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3美国的三权分立概要.ppt

20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1514352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1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3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国会圆顶大厦是美国参众两院的办公场所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办公场所和官邸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人物 理论实践洛克(1632-1704)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英国君主立宪制(1689)孟德斯鸠(1689-1755)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法国共和制(1789) 汉密尔顿(18-19世纪)继承孟德斯鸠的思想,强调增强行政权和司法独立 美国三权分立制(1787)一、历史回眸:美国三权分立制的理论和实践溯源 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美国选择三权分立制这一政体,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 (1)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分权制衡制取代封建专制 (2)具体国情:有效保障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运转 (3)国家性质:国体决定政体,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必然选择分权制衡制度二、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核心内容问题探究一:三权如何“分立”?第一步,识图:美国联邦政权结构示意图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制约和平衡负责立法负责实施法律负责审查法律第二步,填表与比较:完成下表,并进行比较研究机构有何权力如何产生、对谁负责特别保障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掌握立法权,制定法律。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不能决定议员的工资待遇掌握行政权,实施法律,组织政府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报酬,不得罢免总统(除非定罪)掌握司法权,审查法律最高法院有终审权和违宪审查权联邦法院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法官只要忠于职守,可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免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比较:根据前面所学知识,试从分权界限、议会与政府关系、司法独立程度分析美国在“分权”上与英、法两国有何不同?参考答案第三步,思考:“三权”的分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如果同一个人或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法律权和裁决私人争讼权,则自由和民主便不存在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在三权分立学说论者看来,“分权”的意义就在于防止专制,从而保障民主和自由反思:仅仅“分权”就能保障民主和自由吗?第四步,反思:为什么仅仅“分权”是不够的?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汉弥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那么,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是如何实现“权力制约权力”、“野心对抗野心”的呢?第一步,阅读课本并填图:美国的“三权”如何相互制约的? 填图路径指示:1.立法权受到哪些制约?2.行政权受到哪些制约?3.司法权受到哪些制约?完成填图后思考:三种权力相互制约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探究二:三权如何“制衡”?3.司法权受到什么制约?否决权;立法倡议权;发布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2.行政权受到什么制约?否决拨款;行政机构设置;监督财政、行政;弹劾总统。

      司法审查决定法院的设立、法官人数;联合各州推翻最高法院裁决;批准任命,弹劾法官1.立法权受到什么制约?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联邦法院法官思考:三权相互制约的目的是什么?相互分立结合相互制约目的权力与权力的平衡司法审查第二步,情境分析:根据美国三权分立制,下列事项可能采取什么样的程序? “9.11”事件后,美国设立国土安全部总统提出设立国安部的法案 国会批准 正式成立美国国会最后时刻暂时阻止国土安全部关门 2015年2月初,众议院向参议院提交了一份总额400亿美元的国土安全部拨款法案,为该部门提供拨款直到今年9月30日但共和党人为了阻击奥巴马2014年移民改革政策,规定了该款项不得用于移民改革,在参议院受到民主党议员的强烈抵制,两党就此事陷入僵持状态,国土安全部当时的经费也仅够维持到27日,到期这个肩负美国境内反恐重任的部门将不得不陷入停摆窘境,最终,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为期7天的临时拨款方案,而此时距离国土安全部关门仅剩2小时这项预算方案将为国土安全部提供资金至3月6日 美国参众两院当地时间2015年3月3日投票通过了一份400亿美元的国土安全部长期拨款法案,使该部门的资金能一直维持到9月30号本财年底。

      至此国土安全部关门危机终于得到解决 据报道,当日的投票意味着国会两党就国土安全部拨款法案长达7个星期的“拉锯战”终于结束投票对于民主党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众院通过国安部单独拨款法案也意味着共和党迫使奥巴马让步策略彻底失败众院议长博纳表示,尽管仍对总统奥巴马的移民改革行政命令感到愤怒,但不会阻挡国安部单独拨款法案,因为这对国家而言是正确的选择 请运用有关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对 一现象加以分析美国为伊拉克战后重建拨款数百亿美元总统提出拨款法案 国会提出预算法案 总统签署正式拨款第三步,思考:美国“三权”相互制衡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权相互制衡的意义有二:一是协调执掌权力的各方的利益,从而维护政局稳定;二是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 正因为有这样的制衡,无论谁当总统,其个人意志对美国的政治格局和美国公民的基本利益的影响都是有限的 “中国人的关注可能超过了美国人自己,因为在美国选民看来,无论谁入主白宫,对美国的命运和他们的个人前途都没有多大的影响 对美国总统竞选的评论思考: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积极作用 问题情境一 美国选举费用不断攀升,竞选一名众议院议员的平均费用约51万美元。

      为回报那些重量级政治捐款人,候选人当选后就得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联邦选举制度已经沦为“集团贿选制度”,美国的民主被“卖给了出价最高的人” 上述材料说明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实质是什么?1、在美国“金钱选举”的体制下,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因此,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在本质上不过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 三、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弊端 问题情境二 2013年9月20日开始至30日晚间,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这些议案都与阻挠奥巴马力推的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实施内容相捆绑,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最终导致联邦政府预算至今没有着落2013年10月1日16日,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美国国会掌握着“钱袋子”,政府支出的每一分钱,,都要由国会拨款近二十年来,由于国会与行政机关之间相互扯皮,美国政府曾六次面临关门的尴尬境地 这反映了美国三权分立制的什么缺陷?扩展阅读:美国三权分立制的“硬伤”2、分权与制衡的必然结果是当各方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三大机关之间相互扯皮,必然导致效率低下 这起丑闻背后显示了这样的现实:借助反恐,总统权力正无限膨胀;借助反恐,行政权再次触犯法律与人权的“底线”。

      问题情境三“棱镜门”事件 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小布什时期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综合情报文件“总统每日简报”中在2012年内在1,477个计划使用了来自PRISM计划的资料 这段材料反映了当前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现实?3、行政权的日益膨胀,表明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关于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评价:1、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基本框架(示意图)2、对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基本评价本课小结总统(行政)国会(立法)联邦法院(司法)分权制约平衡三权分立制进步性局限性反对封建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效率低下;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协调的一种工具 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使,同时三种权力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 题中的观点只看到了权力的分立,否认了权力的相互制约,是片面的 美国为什么实行两院制? 美国的大州和小州人数相差很大,如果按人口比例决定议员人数,小州的利益得不到体现;如果平均分摊到各州,大州又觉得吃亏。

      开始也是争执不休,最后终于达到妥协:众议院以人口比例确定议员的数量,而参议院则不论州的大小,每州两名议员,以保障小州利益美国历史把它称为“伟大的妥协”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美国在“分权”上与英、法两国的不同之处 第一,从分权界限看:美国三大机关的分权界限比较明确 第二,从议会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看:国会不产生政府,也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总统不得干涉国会,更无权解散国会,所以二者的独立性比较强 第三,从司法独立看:法官虽然是总统征得国会同意后任命,但可终身任职(除非定罪),其独立性也很强 综上可知,“分权”思想在美国贯彻得比较彻底,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这一权力运行的规则 资本主义国家的 “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国家机关之间经常摩擦、扯皮、互相牵制,致使许多重要国事无法及时决断 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否决,仅在罗斯福总统时就达580项之多美国总统提出的议案也常常被搁置,如提出建立海军部的议案,得到国会同意用了10年,建立内政部用了39年,建立司法部用了40年,建立劳工部用了45年 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认为,权力分立论不符合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它是以对国家权力及其行使人持怀疑的、不信任的、猜疑的态度为出发点的。

      这无疑是“三权分立”制的“硬伤”扩展阅读: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硬伤”返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