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罗定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县(市)督导验收.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0410373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罗定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县(市)督导验收自评报告罗罗定市人民政府定市人民政府2015 年年 5 月月- 2 -全力创建教育强市 建设美丽幸福罗定——罗罗定市申定市申报报广广东东省教育省教育强县强县(市)督(市)督导验导验收自收自评报评报告告罗定市位于广东省西部,东邻云安区,东南接阳春市,西南靠信宜市,东北连郁南县,西部与广西岑溪市交界,历来是大西南地区通往珠三角的一个重要门户,广东镇守岭西南的一个军事重镇,史称“抚绥重地,门庭巨防”199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罗定撤县设市罗定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抗日著名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全市有21个镇(街)和一个国营罗平农场,总面积2327.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126万人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中国农业生产百名大市(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 “全国绿化模范市(县)”、 “中国肉桂之乡”、 “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县”等称号全市生产总值151.9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2亿元 一、教育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543 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 1 所,教师进修学校 1 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 所,普通高(完)中 7 所,初级中学 27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2 所,完全小学 31 所,教学点 329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幼儿园 141 所。

      全市在校学生170530 人,教职工 13787 人全市现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 12013 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 1823 人,学历合格率为 85%;小学专任教师 5095 人,学历合格率为 100%;初中专任教师 3213 人,学历合格率为 100%;高中专任教师 1494 人,学历合格率 100%;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 3 -师 388 人,学历合格率为 100%2012—2014 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 100%,小学五年保留率 96%以上,年辍学率分别为 0.08%、0.08%、0.11%,升学率 100%;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 1.5%以下;“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每年保持在 97.2%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89.87%、90.01%和 90.03%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㈠㈠党政重教,确保投入党政重教,确保投入一直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发展教育为已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摆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有效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1.教育教育发发展展优优先先规规划在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将教育事业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制定并实施了《罗定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教育事业的奋斗目标:在高质量、高标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到 2011 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2 年罗定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决定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提出了到 2015 年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市的新目标2012 年 4 月,召开了罗定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动员大会,并制定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总体规划》和《罗定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罗定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为强化镇(街)领导班子对教育的责任意识,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工作列为每年镇(街)年度考核的内容,严格考核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对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4 -2.教育教育问题优问题优先解决市委、市政府在各项工作决策和部署中,都特别强调要加快教育发展、优先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一是坚持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和项目督办制度全市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市性教育工作会议建立市委常委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党政领导班子会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研究解决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如教师的住房公积金、教师绩效工资、教师与公务员工资“两相当”、落实免费义务教育、边远山区教师津补贴、城区学校扩建用地、学校“扩容促优”工程、化解义务教育学校债务、“五无”学校改造工程、“校安工程”、 教育“创强”、迁建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新建市实验小学新校区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从 2012 年 4 月至今,市委、市政府围绕教育“创强”工作,每年坚持召开当年“创强”镇街的动员会议和全市性教育“创强”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落实创建教育强镇是各镇(街)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再强调各镇(街)党委书记要负总责,各镇(街)“创强”任务必须如期完成,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我市分管教育的领导还结合季度督办工作,把“创强”作为主要内容,到各镇(街)了解情况,督办进度,从而形成了“市镇联动,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全市“创强”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二是坚持市镇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和奖教奖学制度我市坚持四套班子领导和各镇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学校的制度每学期市四套班子领导、镇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挂钩学校现场办公,及时帮助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并鼓励师生团结拼博,勇创佳绩每年教师节期间,市委市政府举行庆祝教育师节暨表彰先进大会,表彰和奖励在尊师重教、教育管理和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突- 5 -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每年市长坚持出席 3 所重点中学的百日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为学子加温鼓劲;每年的 8 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在泷州教育基金会大楼前广场举行泷州教育基金助学奖学奖教大会,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校和学生进行奖励,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 3000—5000 元不等的助学金。

      三是切实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我市实行教职员工工资发放市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步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教职员工住房、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市中小学校教师平均月工资已由2010 年底时的 2107 元增加到 4644 元同时,根据粤财教〔2013〕51 号和粤财教〔2014〕283 号文的精神,我市落实了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按月人均不低于 700 元的标准,分七个档次类别确定农村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标准,真正使山区教师安教乐教3. 教育教育经费优经费优先安排我市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发展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各界捐助”的多元投入机制近年来,市政府在财政运作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做到了优先考虑、全力保证,切实按照“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的要求,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财政投入,在经费上保证了教育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2012 年为 6.23 %,2013 年为 7.04%,2014 年为 7.44%,实现逐年提高⑵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方面:2012 年为28.37%,2013 年为 27.94%,2014 年为 25.01%,达到省的要求。

      ⑶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方面: 2012 年财政经常性收入 105447 万元,2013 年财政经常性收入131116 万元,2014 年财政经常性收入 137781 万元,分别比上年- 6 -增长 19.48%、24.34%、5.08%; 2012 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61513.9 万元,2013 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 76475.8 万元,2014 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 81557.6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75%、24.32%、6.64%⑷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方面: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2012 年小学为 3187.09 元、初中为 3335 元;2013 年小学为4061.2 元、初中为 4377.2 元;2014 年小学为 5627.86 元、初中为6132.11 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012 年小学为 791.19 元、初中为 1160.38 元;2013 年小学为 892.93 元、初中为 1232.01 元;2014 年小学为 1084.27 元、初中为 1736.61 元⑸政策性专项资金拨付到位2012、2013、2014 年每年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安排教育资金 1588 万元,以及本市城市教育费附加 2012 年 1178.9 万元、2013 年 1501.2 万元、2014 年1752 万元按规定全部用于教育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县级配套校舍维修长效机制资金等均纳入财政预算,全部落实到位。

      2012、2013、2014 年,我市各级各部门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和挤占教育经费的情况,无教育乱收费行为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读书问题近几年,每年全市均有 10185 名中小学生获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012—2014 年共有 17839 名学生获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补助,发放资金 1455.564 万元为全市中职学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 617.475 万元此外,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捐资助学的实施意见》,成立了泷州教育基金会,各镇(街)相应成立了教育协会(基金)其中泷州教育基金会已接受社会各界捐款达 1 亿多元,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 2450- 7 -人,奖励优秀教师 133 人,奖励高考优秀生 117 人,发放助学奖学奖教资金 1060.298 万元,支持校园建设 165.64 万元 ㈡㈡攻攻坚坚破破难难, ,奋奋力力“创强创强”我市在教育“创强”工作中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资金保障到位、指导督促到位”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创强”资金 6.45 亿元,17 个镇街已通过“创强”督导验收,占全市 21个镇(街)的 80.9%。

      1.强强化化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明确,明确“创强创强”主体主体责责任任一是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我市制订了《罗定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规划》和《罗定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罗定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责任考核方案》,实行“创强”工作政府首长负责制,市、镇、村、校层层签订教育“创强”工作责任书,明确各镇(街)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镇(街)党委政府把教育“创强”列为当年的重点工作,成立教育“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级领导挂点和责任包干制度,统筹指导“创强”工作的开展,落实教育“创强”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开好“创强”各类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和各镇(街)党委政府及时开好了“创强”动员会、 “创强”参观交流会、 “创强”推进会、 “创强”加温鼓劲会、 “创强”冲刺会等有关会议并根据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推动教育“创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做到镇村联动、村校联动各镇(街)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创强”实施方案,建立“条块分工、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工作机制,并结合各村的实际,将村级教学点的部分建设项目分解落实到所在村(居)委会,真正做到包项目、包质量、包资金、包期限,同心协力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8 -四是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我市出台了《罗定市创建教育强市建设工程优惠政策》,要求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在政策法律允许的情况下, “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为教育“创强”工作开绿灯市教育局全面统筹,加强指导,组织协调,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市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规划、环保、消防、人社等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调联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主动服务,形成合力;综治、公安、交警、工商、城管、卫生、文广新等部门大力协助整治好学校及周边环境,保障了校园及周边的良好秩序全市各中小学校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2.加大工作力度,落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实“创强创强”工作措施工作措施我市在“创强”工作过程中,着力抓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大“创强”调研指导的力度我市启动教育“创强”工作,一开始就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创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批次组织市、镇、村、校各级人员进行培训,认真研究 “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