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专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上课)17709.ppt
63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周光耀周光耀(guāngyào)(guāngyào)第一页,共六十三页第二页,共六十三页第三页,共六十三页 概述概述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经呼吸道传播(chuánbō)(chuánbō)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第四页,共六十三页•本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与青少年多见•主要临床特征: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 严重者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shízhì)(shízhì)损害 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第五页,共六十三页一、一、病原学-脑膜炎球菌(qiújūn)(qiújūn)vv 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 菌体呈肾形双球菌菌体呈肾形双球菌菌体呈肾形双球菌菌体呈肾形双球菌 凹面相对凹面相对凹面相对凹面相对(xiāngduì)(xiāngduì)成对排列或呈四成对排列或呈四成对排列或呈四成对排列或呈四联菌排列联菌排列联菌排列联菌排列 有荚膜,无芽孢,不活动,专性有荚膜,无芽孢,不活动,专性有荚膜,无芽孢,不活动,专性有荚膜,无芽孢,不活动,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氧菌,营养要求高第六页,共六十三页。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常用(chánɡ yònɡ)(chánɡ yònɡ)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培养•抵抗力: 在外界抵抗力很弱在外界抵抗力很弱 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致病性: 细菌裂解释放的细菌裂解释放的内毒素内毒素是主要致病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 第七页,共六十三页 人是该菌唯一的天然宿主(只存在人是该菌唯一的天然宿主(只存在于人体于人体(réntǐ)(réntǐ))) 细菌可从病人、带菌者的鼻咽部细菌可从病人、带菌者的鼻咽部以及病人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以及病人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分离分离;多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多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第八页,共六十三页v主要抗原主要抗原(kàngyuán): 特异性荚膜多糖:特异性荚膜多糖: 血清群:血清群:13个亚群,个亚群,A、、B、、C群最常见群最常见((90%以上) 主要外膜蛋白主要外膜蛋白 脂寡糖脂寡糖 菌毛抗原菌毛抗原第九页,共六十三页。
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liú xínɡ bìnɡ xué)xué) 第十页,共六十三页(一)传染源– –带菌者和病人带菌者和病人带菌者和病人带菌者和病人– –带菌者意义更大带菌者意义更大带菌者意义更大带菌者意义更大(二)传播途径 –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三)易感人群 :– –5 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 6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2岁岁岁岁婴幼儿发生率最高婴幼儿发生率最高婴幼儿发生率最高婴幼儿发生率最高– –人感染后获持久人感染后获持久人感染后获持久人感染后获持久(chíjiǔ)(chíjiǔ)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久久久(chíjiǔ)(chíjiǔ)四)流行特征 :– –全年发病,以全年发病,以全年发病,以全年发病,以冬春冬春冬春冬春为主,为主,为主,为主,2 2~~~~4 4月为高峰月为高峰月为高峰月为高峰第十一页,共六十三页密切接触咳嗽(ké sòu)、喷嚏Susceptible特别是特别是5岁以下岁以下(yǐxià)儿童儿童PatientsCarriers流流 行行 病病 学学60%60%~~70%70%隐性感染隐性感染(gǎnrǎn)(gǎnrǎn),,30%30%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gǎnrǎn)(gǎnrǎn)和出血和出血点型,典型流脑仅占点型,典型流脑仅占1%1%。
第十二页,共六十三页Sneeze can produce millions of droplets and aerosols.第十三页,共六十三页三、发病三、发病(fā bìng)(fā bìng)机制与病理解剖机制与病理解剖 第十四页,共六十三页发病发病(fā bìng)(fā bìng)机制机制• 人体免疫力强人体免疫力强人体免疫力强人体免疫力强 细菌消灭细菌消灭细菌消灭细菌消灭• • 免疫力较弱免疫力较弱免疫力较弱免疫力较弱 无症状带菌无症状带菌无症状带菌无症状带菌 病原菌病原菌病原菌病原菌 鼻咽部鼻咽部鼻咽部鼻咽部 上感、鼻咽炎上感、鼻咽炎上感、鼻咽炎上感、鼻咽炎• 免免免免疫疫疫疫力力力力明明明明显显显显低低低低下下下下(dīxià)(dīxià) 侵侵侵侵入入入入血血血血循循循循环环环环 菌菌菌菌血血血血症症症症• • • • 败血症败血症败血症败血症 侵入侵入侵入侵入CNS CNS 脑膜炎脑膜炎脑膜炎脑膜炎 • • 第十五页,共六十三页。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jīzhì)(jīzhì)(jīzhì)(jīzhì)( (暴发型流脑暴发型流脑) ) 1 1 1 1 休克型休克型休克型休克型细菌细菌细菌细菌(xìjūn)(xìjūn)(xìjūn)(xìjūn)繁殖繁殖繁殖繁殖 内毒素内毒素内毒素内毒素 小血管痉挛小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 DIC DIC DIC DIC多器官功能多器官功能多器官功能多器官功能(gōngnéng)(gōngnéng)(gōngnéng)(gōngnéng)衰竭衰竭衰竭衰竭休克休克休克休克2 2 2 2 脑膜脑炎型脑膜脑炎型脑膜脑炎型脑膜脑炎型细菌繁殖细菌繁殖 内毒素内毒素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水肿水肿充血、出血充血、出血脑疝脑疝脑疝脑疝形成形成形成形成全身施瓦茨曼反应全身施瓦茨曼反应施瓦茨曼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于施瓦茨曼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于19281928年由施瓦茨曼发现,他以革兰阴性菌苗为家兔年由施瓦茨曼发现,他以革兰阴性菌苗为家兔皮内注射,皮内注射,2424小时后再用同种或异种菌苗为同一动物作静脉内注射,数小时后即可在原皮内菌苗注射处小时后再用同种或异种菌苗为同一动物作静脉内注射,数小时后即可在原皮内菌苗注射处出现红肿、溃疡等炎症反应。
出现红肿、溃疡等炎症反应第十六页,共六十三页病理解剖 • 败血症期: 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损害 皮肤黏膜皮肤黏膜(niánmó)(niánmó)局灶性出血局灶性出血 心肌炎、肺水肿心肌炎、肺水肿第十七页,共六十三页•脑膜炎期: 主要(zhǔyào)(zhǔyào)病变在软脑膜和蛛网膜 可见脑膜血管充血、炎症水肿 颅底部炎症、粘连可出现颅神经损害第十八页,共六十三页 病变主要在脑实质 坏死、坏死、充血、出血(chū xiě)(chū xiě)、水肿 严重者发生 脑疝 慢性病人可发生脑积水 v暴发性脑膜炎第十九页,共六十三页四、临床表现 第二十页,共六十三页v潜伏期:潜伏期: 1~~7d,一般为,一般为2~3dv临床分型:临床分型:• 普通型(普通型(90%))• 暴发型暴发型• 轻型轻型(qīnɡ xínɡ)• 慢性型慢性型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普通型普通型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shànghūxīdào)(shànghūxīdào)感感染期染期 败血症期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脑膜炎期 恢复期恢复期•低热、鼻塞低热、鼻塞(bí sāi)(bí sāi)、咽痛、咽痛•持续持续1-2天天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三页。
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普通型普通型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上呼吸道(shànghūxīdào)(shànghūxīdào)感染期感染期感染期感染期败血症期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脑膜炎期脑膜炎期脑膜炎期 恢复期恢复期恢复期恢复期•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头痛头痛(tóutòng)(tóutòng)(tóutòng)(tóutòng)和呕吐,神志淡漠和呕吐,神志淡漠•皮疹皮疹(70%(70%)) 皮肤黏膜皮肤黏膜瘀点或瘀点或瘀斑瘀斑、重者可形成、重者可形成坏死或大泡坏死或大泡部位多见于四肢、软腭、眼结部位多见于四肢、软腭、眼结膜、臀部等部位膜、臀部等部位•持续持续1-2d1-2d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三页流脑流脑(liú nǎo)(liú nǎo)典型的出血性皮疹典型的出血性皮疹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三页流脑流脑(liú nǎo)(liú nǎo)的瘀点瘀斑的瘀点瘀斑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三页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三页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普通型普通型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上呼吸道(shànghūxīdào)(shànghūxīdào)感感感感染期染期染期染期 败血症期败血症期败血症期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脑膜炎期 恢复期恢复期恢复期恢复期•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BrudzinskiBrudzinskiBrudzinskiBrudzinski征和征和征和征和KernigKernigKernigKernig征阳性征阳性征阳性征阳性•脑炎症状:谵妄、抽搐、神志障碍脑炎症状:谵妄、抽搐、神志障碍脑炎症状:谵妄、抽搐、神志障碍脑炎症状:谵妄、抽搐、神志障碍(zhàng ài)(zhàng ài)(zhàng ài)(zhàng ài)• •婴儿:前囟隆起婴儿:前囟隆起婴儿:前囟隆起婴儿:前囟隆起•经治疗经治疗经治疗经治疗2-52-52-52-5天内进入恢复期天内进入恢复期天内进入恢复期天内进入恢复期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三页。
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普通型普通型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上呼吸道(shànghūxīdào)(shànghūxīdào)感感感感染期染期染期染期 败血症期败血症期败血症期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脑膜炎期脑膜炎期脑膜炎期 恢复期恢复期•上述症状、体征逐渐好转上述症状、体征逐渐好转•病程中病程中10%患者患者(huànzhě)(huànzhě)出现口出现口周疱疹周疱疹•1-3周内痊愈周内痊愈第三十页,共六十三页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表床表 现现暴发型暴发型 休克型休克型 脑膜脑膜(nǎomó)(nǎomó)脑炎型脑炎型 混合型混合型•多见于儿童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猛起病急骤、病情凶猛(xiōngměng)(xiōngměng)(xiōngměng)(xiōngměng),如不及时抢救,如不及时抢救可于可于2424小时内死亡小时内死亡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暴发型暴发型 休克型休克型 脑膜脑膜脑膜脑膜(nǎomó)(nǎomó)脑脑脑脑炎型炎型炎型炎型 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严重毒血症严重毒血症•大片坏死性瘀点、瘀斑大片坏死性瘀点、瘀斑•顽固性休克顽固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脑膜刺激征多缺如脑膜刺激征多缺如(quē rú)(quē rú)(quē rú)(quē rú), ,脑脊液脑脊液多正常多正常•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阳性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三页。
大片大片(dà piàn)(dà piàn)皮下出血点和瘀斑皮下出血点和瘀斑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三页大片(dà piàn)(dà piàn)坏死瘀斑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暴发型暴发型 休克型休克型休克型休克型脑膜脑膜(nǎomó)(nǎomó)脑脑炎型炎型 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shízhì)(shízhì)(shízhì)(shízhì)损伤损伤•1-21-2天内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天内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迅速出现昏迷症状,迅速出现昏迷•可发生脑疝可发生脑疝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暴发型暴发型 休克休克休克休克(xiūkè)(xiūkè)型型型型 脑膜脑炎型脑膜脑炎型脑膜脑炎型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混合型•先后或同时出现休克先后或同时出现休克(xiūkè)(xiūkè)型和型和脑膜脑炎型的症状和体征脑膜脑炎型的症状和体征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轻型轻型(qīnɡ xínɡ)(qīnɡ xínɡ)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轻微上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呼吸道症状(zhèngzhuàng)(zhèngzhuàng)(zhèngzhuàng)(zhèngzhuàng),少数出血,少数出血点,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咽拭点,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咽拭子培养可有脑膜炎奈瑟菌生长。
子培养可有脑膜炎奈瑟菌生长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三页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慢性慢性(m(m(m(mà à à àn n n n x x x xì ì ì ìng)ng)ng)ng)型型•少见,多为成人少见,多为成人•病程病程(bìngchéng)(bìngchéng)迁延迁延•以间歇性发热、皮疹或瘀点、以间歇性发热、皮疹或瘀点、多发性关节疼痛为特征多发性关节疼痛为特征•血培养可阳性血培养可阳性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三页五 、 并发症与后遗症•并发症:– 继发感染及病灶迁徒继发感染及病灶迁徒•后遗症: 因脑及周围组织因脑及周围组织(zǔzhī)(zǔzhī)粘连引起粘连引起第四十页,共六十三页六、实验室检查(jiǎnchá)(jiǎnchá)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三页•血象(xuèxiàng)(xuèxiàng): 白细胞总数达白细胞总数达10-20×109/L以上以上 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v脑脊液:脑脊液: 压力显著升高压力显著升高 混浊、呈化脓性改变混浊、呈化脓性改变 有核细胞数高,蛋白含量增高有核细胞数高,蛋白含量增高 糖和氯化物减少糖和氯化物减少 病程病程(bìngchéng)早期或休克型脑脊液早期或休克型脑脊液改改 变可不典型变可不典型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三页。
•细菌学检查 直接涂片:直接涂片: 皮肤淤点、脑脊液可找到病原体皮肤淤点、脑脊液可找到病原体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péiyǎng)(péiyǎng):: 取皮肤瘀点组织液、血、脑脊液、取皮肤瘀点组织液、血、脑脊液、 鼻咽拭子等标本培养鼻咽拭子等标本培养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三页•免疫学检查– 特异性抗原的检测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kàngtǐ)(kàngtǐ)的检测的检测•PCR法检测脑膜炎球菌DNA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三页七、诊断(zhěnduàn)(zhěnduàn)和鉴别诊断(zhěnduàn)(zhěnduàn) 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三页诊断(zhěnduàn)(zhěnduàn)(一)疑似病例(一)疑似病例 1. 1.有流脑流行病学史有流脑流行病学史 2.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biǎoxiàn)(biǎoxiàn)和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脑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脑表现(biǎoxiàn)(biǎoxiàn)(二)临床诊断病例(二)临床诊断病例 1. 1.有流脑流行病学史有流脑流行病学史 2. 2.化脑表现伴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化脑表现伴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3. 3.或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伴迅速增多的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或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伴迅速增多的皮肤粘膜瘀点、瘀斑(三)确诊病例(三)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加上细菌学或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学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加上细菌学或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
检查阳性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三页(二)鉴别(jiànbié)(jiànbié)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其他其他(qítā)(qítā)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三页常见常见(chánɡ jiàn)(chánɡ jiàn)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别诊断疾病疾病疾病疾病 流行流行流行流行(liúxíng)(liúxíng)(liúxíng)(liúxíng) 临床临床临床临床 CSF CSF CSF CSF检查检查检查检查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病史病史病史病史 特征特征特征特征 压力压力压力压力 外外外外 观观观观 WBC WBC WBC WBC 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 糖糖糖糖 氯化物氯化物氯化物氯化物 病原体病原体病原体病原体流脑流脑流脑流脑 冬春季冬春季冬春季冬春季 皮肤瘀点皮肤瘀点皮肤瘀点皮肤瘀点 脓样脓样脓样脓样 > > > >数千数千数千数千 脑膜炎脑膜炎脑膜炎脑膜炎 双球菌双球菌双球菌双球菌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无季节无季节无季节无季节 原发病灶原发病灶原发病灶原发病灶 脓样脓样脓样脓样 似流脑似流脑似流脑似流脑 其他化其他化其他化其他化化脑化脑化脑化脑 脓细菌脓细菌脓细菌脓细菌结脑结脑结脑结脑 无季节无季节无季节无季节 缓起,缓起,缓起,缓起, 微混,微混,微混,微混, 数十数十数十数十 结核结核结核结核 结核病史结核病史结核病史结核病史 有结核中有结核中有结核中有结核中 有薄膜有薄膜有薄膜有薄膜 或数百或数百或数百或数百 杆菌杆菌杆菌杆菌 毒症状毒症状毒症状毒症状乙脑乙脑乙脑乙脑 夏秋季夏秋季夏秋季夏秋季 脑实质损脑实质损脑实质损脑实质损 清亮清亮清亮清亮 似结脑似结脑似结脑似结脑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 害为主害为主害为主害为主 或微混或微混或微混或微混 IgM(+) IgM(+) IgM(+) IgM(+)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三页。
八、预后(yùhòu)(yùhòu)– 普通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普通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 后良好后良好– 暴发型:尤其是脑膜脑炎型与混暴发型:尤其是脑膜脑炎型与混 合型预后差,病死率高合型预后差,病死率高– 1岁以下幼儿及高龄岁以下幼儿及高龄(gāolíng)(gāolíng)患者预后亦差患者预后亦差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三页九、治疗(zhìliáo)(zhìliáo) 第五十页,共六十三页(一)普通型流脑(liú nǎo)(liú nǎo)的治疗 •一般治疗–隔离治疗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病原治疗原则是尽早、足量应用原则是尽早、足量应用(yìngyòng)(yìngyòng)敏感并能通过血敏感并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脑屏障的抗菌药物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三页v流脑(liú nǎo)(liú nǎo)常选用的抗菌素1.青霉素青霉素 - 高效、低毒、价廉高效、低毒、价廉 - 无明显无明显(míngxiǎn)(míngxiǎn)耐药耐药 - 是最常用的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生素2. 氯霉素氯霉素 - 抗菌活性高抗菌活性高 - 但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但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 - 一般不首选一般不首选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三页。
3. 头孢霉素头孢霉素 - 常用头孢噻肟(常用头孢噻肟(cefotaxime)) - 疗效与青霉素相近疗效与青霉素相近(xiānɡ jìn)(xiānɡ jìn) 4. 磺胺嘧啶(磺胺嘧啶(SD)) 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或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三页(二)暴发型治疗(zhìliáo)(zhìliáo) •休克型1.病原治疗病原治疗• 尽早应用敏感抗生素尽早应用敏感抗生素2.抗休克治疗抗休克治疗((1)扩充血容量)扩充血容量(róngliàng)(róngliàng)及纠正酸中毒及纠正酸中毒((2))血管活性药的应用血管活性药的应用 - 山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 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三页3.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 毒血症状明显的病人毒血症状明显的病人(bìngrén)(bìngrén)4. 抗抗DIC治疗治疗 - 应用肝素应用肝素5.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三页•脑膜脑炎型–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的应用(yìngyòng)(yìngyòng)– 防治脑水肿、脑疝防治脑水肿、脑疝•20%甘露醇甘露醇 降低脑压降低脑压–防治呼吸衰竭防治呼吸衰竭• -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 - 使用呼吸机治疗使用呼吸机治疗•混合型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三页。
十 、 预防(yùfáng)(yùfáng)• 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病人早期发现病人(bìngrén)(bìngrén),就地隔离治疗,就地隔离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多的活动场所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多的活动场所• 保护易感人群§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 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 菌苗注射菌苗注射 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三页 男性,男性,1212岁,高热伴头痛岁,高热伴头痛2 2天,神志不清半天于月天,神志不清半天于月8 8月月1111日入院体检:日入院体检:T40T40℃℃,,P110P110次次/ /分分,R28,R28次次/ /分,分,昏迷状态昏迷状态(zhuàngtài)(zhuàngtài),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仅及,脾,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仅及,脾未及,未及,KernigKernig征阴性,巴氏征阳性,外周血象征阴性,巴氏征阳性,外周血象WBC WBC 20x10^9/L20x10^9/L,,N92%N92%本例临床诊断最可能是:本例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A.败血症败血症 B. B.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C.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D.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E. E.疟疾疟疾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三页。
患者,男性,患者,男性,4 4岁,以高热抽搐岁,以高热抽搐4 4小时之主诉于小时之主诉于8 8月月1515日急诊来院查体:日急诊来院查体: T40 T40℃℃,神志不清,面色,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细速血象示白细胞总数苍白,四肢发冷,脉细速血象示白细胞总数18x10^9/L18x10^9/L,中性,中性90%90%追问病史其母述前一日曾追问病史其母述前一日曾进食未洗的葡萄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进食未洗的葡萄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 A.乙型脑炎乙型脑炎(nǎo yán)(nǎo yán) B. B.暴发型流脑暴发型流脑 C. C.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菌痢 D. D.败血症败血症 E. E.脑型疟疾脑型疟疾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三页 患者,男,患者,男,7 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岁,因发热、头痛、呕吐4 4天,烦躁天,烦躁不安不安1 1天于天于2 2月月1212日入院日入院(rù yuàn)(rù yuàn),体检:体温,体检:体温39.539.5℃℃,脉搏,脉搏123123次次/ /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出血点,克氏征(+ +),布氏征(),布氏征(- -)。
外周血象:)外周血象:WBC 18x10^9/LWBC 18x10^9/L,,N0.89N0.89脑脊液:压力脑脊液:压力300mmH2O,300mmH2O,细胞数细胞数2300x10^6/L2300x10^6/L,,N0.95N0.95,蛋白,蛋白质质1.5g/L1.5g/L,糖,糖1.4mmol/L,1.4mmol/L,氯化物氯化物90mmol/L90mmol/L本例最可能诊断是:最可能诊断是: A. A.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B. B.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C. C.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D.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E.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第六十页,共六十三页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三页内容(nèiróng)总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细菌裂解释放的内毒素是主要致病因素血清群:13个亚群,A、B、C群最常见(90%以上)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2岁婴幼儿发生率最高人感染后获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
颅底部炎症、粘连可出现颅神经损害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头痛和呕吐,神志淡漠皮疹(70%) 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重者可形成(xíngchéng)坏死或大泡以间歇性发热、皮疹或瘀点、多发性关节疼痛为特征第六十三页,共六十三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