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80篇经典解析与测试(含答案).pdf

104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33279681
  • 上传时间:2022-09-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95MB
  • / 10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篇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 子 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注 释:选 自 晏子春秋内杂下夫 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常:一定置:弃 置,放弃故:通“胡”,何,什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故 难 及 也()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若 有 作 奸 犯 及 为 忠 善 者()不及汪伦送我情(.)2、解释下列句子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的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第 2 篇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 夫 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 夫 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注释】息:呼吸哂(s h爸n):讥笑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1、解释下列加点词气 罩 汗 雨()行者服而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甚矣,农之惰也。

      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行 者 服 而 去 中“服”的原因是: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C.“乃子之术谬矣”中 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2第 3 篇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2)相委而去()(3)下 车 引 之()(4)元方入门不顾().2 .翻译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1)客 问 元方:“尊君在不?”().(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4 .陈太丘与有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第4 篇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方 拔 一 根()既 欲 做 人()拔 之()猴 不 胜 痛 叫(.),2.翻译句子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文中有一个成语是,它的原意是4第5 篇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 自 度(d u 6)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 忘 持 度(d C i)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 u )不得履人 曰:(1)“何不试之以足?”日:(2)“宁(n 1 n g)信度,无自信也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而 置 之 其 坐“”通”反 归 取 之“通“”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惇也c.郑人有欲买建者 遂不得侬吾忘持度3 .解 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反 归 取 之()()至 之 市 而 忘 操 之()()B.宁停度 无自D.先自尽其足何不试之以足)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1)(2)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5第 6 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 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 见 之 皆 走虎 不 知 兽 畏 已 而 走 也,以 为 畏 狐 也注释】长:做首领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子 否 敢 食 我 也()兽见之皆本()吾 为 于 先 行()”遂与之行()2、翻译句子天帝使我长百兽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子以我为不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天帝使我长百兽。

      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4、根据故事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5、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6第 7 篇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解释加点的词将 号 引 射 之()(2)客燔()本 燔 半 焉()已 而 常 雁()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7第 8 篇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女 还()(特与婴儿戏耳(遂 烹 彘 也()妻哆市来婴儿非与茗也曾子之妻本市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答:8第9 篇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 不 能 知 子,而 缪 以 疑 子,吾 之 罪 也请 为 以 如 初选 自 历代寓言大观)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疑 人 窃 履()吾不能知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9第10篇老虫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霍然有声。

      余问故,门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措,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耳1.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词余官长洲()余 问 故()多 事 至 娄 东()舍日()2.翻译下面的句子城中安得有此兽?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说的“十里不同音”就是文章中所说的现象吗?如果不是,那么文章说的是什么现象?答:_10第11篇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苓 柳 絮 因 风 起()(2)像剪雪骤()撒 盐 空 中 姜 可 桃()(4)公”号日()2.翻译句子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古代像谢道悔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示例吗?11第12篇 论语十二章子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 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 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 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 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不 亦 祗 乎()温”而知新()思 而 不 学 则 受()”疏食饮水()2.翻译句子逝者皮口斯夫,不舍昼夜译: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_3.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两个4.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择哪一句?12请说明理由13第13篇虽有佳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 选 自 礼 记 学 记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括号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弗食,不 知 其 茸()教 学 相 手 也()虽 有 至 道()知理,然后能自强也()_2.翻译句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兑命 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3.本 文 在 论 述 时 先 以“”作比,继而引 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4,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语段的中心意思第 14篇欧阳修论作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字D学乘间以文字问之(为 之()(3)自 工(指 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学而时习之()勤读书而多为之()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惟勤读书而多)(4)疵病不必待人各指代什么)乘间以文字问之)多作自能见之4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15第15篇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教 以 个 字()及其稍f()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