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众史学的发展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7382441
  • 上传时间:2021-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11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众史学的发展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自从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 来,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建设成绩显著, 教师们的课程意识增强,课程开发能力 提升,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课程,既满 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自主学 习的愿望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综合素质评 价的推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拥有更大 的空间,但当前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发 展还是面临诸多问题,如体系散乱,大 多数学校只依靠个别教师开发零星的课 程;选题单一,大部分还是局限于地方 史的内容;重复建设严重,同一地区不 同学校都在挖掘本地历史,却缺乏交流 和共享;实施方法单调,讲坛式的授课 方式难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前迅猛发展的公众史 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给予了我们莫大 的启发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 开发,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公众史学的理 念、资源和操作方法公共史学” (Public History)是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兴起 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此后发展迅速,目前全美有近百所大学的历史系都设置 了公共史学的研究生学位项目,甚至列 入了本科教学课程。

      Public History有多 种译法一一公共史学、大众史学、公众 史学等我赞同钱茂伟的观点,倾向于 使用“公众史学”这一概念,因为“公 共史学”是空间层面的概念,“大众史学” 是人群内部的划分,“公众史学”是强调 以人为本位的概念①尽管美国公共史学的兴起是为了解 决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在 过去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在影响力方面它将历史知识和历史分 析方法引入到公共领域的许多方面,以新的知识结构改变了公众对美国历史的 认知在研究方面,它拓展了美国史研 宄方法和史料的种类,促成了史学与其 他学科(包括博物馆学、考古学、城市 规划、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行政 管理学等)的结合与相互借鉴”,并且创 造了新的历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②Public History的概念虽然起源于美 国,但有的学者们认为,它并不存在实 现中国本土化问题,因为无论在理论还 是实践上,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一直沿着 这个路径在努力早在1985年,中国社 科院近代史所的蒋大椿研宄员就提出把 历史学科分为“基础历史学”和“应用 历史学”1986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基 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近年来,公众 史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013年5月,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宄院召开 了 “全国首届公共史学研讨会”;6月, 台湾师范大学召开了 “应用史学的理论 与实践学术研讨会”;U月,上海师范大 学主办了 “中国首届公共史学会议”。

      结合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笔 者认为中外公众史学在以下八个方面取 得了蔚为可观的成果:(一)公众个人史学 公众个人史学研究的内容是普通个 人对生平经历的书写当前,个人史的 写作已经成为了出版界的一大亮点,佳 作频现,让读者觉得亲切和真实的同时 又保留了大批宝贵的一手材料如1937 年出生的姜淑梅,1997年才开始认字, 2012年才开始写作,2013年出版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就入选新浪好书 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 年度最受关注图书侯永禄是陕西合阳 的一位普通农民,60多年如一日,一手 拿锄头,一手握笔杆,留下了 400多万 字的珍贵史料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 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60万字鸿篇巨 制“农民五部曲”:《农民日记》《农民家 书》《农民笔记》《农民家史》《农民账本》 湖南省退休中学生物教师沈博爱出版的 《蹉跎坡旧事:一代中国农人的耕读梦》获“国家记忆2013?年度公民写史”奖 另外一个引人瞩目的事件是到中国支教 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写 成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 和《寻路中国》),这被认为是反映中国 近30年沧海桑田变化的最好作品之一。

      二)公众家族史学中国古代留下了海量的家谱,因为 文字古奥,连历史专业的学生都视为畏 途其实,家族史是跟每一个人都密切 相关的,而且这种需求并非中国人所独 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个人, 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家族史2004年,英 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名牌节目《你以为你 是谁?》,该节目模式迅速被美国、爱尔 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采用中国 也深受影响,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非 常靠谱》,2012年,河南卫视推出《知根 知底》,南京电视台制作了《摆谱》,而 最为轰动的是2014年,中央电视台综合 频道播出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易中天、马未都、陈冲、曾宝仪、阿丘在节目中寻求自己的家族历史2015年 11月2日,《客从何处来》推出第二季, 为萧敬腾、谢娜、佟丽娅、撒贝宁、钮 承泽、金士杰探索家族的历史为名人、 普通人寻根问祖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家 族史的专业知识向大众普及的过程在 中学层面,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吴磊老师 已组织了多届学生进行家族史的写作活 动三)公众社区史学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区域,中国历史 上有修县志、村志的传统,而地方史也 往往被列入中学的地方史课程从公众 史学的角度来理解社区史,不再局限于 过去的过分看重行政管理史和大人物历 史的做法,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普通 人物的角度去理解区域历史。

      在村史研 宄方面,我国台湾掀起了 “大家来写村 史”的活动,影响深远而大陆也涌现 了许多撼动人心的作品,如景军的《神 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 道德》,从社会记忆、历史记忆、恐怖记 忆、苦难记忆、仇恨记忆、仪式记忆和 族谱记忆等多方面切入研究,极大拓宽了村史研宄的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熊培云的《一个 村庄里的中国》等则饱含着文学家的深 情,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 的变迁大多数中学生的祖父辈其实都 是来自乡村,让中学生关注社区,关注 乡村,其实就是关注身边的历史四)公众口述史学 口述史学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现代的录音、录影等技术来记录历史当事 人或目击者的回忆而进行研究的学问 口述史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但现代口述 史学的兴起却是在二战后在此过程中, 中学生写史的活动格外引人注目由于 中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他们对身边历史的认知大多数是通过跟长辈的交流中 获得的,所以口述史学在中学的层面有 非常大的实施空间美国有著名的中学 生写史的“狐火计划”,①而我国的“中 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从2011年至今已成 功举办了六届,每届参赛学生均超过万 人,涌现出很多的优秀的作者和作品。

      五)公众影像史学影像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强势媒 体历史学与影像的结合,将产生珠联 璧合的巨大冲击力如备受争议的历史 电视剧《走向共和》以及被中学历史教 师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大国崛起》, 都是历史学家与影视媒体深入合作的产 物影视史学在美国相当成熟如美国 导演、编剧、制作人奥利弗?斯通拍摄了 大量历史题材的影片,包括《华尔街》《金 钱永不眠》和被视为迄今为止美国人反 思越战最为深刻的《野战排》2012年, 斯通与美利坚大学历史系教授彼得?库 兹尼克联手,历时4年,集资500万美 元终于推出十集纪录片《不为人知的美 国历史》斯通自掏腰包100万美元做这 件事情的初衷是为了孩子一一在2011年 联邦政府对美国高中生的一次调查中, 仅有12%的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该纪录片的翔实文本《躁动的帝国: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在2014年也被重庆 出版社翻译出版六)公众文化遗产史学 在收藏市场极其火爆的今天,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研究水平并没有得到 应有的提升,把考古等同于挖宝、保护 等同于翻新的大有人在如何让大众走 出钱眼,用心呵护人类的文化遗产,是 公众史学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尽管 近年来我国的私人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 纷纷建立,但总体水平不高,对大众的吸引力不大。

      许多师生都并不知道每年 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甚至许多 历史教师也不认为博物馆跟自己的专业 和教学有关系其实,现场教学是最好 的历史教学方式之一,历史遗址、历史 博物馆是公众史学的主战场,也应该成 为历史教学的主阵地七)公众网络史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海量的史学资料和评论这些资源对 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低估如不少中 学生啃完了七大部的《明朝那些事儿》, 有的学生坦言是因为看了《盗墓笔记》 才立志读考古专业的,而这些书都是先 从网络上流传开来的当今微博和 己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历史传播 平台,其影响力也令人瞠目,许多历史 学名家如钱文忠、葛剑雄、于赓哲等所 开的微博都拥有庞大的粉丝队伍,而微 信上诸如“国家人文历史” “明清史研究 资讯”等公众号也极富吸引力然而,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微博上‘公 共历史’传播,基本是与传统中学历史 教科书的‘斗争’①这些史学信息在 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巨大的困扰,因为难以面对学生 的种种提问八)公众普及史学 公众普及史学是通过演讲和写作等方式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的活动当前 既有顶尖的史学家就通过《百家讲坛》 等平台参与其中,也有大量业余的网络 写手投身其中。

      就中学而言,现在面向 小学和初中生的历史课外读物还是非常 丰富的,如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陈 卫平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世界历 史》、美国的《希利尔讲世界史》都属于 经典作品令人遗憾的是,专门针对高 中学生编写的历史课外读物基本空缺无论是高中生还是普通民众,最为欠缺 的倒不是历史知识,而是科学的历史观 念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应该成为公众 史学普及的重在历史教i中,现在的中学生面对 着两个世界,学校提供的历史教育体例 完备却枯燥乏味,而社会提供的历史教 育生动活泼却又支离破碎正如有学者 指出的那样:“历史知识从来是与价值相 关联的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既可以 促成社会的有序和健康,也可以导致社 会的混乱和病变②结合以上所述,我 认为公众史学的发展绝非理论层面的事 情,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实践运动, 它对中学教育的冲击也是异常巨大的, 我们必须正视它、研究它、利用它,为中学历史教育开辟一条新的路径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的目标定位,即开发这门课程 的意义何在?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一般说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有四 种方法:一是目标主导法一一校本课程 目标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二是 学生需求法一一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发 课程;三是问题解决法一一根据教师教 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课 程;四是情境分析法一一根据教师的兴 趣特长和学校的现有资源开发课程。

      ① 除此以外,我认为还有第五种方法— 根据学科的新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的目 标,例如就历史学科而言,公众史学的 发展就给了我们全新的校本课程开发目 标以上五种方法并非彼此独立、各自 为政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同时并存 的就公众史学而言,它给予我们五方 面的新启示:第一是新的研究态度公众史学要 求研究者要以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积 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科学严谨的专业精 神服务社会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 面对歪曲历史的信口雌黄,遗忘历史的 胡乱行为,我们不能够充当一个围观者, 发几句牢骚式的评论就转身走开,应该 牢记我们的使命是“为国家民族提供认 同的基础、解决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 历史认知问题;为普通人提供历史知识 引导民众‘历史地’认识过去、理解现 在、思考未来”第二是新的研究对象公众史学以 普通民众的小历史为研究对象如果说 传统史学是把帝王将相的历史无限地放 大,公众史学则关注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历史如美国退休教师Phil Chernofsky出版了一本由一个单词」ew (犹太人)重复600万遍、厚达1250万页的书And Every 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