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约不可失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Wo****W
  • 文档编号:200690740
  • 上传时间:2021-10-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约不可失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翻译下面句子乃往,身自罢之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① 打猎 ② 下雨 ③ 到、往 ④ 约定的时间(2)A(疑问代词哪里)(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4)守信宋仁宗忍饿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释】①.兴:起身 ②.寐:睡 ③.旨:皇帝的命令 ④.诚:实在⑤.逐:驱逐 ⑥.馁:饥饿 ⑦禁中:皇宫 ⑧外面遂以为例:指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皇上享用1、解释加点词语①兴( ) ②寐 () ③禁中( )④诚( ) ⑤逐() ⑥馁 ( )2、翻译下列句子而启无穷之杀也:3、解释下列句子或词组中的“比”:①比闻禁中每有索取②无以伦比③天涯若比邻④比比皆是4、扩展:上文有“不寐”之说,请写出带有“寐”的一个成语次非杀蛟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

      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1.解释:①于: ②反:③全: ④复:2.翻译: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篇二:小升初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累”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二)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三)文言文翻译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方面练习,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

      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全句可译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可删去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四)理解内容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2.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3.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4.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析^p 写法、品味语言1)分析^p 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p 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2)分析^p 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4)体会【关键词】:^p 语、句子的表达作用5)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典型例题】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3.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① 打猎 ② 下雨 ③ 到、往 ④ 约定的时间(2)A(疑问代词哪里)(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4)守信【模拟试题】(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下列语句,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妇亦 / 起大呼B.又夹百千 / 求救声C.虽人 / 有百手,手 / 有百指D.不能 / 名其一处也2.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虽人有百手虽:虽然B.不能指其一端指:手指C.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D.几欲先走走:走开3.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p 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正面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B.反映出口技表演者的内容非常恐怖,令人胆战心惊C.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写出了台上台下互相呼应的情景D.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听口技表演的人很多B.表演者和观众面对面坐在一间屋里C.表演者所用道具非常简单D.表演者还没开始表演就抓住了听众。

      二)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下面各句加点词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居五日,扁鹊复见 B.北山愚公-面山而居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将“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译为现代汉语3.把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4.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 整个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三)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1.解释加点词1)天雨,解素衣 )(2)岂能无怪哉?( )2.翻译下面句子1)衣素衣而出(2)迎而吠之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停顿两处)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试题答案】(一)1.D A项应为“妇/亦起大呼”,B项应为“又夹/百千求救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