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部分理解性默写.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805642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7.1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高中部分《劝学》 (选自《荀子》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 韩 愈 《 师 说 》 中 “ 是 故 弟 子 不 必 不 如 师 , 师 不 必 贤 于 弟 子 ” 这 句 话 与 荀 子 《 劝 学 》 中 的“ ”观点相同3. 荀子在 《劝学》 中说, 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4. 《 劝 学 》 开 篇 就 提 出 了 全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 即 “ 学 不 可 以 已 ” 在 后 面 又 阐 明 了 学 习 要 持 之 以 恒 的 句 子是: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 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 《庄子· 逍遥游》 中以 “朝菌” 和 “蟪蛄” 为例来说明 “小年” 一词的两句是: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 “海运将徙” 作对比, 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 举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实 例 , 通 过 舟 的 浮 动 对 水 的 依 赖 性 , 从 而 得 出 结 论 来 说 明 大 鹏 鸟 的 飞 翔 对 风 的 依 赖 性 的 句 子是: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 “比” “合” “征” ,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 ?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8. 文 中 写 宋 荣 子 看 淡 了 世 间 的 荣 辱 , 不 会 因 为 外 界 的 评 价 而 更 加 奋 勉 或 沮 丧 的 句 子是: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师说》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 ,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 自 己 所 说 的 老 师 既 不 是 指 各 级 官 府 的 学 校 老 师 , 也 不 是 指 “ 授 之 书 而 习 其 句 读 ” 的 启 蒙 教 师 的 句 子是: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3. 本 文 以 为 子 择 师 和 自 己 不 从 师 作 对 比 , 韩 愈 直 接 点 明 自 己 的 态 度 , 认 为 这 样 做 , 最 终 导 致 的 结 果是: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择师的标准是: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 :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 ”2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4. 《 阿 房 宫 赋 》 中 作 者 泼 墨 写 意 , 粗 笔 勾 勒 言 阿 房 宫 占 地 之 广 , 状 其 楼 阁 之 高 的 句 子是: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7. 既 在 广 阔 的 历 史 背 景 上 引 出 阿 房 宫 的 修 建 , 又 起 到 了 笼 盖 全 篇 、 暗 示 主 题 的 作 用 的 句 子是: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10. 杜 牧 在 本 文 中 最 后 总 结 , 六 国 和 秦 国 的 灭 亡 都 是 由 于 不 修 自 身 , 咎 由 自 取 , 怨 不 得 别 人 的 语 句是:《赤壁赋》 (苏轼)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4.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极富感染力的句子: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6.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7.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8.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10. 写 月 亮 升 起 后 , 对 游 人 依 依 眷 恋 , 脉 脉 含 情 , 实 则 是 游 人 对 明 月 的 喜 爱 的 句子:11. 写 作 者 在 江 面 上 自 由 飘 荡 , 似 乎 是 在 浩 荡 的 宇 宙 间 乘 风 飞 行 , 飘 飘 忽 忽 升 入 仙 境 里 去 的 句子:12.写作者引吭高歌, 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 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13. 描 绘 秋 江 的 爽 朗 和 澄 清 , 也 恰 好 体 现 作 者 怡 然 自 得 的 心 境 的 句子: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21. 用 比 喻 的 修 辞 手 法 , 感 叹 我 们 个 人 在 天 地 间 生 命 的 短 暂 和 个 体 的 渺 小 的 句子: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3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11.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离骚》1. 《离骚》 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 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6.《 离骚》 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8. 《 离 骚 》 中 表 明 自 己 所 处 的 社 会 本 来 就 是 善 于 投 机 取 巧 , 违 背 规 矩 的 现 状 的 两句:9. 《 离 骚 》 中 表 明 当 时 社 会 中 的 人 们 违 背 准 则 , 把 苟 合 取 悦 别 人 奉 为 信 条 的 两句: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11.《 离骚》 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 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14.《 离 骚 》 中 表 明 作 者 保 持 清 白 为 正 道 而 死 , 也 是 以 古 贤 为 榜 样 的 两 句 ( 表 明 自 己 追 慕 古 代 圣 贤 , 宁 死 不 失 正义 )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20. 《 离 骚 》 中 屈 原 表 明 即 使 没 有 人 了 解 自 己 也 无 所 谓 , 只 要 自 己 内 心 买 好 就 可 以 的 两 句话:21. 《 离 骚 》 中 屈 原 通 过 加 高 自 己 的 帽 子 和 佩 带 表 明 要 使 自 己 品 格 更 加 高 洁 的 两句: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24. 《 离 骚 》 中 表 明 自 己 即 使 佩 带 芳 草 和 玉 佩 , 但 是 自 己 光 明 纯 洁 的 品 质 没 有 亏 损 的 两句: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4 《蜀道难》1. 《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 .《 蜀 道 难 》 中 运 用 夸 张 修 辞 方 法 , 写 出 秦 蜀 之 间 崇 山 叠 岭 、 不 可 逾 越 的 句 子是:3.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 . 李 白 在 《 蜀 道 难 》 一 诗 中 , 开 篇 以 蜀 地 方 言 咏 叹 点 出 主 题 , 为 全 诗 奠 下 雄 浑 感 情 基 调 的 句 子是: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 . 李 白 在 《 蜀 道 难 》 一 诗 中 引 用 神 话 传 说 为 其 增 添 了 浪 漫 气 息 , 如 引 用 “ 五 丁 开 山 ” 一 神 话 的 句 子 是“ ”10 . 李 白 在 《 蜀 道 难 》 一 诗 中 , 运 用 神 话 、 夸 张 、 衬 托 的 手 法 来 写 蜀 山 之 高 险 的 句 子 有“ ”真是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 行 人 艰 难 的 步 履 、 惶 恐 的 神 情 , 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