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
4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课 上学教学内容: 1、歌曲 《我今天上学喽》 2、填词活动 《雄鸡喔喔》、《跳踢踏》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 2、让孩子们初步熟悉和喜爱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 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开始学会认识自我、认识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听曲击掌 师生问好 二、组织学生编排座位 三、音乐活动 1、聆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和大家一样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学,心情可高兴了,来到学校唱起了快乐的歌曲 随乐自由律动 2、学习音乐问候语及常规音乐语 接着孩子们来到了专门上音乐课的地方:音乐教室上音乐课可以用怎样的方式问好?(启发学生用歌唱或律动问好) 聆听翻书的音乐、安静的音乐、表扬的音乐等,并反复练习 3、师生互相认识,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老师很想认识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我 ·叫 方老 师,我们 握握 手 谁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请几对小伙伴上台表演 四、结束。
听音乐出室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 1、课件显示p3的内容 2、上课铃敲响了,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 3、讨论交流 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1、观看课件、聆听歌曲 2、讨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较一下 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新衣服、新书包……) 来到学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美丽的校园) 3、学习歌词 配乐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各组比赛背歌词 4、跟随录音唱词两遍 5、演唱活动:金话筒(话筒对准谁,谁演唱) 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创作活动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形式:小组比赛,那组编的动作创作的优美即可奖励 3、选出最美的动作,由小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边唱边演 五、表演 1、自信独唱 2、集体评议 六、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声问好 二、音乐活动 1、填词活动:雄鸡喔喔 早上起床,雄鸡唱歌了 跟随老师朗读歌词 试一试,用你学会的歌曲《我今天上学喽》填唱新歌词。
请填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 2、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雄鸡催我们早起,别迟到我们背着书包唱着歌儿上学吧! 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4、律动:跳踢踏 来到了学校,音乐老师请大家跳踢踏舞没有音乐怎么办? 跟随老师朗读歌词《跳踢踏》 填新歌词 边唱边跳即兴随意跳踢踏) 鼓励孩子上台展示 评议、鼓励 三、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 去同学家教学内容: 1、律动:去同学家 2、了解音的长短 3、认识打击乐:三角铁、木鱼 4、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去体验、感受和表达“去同学家”的愉快心情是重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是难点 教学准备: 三角铁、木鱼、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感受音的长短 1、认识三角铁、木鱼 说一说(外形特点) 听一听(音色特点) 敲一敲(摸索多种演奏方法) 2、对比敲击三角铁、木鱼的声音的长短。
讨论用哪件乐器敲合适? 讨论用哪件乐器敲(波浪线)合适? 3、生活中哪些动物的叫声长哪些短?(课件) 模仿并讨论 4、你能用嘴发出长和短的音吗? 自由模仿,同桌讨论 三、游戏《考考小耳朵》 聆听乐曲听到像的音响时,做敲门的动作 当听到音乐中有像(波浪线)的音响时,与一位同学握手 四、律动《去同学家》 1、讨论:去同学家的路上会怎么表演? 到同学家时要敲门,见到同学很高兴怎么表演? 2、创设情境,全班同学随音乐的情绪自由律动 3、师生合作律动 4、鼓励自信的孩子上台表演 5、评议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1、导入 故事:放学后,同学小明、小瑛高高兴兴的去马璇璇家玩 聆听音乐片段1、2、3,辨别哪段音乐表现场景、敲门、问好 2、请三名同学示范 3、自由组合,设计动作 4、听音乐自由表演 5、变换形式再游戏 全班围成圈,请几位同学扮小主人当《场景音乐》起,有节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请出两位同学做搭档《问候音乐》可自己创作如:你好、请坐、请进等等 6、音乐剧反复进行 7、集体评议,选出表现出色的孩子及配合默契的小组 三、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四、结束 在歌声中出教室 第三课 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内容:一、歌曲 国旗国旗真美丽二、欣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三、歌曲 小列兵四、律动 小列兵教学目标一、能联系学相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三、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x xx 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的游戏活动教学重点、难点能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爱祖国的感情是重点;主动参与律动表演是难点教学准备课件、国旗、白云、五星、阳光等图片教学时间: 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好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朋友》二、节奏练习小火车开起来,我们出发了4/4 x - - - | x - x -| x x x x |xx xx xx xx|Xxxx xxxx xxxx xxxx ||三、引入新课欣赏《国歌》1、放音乐欣赏,再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音乐?你知道他的名字吗?你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吗?2、组织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画面,并说一说这是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适应肃立,经对利或注目礼,神情专注二庄重)3、交流:除了周一升国旗外,你还看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升国旗?天安门前每天升旗节日升旗重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时升旗4、播放升国旗的情景录像,感受庄严与自豪感5、再一次欣赏《国歌》,起立、敬礼!看指挥歌唱三、游戏听音乐按强、弱、快、慢梁同学对左拍手和点手四、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1、以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国旗的含义欣赏学生美术作品同学们,当我们的国旗在空中高高飘扬时,我们都觉得他很美,那你们知道他美在哪?(形状、颜色、组成、含义)2、欣赏歌曲3、请已会唱的学生当小教师4、处理歌曲,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后两句要更为亲切、自然五、创编探究活动1、老师为每一位孩子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想知道在哪儿吗?2、寻礼物3、引导学生作国旗4、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找伴奏型5、引导学生亲手制作一面国旗6、利用手中的道具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7、分组表演8、集体表演9、评价六、作业相关延伸画一画第四课 小进行曲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朋友》二、唱歌曲《小列兵》1、导入课件出示:鼓号队的有关画面2、节奏游戏想学一学神气的鼓、号手吗?模仿号手的吹奏姿势念节奏:嘀嘀 嘀嘀 嘀嘀 嘀嘀 嗒x x x x | x x xx | x --||鼓手的演奏姿势边敲边念节奏: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x x x x | x x xx | x 0||3、聆听新歌《小列兵》听,我们的鼓号声把鼓号队吸引来了4、讨论:从歌曲中你听出鼓号队中的成员们精神怎样?(神气、精神、自豪......)5、聆听我们用鼓声轻轻的伴奏生边听边敲击节奏游戏中鼓手的节奏6、唱一唱聆听轻声唱,主要要求唱准确7、合作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与组合作8、再唱一唱要求有感情演唱,表现出神气、自豪的情绪三、结束听曲出室第五课 学唱好听的歌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教学新歌《雁群飞》 1、导入 (出示大雁的图片)这是什么?想得到吗? 他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大雁们就一家人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飞到南方过冬,一路上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不分离 2、创作活动启发不同飞的动作,在活动中轻声播放歌曲) 大雁怎样飞? 自由创作 用自己的动作随乐律动。
3、音乐游戏:聆听音乐,用手势划出旋律线 4、听唱歌曲至熟练 5、练唱游戏:金话筒 三、小组活动 在组长的带领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创设情景演一演 各组随乐表演 集体评议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六课 动物世界教学内容歌曲 《在农场里》声音的高低欣赏 《云雀》《长耳朵》《公鸡和母鸡》《鸭子拌嘴》等音乐片段欣赏 《小白兔乖乖》 教学目标一、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 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x”“xx”“x—”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在聆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三、 初步建立音的高低概念,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选择其中一首背唱;能学会用手扳和蛙筒为歌曲演唱伴奏教学重点、难点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是重点;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是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手板、蛙鸣筒、头饰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好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二、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在农场里》,师生共同设计农场情景1、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音乐里的农场2、启发学生的想象,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3、教师用彩笔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