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策略文献综述.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273428817
  • 上传时间:2022-04-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7.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策略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策略前言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144家城市商业银行,其中浙江省有11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特有的概念,是我国银行改革的产物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目的是防范化解城信社累积的金融风险,而非规模扩张因此,自出现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其经营区域就被限定在单一城市加之继承城信社而产生的巨额不良资产和严重资本缺乏,成立初期的城市商业银行亦无区域突破的实力监管层限制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实力缺乏,催生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效劳地方经济,效劳中小企业,效劳城市居民〞 成立十五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开展逐步走出了历史包袱沉重、市场空间狭窄的困难处境,依托鲜明的市场地位,抢抓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开展的大好时机,各城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把握开展机遇,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持续探索心的改革开展策略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新时期通过更名、引资、走出区域,提升了品牌形象,壮大了资本实力,拓展了资本实力,拓展了生存空间;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区域联合,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增强了综合竞争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局部城市商业银行间加大业务合作力度,构建沟通交流平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经营转型初见成效,风险控制日益强化业务创新明显提速,效劳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从实践过程看,由于银行的竞争、分化、扩张,监管层逐渐放松了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监管思路,允许有实力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所谓“跨区域〞,是指在所在城市之外布局,包括在郊区县、周边同一经济区及不同经济区的布局在国家主权边界内从银行业实践来看,自批准组建徽商银行,到批准上海银行开设宁波分行,再到北京银行多家异地分支行建立,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步伐逐渐加快当然,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监管层至今未完全放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浙江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地处中国兴旺地区,面对城市商业银行兼并重组,跨区域经营,同样需要一条适合自己开展的道路为此,浙江各家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制定了开展规划,明确跨区域经营的重点:(1)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吸收相关企业参股投资,抓住机遇迅速增加资本金,为今后开展提供保证,将大大改变当前被动局面2差异化营销产品和金融效劳3积极推进多元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 总之,浙江城市商业银行应合理定位,依托地方谋求开展,培育相对竞争优势,依据自身条件打造精品银行,以使银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正确利用,从而创造自身最正确的开展路径。

      在当前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应放弃只重视规模扩张的非理性冲动,逐步将视线集中于银行“量的增长〞和“质的开展〞相统一走上持续、稳定、高效开展的路子 二、主体 (一)国外根底研究 从各国银行业实践来看,只有少数国家曾对银行经营地域进行限制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严禁银行跨州经营,但此后逐渐放松,1994年Riegle-Neal法案进一步解除限制,规定商业银行自1997即可完全实行跨州经营、兼并和吸收 George等通过考察美国2O世纪5O~6O年代企业兼并浪潮、联邦法案规那么变化及其他行业放松区域管制实践,得出银行业放松管制定价、跨区域经营和进入会使银行数目减少,效率提高,规模增大以及产品多样化,并最终有利于消费者BengSoon Chong1991运用事件分析法得出类似结论,但强调利润率提高的同时,增加了银行的市场风险 Allen1993对美国银行1980~1989年间观测值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说明银行总资产在扩大到5亿美元时才会出现规模经济递减;而取消地域管制以后,仍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的小银行可以继续扩大规模,直至在最有效规模上运营 Edward1996研究了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法律修订过程,认为2O世纪70~80年代经营区域受限银行不断破产倒闭,信用储蓄社倒闭危机以及金融全球化,加快了法律修订进程。

      而此间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并未出现垄断问题,也消除了政府的疑虑 Jith & Philip1998证明了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取消之后,美国银行绩效显著提升研究说明,银行营运本钱和贷款损失随联邦政府允许在本州设分行及跨州经营而显著下降对银行业而言,放松管制提高了银行中介效劳的质量,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效率,并将整个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到最优水平Astrid2003验证了Riegle-Neal法案通过银行跨州经营对金融市场结构、银行效劳及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说明,管制放松提升了银行面临的环境质量,改善了银行的行为首先,经营区域多样性躲避了单一城市制的贷款集中度风险;其次,可能提高银行的利润率,原因是效率低的银行不得不减少市场份额或退出市场,而高效银行会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Jith & Philip1998检验了州内设分支行及跨州设分支行对HHI的影响研究发现,州内设分支行使州内存款集中度增加,而跨州设分支行那么使州内存款集中度下降;而不管州内还是跨州设分支行,小银行市场份额均显著下降这说明,取消地域管制之后,银行市场发生了资源重新配置,高效银行获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并挤占了小银行份额允许跨州经营后州内存款集中度下降可能因为州外银行进入本州,使存款集中度降低。

      在取消地域管制的过程中,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大银行和高效银行更具竞争优势 Astrid2003的研究说明,Riegle?Neal法案通过之后,大都市统计区简称MSA,是以一个或假设干有一定规模数量的中心城市和假设干相邻城镇组成的区域内HHI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赫芬达尔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赫芬达尔指数是产业市场集中度测量指标中较好的一个,是经济学界和政府管制部门使用较多的指标)略微下降,但差异不大MSA内市场支配结构DFS期初期末没有显著差异,即控制本地存款的主要银行数量没有显著变化,从而在城市范围内,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未因放松区域管制而显著变化但当把美国划分为9大区域进行类似研究时,结果差异很大研究期内,HHI指数在9大区域内均显著上升,而期末各区域占支配地位银行数相比期初大幅减少 此外,Nicola2004展示了欧盟允许银行跨国经营对非金融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29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说明欧盟银行业管制放松,引起金融市场高效竞争,降低了非金融行业的平均企业规模。

      此研究同时支持另一观点,即在欧盟国家中,银行业市场集中度随管制放松而降低,银行业竞争程度得以提高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现状分析的相关研究 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康慧敏(2021)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中的新生力量,普遍是地方政府、公司或个人出资形成的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由商业化后的城市信用组合而成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连年增加,资产总额上升;城市商业银行的开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经济开展经济开展是金融的土壤,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地处较兴旺的中心城市,经济活泼,面对的是城市中最有价值的客户,这些优势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根基,所以地区是中小银行赖以生存的土壤;城市商业银行并成为中小企业主要依赖行,为地方经济开展提供重要金融支持实践中,城市商业银行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效劳中小〞的准确市场定位,把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和中小企业共同发;城市商业银行占据一定地区市场份额,经过十多年的开展,城市商业银行已根本开展成熟,大多城市商业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消化历史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转变经营模式,在当地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

      张吉光(2021)认为突破经营地域限制,延伸业务网络,城市商业银行群体对跨区域经营开展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六种典型模式,即直接设立异地分支行、省内联合重组、收购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参股控股异地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或城市(农村)信用社、接收(收购)国有银行网点、发起成立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 杨卫平(2021)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常规路径是一般采取先跨县、再跨市、再跨经济区域,最后跨全国开展,逐步实现跨区域经营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越来越大 2、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的相关研究 姚建军(2021)认为十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群体开展很快,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制约,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历史包袱为彻底解决,城市商业银行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期组建目的是通过聚集分先来固化风险,并寻找适宜时机来逐步化解风险,因此先天缺乏其次是受地方行政影响过大,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的,一般由地方政府绝对控股,“一般独大〞的局面容易导师政企不分,从体制上为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平安经营埋下了隐患再者是治理机制不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结构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管理监督职能,冗员多,员工素质偏低,学历不高,组织结构完善、业务拓展、人力资源管理、鼓励机制建设等主要依靠一把手的个人能力。

      最后是经营模式滞后和城市商业银行群体日益分化,由于城商行的开展立足所在城市,不同城市在经济总量、金融生态方面存在重大差异,直接导致了城商行之间的两极分化 李晓华和肖飞(2021)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开展是跨度过大虽然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那么,但从2021年城市商业银行政策注册变得宽松以后,也有少数城市商业银行“一步到位〞,第一步直接跨出本省或本经济区域,而不是满目追求大客户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效劳中小企业和市民,但异地分行设立滞后,受网点因素制约,零售业务和小企业业务短时间内难以起步,存在盈利压力,也存在不管自身实际,满目追求大客户,出现风险增加的现象 虞群娥和郭扬(2021)认为自从2004年银监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和纲要?明确鼓励城市商业进行联合、重组、并购以及跨区域开展以来,在各个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努力下,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开展,一批优质的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完成资产重组,实现跨区域经营甚至上市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原来单一城市制城市商业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商业银行的需求;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开展的实现,所预计的规模效应和单位资产总本钱下降所产生的丰厚利润并没有实现;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为其在与国有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3、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策略研究 杜辉(2021)认为跨区域银行是指依托母城的总部银行在异地城市开设假设干分支机构的银行形态, 具有与全国性银行和城市银行的不同特征和定位服从不同开展阶段, 应当梯度确定其开展定位; 在客户细分的根底上, 现代金融企业效劳质量的差异化和品牌效应, 应当成为跨区域银行的高级竞争样式和竞争手段; 跨区域银行可以通过核心业务、效劳质量、效劳品牌、企业精神、人才机制、资本结构、业务流程、电子网络的优势系统集成, 最终形成自己的“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 赵晓红(2021)认为面对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做强是市商业银行进行“二次革命〞核心内容在新的形势下,各家城市商业银行除了考虑采取重组、联合抑或跨区经营外,还必须牢牢把握自己的开展路线,走出一条特色之路首先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吸收相关企业参股投资,抓住机遇迅速开展;其次城市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营销产品和金融效劳;最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