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中的领导力:厄内斯特·沙克尔顿与坚忍号的史诗航程.pdf
33页哈佛商学院 哈佛商学院 9-813-C01修订日期:2010 年 12 月 2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ranslated in full with permission of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Sol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f this translation rests with the translator.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2,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The translated version may not be digitized, photocopied, or otherwise reproduced, posted, or transmitted,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e original case, entitled “Leadership in Crisis: Ernest Shackleton and the Epic Voyage of the Endurance” (9-803-127), Copyright © 2003, 2010, was prepared by Research Associates Erica Helms and Phillip Mead prepared this case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Nancy F. Koehn as the basis for class discussion rather than to illustrate effective handling of an administrative situation. All industry and company data have been disguised. Copying or posting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Permissions@hbsp.harvard.edu or 001- 617-783-7860 本文经哈佛商学院许可翻译。
译文的准确性由译者负责 此译文的版权 © 2012 归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所有未经哈佛商学院许可,此译本不可数字化存 档、影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或方式复制、发布或传播 原文题为 “Leadership in Crisis: Ernest Shackleton and the Epic Voyage of the Endurance” (9-803-127),版权 © 2003、 2010,归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所有此案例由助理研究员艾丽卡•赫尔姆斯 (Erica Helms) 和菲利 普•米德 (Phillip Mead) 在南希•科恩 (Nancy F. Koehn) 教授的指导下共同撰写,其目的是作为课堂讨论的基础,而不 是说明对某一管理问题的处理是否有效所有的行业和公司数据均经匿名处理 影印或张贴、发布均属侵犯版权行为联系方式:Permissions@hbsp.harvard.edu 或 001- 617-783-7860 1 南希·科恩 (NANCY F. KOEHN) 危机中的领导力:厄内斯特·沙克尔顿与坚忍号的史 诗航程危机中的领导力:厄内斯特·沙克尔顿与坚忍号的史 诗航程 重视科学探索,我想要斯科特;讲究行进速度和效率,我想要阿蒙森;但当灾难降临,陷入绝望 时,就只能双膝跪地,为沙克尔顿祈祷了。
— 南极探险家、地理学家雷蒙德·普利斯特里爵士 (Sir Raymond Priestley) 1915 年 1 月 18 日,载有举世闻名的英国极地探险队的“坚忍号”(Endurance),在南极沿岸的海 面上被冻在冰冷的海水中动弹不得队长厄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 (Sir Ernest Shackleton) 原计划驾船 穿过位于南极最北端的威德尔海 (Weddell Sea),登陆后再一行 6 人借助狗和雪橇前往南极大陆另一侧 的罗斯海 (Ross Sea)(请参见图表一图表一)1南半球此时正值夏初,在“坚忍号”上可以直接看到陆地, 所以沙克尔顿仍有理由期待靠岸然而,按照船所处的纬度来看,这里的冰层却厚得出奇,一场不期而 至的南风也将船体周围冻得结结实实不到几个小时,“坚忍号”就被彻底困住了,仿佛冰冷海水中的 一座“木岛” 813-C01 危机中的领导力:厄内斯特·沙克尔顿与坚忍号的史诗航程危机中的领导力:厄内斯特·沙克尔顿与坚忍号的史诗航程 2 8 个多月后,冰层仍然紧困着船体,非但没有融化,让队员们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反而在洋流的作 用下,裹挟着船向北漂了 1,000 多公里2。
这一路,冰逐渐变软在远处洋流的反复冲击下,重达数千 吨的巨大浮冰先是被打散,又被重新挤压到一起,形成了多条布满碎冰的裂缝坚忍号”的木质船身 就困在三块浮冰中间几个月来,在浮冰移动产生的巨大压力下,船身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似乎 迟早会被压垮、挤碎,并最终葬身海底 1915 年 10 月 28 日,“冰磨坊”— 这是探险队的摄影师弗兰克·赫利 (Frank Hurley) 给浮冰起的 名字 — 撞破了“坚忍号”的船身沙克尔顿命令所有队员弃船前往浮冰避难当晚,当队员们睡在从 沉船中抢救出来的帐篷和睡袋里时,沙克尔顿在日记上写道:“一旦旧目标落空,是男人就应该振作起 来,向着新目标努力我祈求上帝保佑我带着全队人重返文明世界3 沙克尔顿的早年生活沙克尔顿的早年生活 “坚忍号”探险队是沙克尔顿第三次南极之旅,也是他第二次当队长与同一时代的多数英国极地 探险家一样,他起初并不了解冰冻地貌,也几乎从未经历过冰天雪地的环境沙克尔顿 1874 年出生在 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父亲是英裔爱尔兰人,母亲是天主教徒他从小在稳定的中产阶级家庭长大,家 人都希望他当一名医生沙克尔顿从小就对海洋和英文诗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是《男孩儿自己的报纸》 (The Boy’s Own Paper) 的忠实读者这是英国的一份周刊,每周六出版,号称“秉承逃避主义,提供 实用建议,还能升华道德”,而且还刊登很多介绍海洋知识的故事4后来,他开始推崇 19 世纪英国诗 人罗伯特·勃朗宁 (Robert Browning) 的作品,背诵那些充满男子气概和英雄主义情怀的诗篇从青春 期开始,他便整日梦想着征服自然 16 岁时,他说服父亲允许他出海老沙克尔顿为儿子在一艘商船上谋了个职位,级别是“船 童”这位探险家后来回忆称,这应该是一个阴谋,目的是让他重新回去上学:“我父亲让我以最原生 态的‘船童’身份登船航海,每月只拿 1 先令(大约相当于今天的 6 美元),目的是想让我不再沉迷于 大海5 作为船员中级别最低的一员,沙克尔顿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他的工作是清洗甲板,给黄铜 栏杆抛光他处处留心,细心观察,全神贯注地铭记航海生活中的一点一滴6 沙克尔顿在这艘商船上成长起来7到 24 岁,他的级别已经升至“全能船长”,有资格指挥一艘商 船在学校时,他的成绩总是低于平均水平,而在海上,他却如鱼得水一位主管评价他“比一般高级 船员更有才华”,还说,“其他高级船员都认为他是个很优秀的同事。
8 在海上,沙克尔顿很快展现出了自信他虽然因此疏远了一些人,但却赢得了更多人的欣赏在 首次航程结束后,他的船长写道,沙尔克顿是“我见过的最顽固倔强的船童”9不过,沙克尔顿的胆 识还是为他赢得了尊重,甚至晋升很快,在获得了高级船员的认证后,他拒绝了四副的职位,这令一 位船长大为吃惊那位船长说:“他看过这艘船,他不喜欢四副的房间,但他想当三副10 不过,船 长并没有开除沙克尔顿,而是“很喜欢这个小伙子”,还满足了他的要求11 尽管进步很快,但沙克尔顿却是出了名地从不在普通船员面前炫耀自己的级别其中一位船员后 来写了一段赞赏他的内容,说他“不同于我们一般的年轻高级船员 ······ 他从不以任何方式脱离群众,而 是主动与大家交谈 — 像普通船员那样与人争论 ······ 他很通人情,也很敏感12 但当沙克尔顿步步高升时,他却开始焦躁不安,还向同船的船员抱怨他需要一个“机会来逃脱单 调乏味的日常工作 — 逃脱这种可能最终磨灭他个性的生活状态13 1896 年,时年 22 岁的沙克尔顿 遇到了艾米丽·多曼 (Emily Dorman),并与她坠入爱河6 年后,他们结为夫妻他对同事说,他希 望“为我自己和她扬名立万”14。
危机中的领导力:厄内斯特·沙克尔顿与坚忍号的史诗航程危机中的领导力:厄内斯特·沙克尔顿与坚忍号的史诗航程 813-C01 3 1899 年 12 月,沙克尔顿被安排到一艘向南非运送军队的船上当时,英国正在那里与南非白人控 制的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开战,史称布尔战争1900 年 3 月,在执行第二次运输任务时,沙克 尔顿结识了年轻副官塞德里克·朗斯塔夫 (Cedric Longstaff)他的父亲卢埃林·朗斯塔夫 (Llewellyn Longstaff) 是即将启程的英国南极探险队的主要捐助人沙克尔顿说服塞德里克写信把自己引荐给他的 父亲在接受了朗斯塔夫、皇家地理学会主席克莱蒙茨·玛卡姆爵士 (Sir Clements Markam) 和即将出 任探险队副队长的艾尔伯特·阿密塔吉 (Albert Armitage) 的面试后,沙克尔顿成为英国国家南极探险 队(National Antarctic Expedition,下文中简称 “NAE”)的一员该探险队将于 1901 年启程 探险行业探险行业 1830 年成立于伦敦的皇家地理学会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通过推动和资助非洲、亚洲、北 极和南极的探险来促进地理和科学知识的进步。
一位会员在 1917 年出版的该组织的历史介绍中说: ······(皇家地理学会)的主要功能是针对地表最不为人知的地区 — 可能覆盖了一半以上的 地表 — 积累最全面的信息,(而且皇家地理学会)从来不会忽视这样一些事实:应该利用科 学的方法展开探险;对地表的彻底了解及其所支撑的一切知识,都可以为很多问题提供数据, 不仅能够满足科学兴趣,对人类也有巨大的实际价值;地理对教育有着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作 为一个分支学科,还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训练15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对科学知识的渴求驱使很多探险家和他们的支持者展开了详尽的极地考查 (请参见图表二图表二)当然,爱国主义和探险精神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国家的探险家都成功绘制了新 的地形图,或是进入到之前从未探访过的地区,并因此被誉为英雄他们抵达的岛屿、港湾、山脉经常 以他们所在国君主的名字命名,有时甚至直接以他们自己的名字命名对于最成功的探险家而言,在遥 远大陆上完成的科学和地理发现,还会在国内为他们带来专业成就、名誉和财富 由于极地探险需要面临巨大的人身风险,很多任务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损失在 1902 至 1903 年的 一次南极探险中,瑞典科学家奥图·诺登舍尔德 (Otto Nordenskjold) 的船被浮冰压碎,整个队伍孤立 无援地度过了两个寒冬后才最终获救。
在 1912 年的澳大利亚南极探险中,探险家道格拉斯·莫森 (Douglas Mawson) 在艰苦跋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