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孔乙己》教学设计.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0289232
  • 上传时间:2023-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孔乙己》教学设计【两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  1.学习方法的指导  2.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内容:  1.掌握一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3.理解文中描写短衣帮、掌柜以及多次写到“笑”的作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预习要求:  1.疏通文字,熟悉课文  2.了解科举制度及文中涉及的封建思想(课前印发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全面感知  1.默读全文,完成下列句子,了解孔乙己身上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 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2.交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偶尔偷窃的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帐的人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遭到冷遇的人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  三、深入探因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归纳出如下答案: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以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2.综合矛盾,统一矛盾,全面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3.任选题目说话  ①孔乙己是个可笑而又可悲的人  ②孔乙己是个可怜而又可憎的人  4.文中描写了短衣帮、掌柜等人物,这一些对突出小说的主题有何作用?文中多次写到这些人的哄笑声有何作用?  5.在那样的年代,孔乙己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能否避免?为什么?  6.作者对文中的人物所持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四、联想扩思  1.在学习过的文章中,有哪些人物形象也像孔乙己一样体现着自身性格的矛盾?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身为执法者但徇情枉法  《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饥寒交迫急需火柴但一根也不肯动用。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明知天热感到胆怯但仍坚持出车  《杨修之死》中曹操口头称赞杨修但最终杀害杨修  《小橘灯》中小姑娘小小年纪遭遇不幸但成熟机警  2.小结: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亦然抓住矛盾进行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学会用这种方法去认识人、看待事,走向全面深刻,做一个理性而不偏激、深刻而不肤浅的人  【创意说明】  《孔乙己》对初中学生而言可谓博大精深精警传神的语言,典型生动的人物,含蓄深刻的主题,匠心独运的构思,每个角度都够讲好几节课对于这样一篇“讲点”丰富的课文,该怎样教?本课的教学设计作出了一点尝试:  一、巧妙选取切入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因此设计中选取了“矛盾”这一切入点,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带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乙己”这一形象,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科学渗透素质教育本课教学在带领学生分析孔乙己性格特征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解读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另外,教学收束时,更进一步由学法指导拓展到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令学生有“别有洞天”之感。

        《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学习小说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认识孔乙己的形象  (2)了解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从而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设想】  1、 学习课文之前,可让学生自我介绍相关鲁迅的思想状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从而达到复习旧知识的效果  2、 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小说写作方法  3、本文的教学难点: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学生对主人公当时的生活背景不够了解,所以本文以引导学生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人许多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创作的,如狂人、祥林嫂等,其中之一就是孔乙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  二、文体与作者:  1、文体:四大文学样式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3、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这篇小说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与《范进中举》一样)也是鲁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  三、孔乙己的个人资料:  1、姓名:来自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无名,社会地位低下  2、年龄:五十岁上下——穷苦潦倒的大半生  3、身体状况: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常夹伤痕——有谋生的条件,但生活窘迫,经常挨打受辱  4、谋生手段:替别人抄抄书——落魄的书生  5、最喜欢穿的衣服: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好吃懒做,自命清高,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6、最喜欢说的话:满口的之乎者也——卖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极深。

        7、最喜欢去的地方:咸享酒店  8、最喜欢的饮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帮面前摆读书人的身份,炫耀阔绰  9、最气愤的事:酒客们说他偷书——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死要面子  10、最痛心的事:连半个秀才都也没捞到——痴迷科举,至死不悟  11、最值得骄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卖弄学问、迂腐不堪  12、最可以肯定的方面:从不拖欠酒账——不失掉读书人的体面  13、最喜欢的群体:小孩子,分茴香豆给他们吃——本性善良  14、最不幸的事: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牺牲品  通过这份个人资料我们初步了解了孔乙己这一形象——没落的腐朽文人  四、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以第四段为讲解重点)  1、肖像  (1)外貌P29、P33,孔乙己为何不脱去长衫呢?  明确:因为他思想深处铭刻着那个时代赋予的教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使得他自以为高人一等,看不起劳动人民,即使处在穷极潦倒下也不正视现实  (2)“手”的特写——“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满手是泥”……  明确:或爱慕虚荣,或自命清高,或鄙视劳动,或心地善良这一双用来偷东西的手;一双用来写服辩的手;一双用来走路(走向死亡)的手。

        2、神态P29  3、语言与动作P29,P34  4、细节描写——写“茴”字——迂腐不堪  五、对于孔乙己的描写,我们还有几个地方应注意?(以第五段为讲解重点)  提问:这段讲了那些内容,属于叙述顺序中的哪一种?  明确:插叙:身份,境况,脾气  六、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大致认识了孔乙己此人,那么小说还有另外两在要素:环境与情节,今天的作业:根据文中交代一画一张咸享酒店的平面图  第三课时  一、小说的人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借助当时典型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所生活的年代与环境  1、文章哪些段落交代了这些内容?  明确:第1——3段  2、孔乙己生活的年代是?  明确:1919年向前推20多年,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1898年左右),那是封建社会末期,政府腐朽、无能,社会动荡不安  3、孔乙己生活的环境?  明确:鲁镇——浙江绍兴小镇  地点——咸享酒店  人物:短衣帮——取笑 我——不耐烦  长衫——“踱”目中无人 小孩“茴”  掌柜——虚伪、势利  曲尺柜台  南  北  灶 间  库房  账桌  酒坛  酒座间  文本框: 店堂  4、那么“我”对这里的感觉如何呢?  明确:单调、无聊、教人活泼不得。

        5、从作者对咸享酒店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环境——  明确:大部分人生活贫困,少数人享受,人与人之间十分冷漠,气氛十分压抑,生活毫无生气  6、文章前三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并为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二、通过对当时的环境与孔乙己人物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来探讨一下“孔乙己”这一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1、人物:孔乙己  (1)时代的落伍者:当时现代文明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许多工作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依旧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孔乙己”是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变革大潮中所以……  (2)性格:  A、抱残守缺,死要面子——身穿破长衫,满口“之乎者也”(自命不凡);半个秀才也捞不到(颓唐)  B、好吃懒做  C、心地善良  2、是什么原因造就这一人物的?  明确:首先: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笑”——一面是客人无聊的逗笑取乐,一面是孔乙己的灾难、痛苦和不幸,由笑声写悲,这个社会悲剧更加深沉哀痛其次:封建的科举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