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试讲教案最新文案.docx
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年级语文试讲教案最新文案 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三年级语文试讲教案最新文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试讲教案最新文案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三年级语文试讲教案最新文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审视、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 3、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理解老师的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情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板书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都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杨桃什么样?谁画杨桃,画的怎么样?) 2、杨桃什么样呢,老师带来了一个杨桃,谁还知道杨桃的其他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对于查找资料的学生给予充分地肯定) 3、那么文中到底是谁在画杨桃,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识字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课文中出现了很多生字词,你们预习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出示: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多种形式读,说说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3、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4、过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老师又是怎样教育我们的下面我们来深入的读读课文 三、再读感悟 1、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我”画杨桃。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出什么?(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的读 2、为什么我能这样画画,结合上文来谈一谈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的话) 3、我画的`这样认真,自以为画的很准确,当我把画交出去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反映?(生说,读,表演,体会同学们嘲笑的态度) 4、老师的态度怎样呢,默读课文6——17自然段,找出老师动作的词语(看、走、坐、审视……)体会老师的态度与同学们的截然不同 5、通过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读) 6、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是怎样说的出示老师的话) (1)指名读,老师说了几句话 (2)再指名开火车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读读老师的话 (4)(出示父亲的话)比较两人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5)再读老师的话,试着背下来 7、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总结: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回去想想,找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三年级语文试讲教案最新文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三、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三年级语文试讲教案最新文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揭题,初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给别人鼓掌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板书:15掌声) 3、读了课题,你能提出问题吗?(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