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州历史知识竞赛题库.pdf

1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108219
  • 上传时间:2018-09-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5.93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历史知识竞赛1、宋初海坛岛上设,饲养军马A、牧监 B、监牧 C、牧畜 D、牧马2、宝元元年 (1038 年) 设巡检司于海坛钟门 (今苏澳镇钟门村 ) ,皇祐年间迁移福清海口,嘉祐四年 (1059 年) 复移驻钟门,并在钟门一带修建供军马来往的 “军路”和“”A、马头道 B、牛道路 C、牛道头 D、 马道头3、庆历八年 (1048 年) 海坛岛行政区域划分为海上里六都、七都与海下里四都、五都,属福清县太平乡 ; 大练、小练、屿头为,属福清县感德乡A、共永利 B 、永宾里 C、兵以利 D、运宾里4、 至正年间 (1341~1370 年) 净尘庵尼姑在今平原乡当盛村西北开凿池塘一口供灌溉,水深丈余,大旱不涸后人称,至今尚存A、净尘池 B、尼姑池 C、当盛池 D、平原池5、洪武二十年 (1387 年) 江夏候周德兴到福建经略海防以防倭寇,福州右卫指挥李彝到海坛索贿未逞,遂以“海坛距县远,距小琉球一日程”为由欺骗上司,诏迁岛上居民于内地但民户虽迁赋税犹存, 山门前村人上疏请求豁免虚税,却系狱十八载,至宣德元年(1426 年)始获释,闽、浙、粤三省移民虚税获免。

      A、杨凌 B、杨红 C、林阳 D、 林杨6、成化年间 (1465~1487 年) 山门前村人利用当地山水地势,建造水磨,用以碾米磨粉,加工线面,为境内最早的磨粉加工业A、林奇 B、 林杨 C、 林琦 D、 临济7、嘉靖三十一年 (1552 年)倭寇作乱,福建沿海悉罹其害境内沿海集镇连街( 今苏澳镇钟门村 ) 、 (今流水镇东海村 )均遭毁灭岛上居民纷纷筑寨抗倭A、湾头街 B、 都魁街 C、上头街 D、庄上街8、嘉靖四十三年 (1564 年)五月,福建总兵戚继光率兵渡海,歼灭窜踞海坛岛倭寇多人A、1000 B、1500 C 、 2000 D、2500 9、隆庆初福建沿海增设海坛、浯铜二个游兵营海坛游兵营定额战船艘,官兵 669 名A、10 B 、 20 C、 30 D、 40 10、万历二十年 (1592 年) 福建巡抚许孚远奏筑海坛山城( 今平潭县城 ) 西恻海滨炮台两座,并劝民垦荒,建筑营舍,驻军防守A、西北 B、东北 C、东西 D、 南北11、万历三十二年 (1604 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海坛岛西南约公里乌丘屿海域发生大地震 ( 泉州 8 级大震 ),导致部分海岸沉降,自然景观受损。

      A、50 B 、 40 C、 20 D、 10 12、明末福清人经营海口至平潭潭城和苏澳两港客运,有渡船两艘,一艘名“”,一艘名“南门渡”A、里美渡 B、 东美度 C、 南美渡 D、北门渡13、 顺治十年 (1653 年) 三月,抗清部队攻占海坛岛及福清镇东、海口和长乐松下等地,留周鹤芝镇守海坛岛不久,海坛岛被清兵攻陷,周鹤芝去向不明A 、郑成功 B、 邬桑贵 C、真沉共 D、戚继光14、 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清军设在福清镇东卫的水师海坛镇移驻海坛岛,建设衙署该镇下辖左、中、右3 营,兵员 2400名,防区北至长乐磁澳、南至莆田平海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年) ,海坛镇奉命裁撤中营,兵额并入左右两营,裁并后两营实有兵员名A、1170 B、 1167 C、1153 D、 1152 15、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年)海坛镇水师与台湾镇、 澎湖协开始实行戍兵换班制度,每 3 年一换,历时年A、100 B、 200 C、111 D、 211 16、康熙四十六年 (1707 年) 朝廷准许闽省渔船于商船往来,欲出洋者,将船编为 1 甲,取具连环保结,一船有犯,余船尽坐。

      A、5 B、 10 C、 15 D、 20 17、康熙年间在福州行医的天主教徒李学立因避难迁居岛,天主教由此传入境内A、小庠 B、 东庠 C、 大练 D、小练18、雍正八年 (1730 年)福清县丞移设于平潭,管辖海坛及周围9 个岛屿,并划出海田、渔课共银 3173辆,归平潭征解次年四月建县丞暑于A、东拗口 B、 龙凤头 C、 江仔口 D、 良宫19、雍正九年 (1731 年)海坛镇总兵吕瑞麟在海坛创建兴 (今邮电局局址) A、文书院B、书院 C、书画院 D、 文笔院20、乾隆 (1749年) 大风成灾,海沙随潮壅上,近海乡村悉遭压废A、11 年 B 、12 年 C 、13 年 D、14 年21、嘉庆二十三年 (1818 年) 平潭敖网安海村民薛子欣从平潭乘木帆船南行,历时两个月到达为平潭人出洋谋生最早者A、印度 B、越南 C、 印尼 D、日本22、 道光二十年 (1840 年)观音澳人念森贵、念振椿等人募资在梯猫崎岭修建条石磴路通往今县城。

      A、1 B、2 C 、 3 D、4 23、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年) 七月初十日,英国侵华舰队进犯厦门,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平潭人 ) 率官兵英勇狙击,殊死搏斗,终因孤军作战,后援不力,面对蜂拥而至之敌,负伤蹈海,以身殉国遗体运回平潭时,百姓倾城送殡道光帝赐御葬,遣钦差带着祭诏恤银,到海坛致祭墓在北厝镇前A、田美村 B、庄上村 C、八角楼 D、屋尾村24、道光二十三年 (1843 年) 建常平仓,积谷 500 石,用于备荒赈济后因管理不善,存谷糜烂,至民国2 年仓库倒塌,谷物埋于瓦砾中A、常平仓 B、汇丰仓 C、 平安仓 D、丰年仓25、道光二十五年 (1845 年) 七月二十日夜,台风倒屋、拔木、毁田、沉船,海上交通断绝,泊在竹屿口的兵船覆没,士兵溺亡数十人A、七月二十日夜 B 、七月二十二日夜 C、六月二十日夜 D、六月二十二日夜26、同治九年 (1870 年)境内君山后北岚岭村人陈清源由霞浦旋里定居,最早在平潭传播A、佛教 B、基督教 C、 道教 D、伊斯兰教27、道光年间群众在韩厝寮海涂上围建一片盐田,开创平潭海盐生产业,盐政委官办理。

      至咸丰年间,始归商办,年缴公盐担,每担折钱 1410文A、1000 B、2000 C 、3000 D 、4000 28、同治十二年 (1873 年)“万国公会”在平潭牛山岛上修建灯塔,为国际商船安全航行服务四月十日,灯塔建成启用民国13年灯塔设备更新,视线可达公里民国 31 年 6 月,福建省保安处奉命派工兵炸毁灯塔A、10 B、18 C 、 28 D、 37 29、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 八月,基督教教会在县城南炮台建毓贤女子学堂,第一任校长为程底亚女士 民国元年,增设初中班 民国 12 年改名毓贤女子初级中学,民国 16 年政府收回教育权,校长由中国人担任A、美籍 B、英籍 C、法籍 D、华籍30、民国 7 年 4 月,成立平潭渔团分会,陈维实为会长,负责渔船户注册和渔业情况调查次年 3 月全县分设个渔团和渔盐囤积所,不旧改为 10个盐馆8 月 1 日开放盐务,准许商人自由贸易,并指定运销省内16 个县份A、5 B、 8 C、19 D 、 11 31、宣统二年 (1910 年)平潭商务分会成立,当选为总理。

      民国4 年奉令改组,称为平潭县商会,总理改称会长A、林仲翥 B、 林意林 C、林中丽 D、林仲义32、宣统二年 (1910 年) 东庠澳底村设立公立学堂,民国4 年改为第三区第一国民学校A、第一区 B、第二区 C、 第三区 D、第四区33、民国元年 (1912 年)10 月 14 日平潭海防厅改为平潭县,同知张士佶改任县知事沿用清代区划,全县分为区A、20 B 、 21 C、22 D、 23 34、 民国 2 年 5 月 22 日, 吴宪章等 20 人遵照教育部颁发的规程, 筹组12 月组成,游腾辉当选为会长A、平潭教育会 B、平潭教委会 C、平潭居委会 D、平潭教研会35、民国 2 年 8 月,设立县警备队,队长黄骏,下设巡官1 人、警察 3 人、警士30 人民国 3 年 8 月 29 日改为警察所 (仍沿称警备队 ) 改设警察暑,警员 31 人A、民国 20 年 B、民国 21 年 C、民国 22 年 D 、 民国 23年36、民国 3 年,福建省水上警察第三暑设于平潭,驻原总镇暑,下辖三都、南镇、南日、涵江、湄洲5 个分驻所,官警共160名,配备大小炮船8 艘。

      民国 22 年,改为,移驻福州A、陆警大队 B、 海警大队 C、海警中队 D、水警大队37、民国 4 年 6 月,福建巡按许世英视察平潭,巡游小湾村“美女照镜”景点,题写“”二字后刻于该景点的巨石上A、美镜 B、 明镜 C、金镜 D、水镜38、 民国 4 年斗门区苏澳街林奇捐资改建, 用于开办县立第四区第二高等小学校A、天帝旧庙 B、天后旧庙 C、妈祖旧庙 D、佛祖旧庙39、 民国 5 年 4 月, 池源瀚任县知事 任内以“除俸例外妄取一文, 便是衣冠禽兽 ;坐公堂上广参至理,不作儿孙马牛”自勉两年后离任,各界人士在县城举行欢送仪式事后,民众在码头客笑亭外立“”A、去思碑 B、长思碑 C、思恋碑 D、 思忧碑40、民国 5 年4—8 月,连续干旱天,春夏秋三季降水偏少全年雨量仅655.4 毫米同年,为减轻飞沙危害,县署颁布“禁草护埔,植草养埔”告示A、123 B、134 C、136 D、 138 41、民国 9 年县知事董秉清在原兴文书院旧址( 兴文小学 ) 创建文庙,移建学校于北侧。

      次年 8 月,大成殿落成 民国 11年,知事黄履思又在周鹤芝废祠旧址前续建崇圣祠和A、名义堂 B、明思堂 C、明伦堂 D、思虑堂42、民国 10 年 4 月,创办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 织造粗布、 爱国布及双纱巾,公司设在县城福兴寺的观音堂( 今县公安局看守所 ) A、通裕棉织业 B、通榆棉纺业 C、通榆面粉业 D、通裕面粉业43、民国 10 年旱灾,县知事黄履思发动募捐赈助A、英国 B、法国 C、 印度 D 、俄国44、民国 11 年 1 月,美国商船“”号从上海启锚向南航行,因机器发生故障,在海坛岛君山后海域搁浅知事黄履思派警察长及水上警察保护2 个月,后因无法维修,拆该船机器运上海,船壳卖给平潭商人A、给位 B、 耿琳 C、桑威 D、 维更45、民国 12 年北洋政府海军陆战队一个营进驻平潭,创办垦殖局, 勒收烟苗田亩税; 在设立海外查验处,查验船只,征收船舶税款A、白沙 B、 北青 C、 娘宫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