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4349200
  • 上传时间:2023-1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一)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1.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3.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  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二)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  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①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三)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四)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3.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