予心电监护以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按医嘱予头孢三代类抗生素抗感染 治疗 2~3d,术后连续测体温3d若体温<38.5℃不必特殊处理,若体温>38.5℃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监测患者血象,做好物理降温及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情况,如出现黄疸或黄疸加重,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止再次发生胆管阻塞及淀粉酶升高。
术后每3h检测一次尿淀粉酶,至正常为止术后按医嘱予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等静脉推注,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以达到治疗的效果5)心理护理:ERCP+EST+ENBD术后应告诉患者手术已获成功,解除了梗阻,消除了黄疸症状,一般术后不会有明显的并发症及不适,让患者安心休养 2.5 出院指导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避免受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蛋白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忌烟酒及刺激性饮料;定期回院复诊,适当检查,胆总管是否通畅,如出现黄疸、腹痛等不适,随时复诊 参考 文献 】 1 崔建华,晋佩裕,尚东.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4(4):252. 2 张启宇编.实用胆道病学.南京:江苏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7.84~97. 3 牟信芳,仪丽蕾,李莉.ERCP检查术患者230例护理体会.山东医药,2003,43(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