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美食的传说故事.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955615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2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美食的传说故事 有关美食的传说故事 “杂烩”是一种著名的传统美肴,中华古今均有制作此菜选料“杂”,动、植物水 陆俱陈,既有高档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荤的,又有素的,还有荤素相混的,一菜多样, 琳琅满目,质地软、嫩、脆、滑,色、香、味俱美,无论官场或民间筵席饮宴,均是人们 喜爱的美馔佳肴 “杂烩”,顾名思义,即是用几种原料混合烹烩而成的菜肴,其制作历史悠久,传闻 亦颇多在中国烹饪史上,最早发明“杂烩”的是齐鲁之帮的娄护,字君卿,为汉武帝时人,曾做过京兆吏当时娄护常往来于汉武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 同时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创造出了“五侯鲭”佳肴鲭,就是用鱼和肉及山 珍海味烹制的杂烩,即“五侯杂烩”《西京杂记》卷二载:“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 奇味焉后用以指佳肴,影响较广 据传,在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贼秦桧诬陷而死当时福州有一名厨,特意取用 多种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杂烩”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来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尝 这位名厨的“杂烩”菜,当客官问及菜名何叫“杂烩”?厨师则大胆应道:“小的识字不多,只听人讲杂是杂种的杂,烩是秦桧的桧,木字偏旁换上火字旁。

      这位京都来的大官 听了虽感到惊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他也恨秦桧,只是虚张声势地吆喝了一声: “滚!”从此,“杂烩”一词由福州传到各地 又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年的元宵佳节,举国上下,大闹元宵,家家张灯,户 户结彩,尤在京城更是灯火辉煌,鞭炮焰火,鸣金达旦,热闹异常这天,皇上兴起,传 谕出宫,皇后、太子及大臣等人随驾上街观灯,与民同乐直到深夜回宫,帝、后及太子 等人均感腹中饥饿,便令太监速即传膳因原来所备御膳早己冰冷,御厨措手不及,只得 将各种美味冷荤一起放入锅内,经烩制成热气腾腾的菜肴装盆进献,由于复合多味,醇香 滋美,明帝特别高兴,即传问:“此膳何名?”御厨见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悦,欣然御定此名,流传至今全家福”,即“什锦大杂烩” 还据传,在晚清年间,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务大臣李鸿章 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一天,李鸿章用中国菜宴请美国高级 官员,其菜味鲜美,令人赞不绝口当美国官员问及菜名时,不内行的翻译却解答成为 “杂碎”,于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国菜称“杂碎”,一时传遍美国。

      从此,在英文辞典里 便出现了“杂碎”的译音,甚至美国唐人街华侨开设的餐馆,也多改名为“杂碎”馆,继 而在杂碎馆食单上,莫不大书“李鸿章杂碎”,果然“杂碎”的名称由此大振杂碎、杂烩,乃一菜双名,故又称“李鸿章杂烩”中国文史馆的张伯驹先生也曾写过《李鸿章杂烩》文,称它“驰名国外凡在欧美中国餐馆,莫不有如此一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