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新大课堂】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3 新人教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12310281
  • 上传时间:2017-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课时作业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 ”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 ”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与俱金人迫弁 仕刘豫,且诱之曰:“此南归之渐 ”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 ”且移书耶律绍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 ”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

      ”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 ,于我幸矣 ”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说之见其诗,奇之      奇:以……奇B.金人迫弁仕刘豫 仕: 做官C.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 致:表达D.于我幸矣 幸:宠幸D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幸:满意]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朱弁宁死不屈精神的一组是(  )①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 ②固拒驿门,忍饥待尽 ③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 ④复欲易其官 ⑤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 ⑥要当舍生以全义尔A.①④⑤         B.②⑤⑥C.①③⑤ D.②④⑥B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陈述朱弁挺身自荐④是金人的行为排除法可2得答案 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弁年少时很聪明晁说之对他的 才能很是惊奇建炎初年,朝廷商议派遣使者问安两宫皇帝,朱弁挺身自荐。

      见了粘罕,请求和劝告的语言十分恳切B.绍兴二年,宇文虚中说议和可行,应当派一人到元帅府去接受国书回国,让朱弁和正使王伦商量决定谁去谁留,朱弁毅然留下来,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王伦C.朱弁忠贞爱国,面对敌人或“困之”或“易其官”这些软硬兼施之举,丝毫没有屈服动摇D.朱弁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坦然交代身后事他谢绝了众人的劝告,没有放弃死的念头,谈笑自若 ,反而不明白诸君悲痛什么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材料的能力众人没有劝告他不要死,只是为他的精神感动及为他惋惜,所以 D 错]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刘豫是我们的国贼,我曾经恨不得吃了他的肉,又怎么能忍受面向北做他的大臣,我只有等着死而已2)杀掉使者不是小事,我们如果赶上,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应当舍弃生命来保全义。

      参考译文朱弁的字叫少章,是徽州婺源人年轻时很聪明,每天读书几千字成人后,进了太学,晁说之见到他的诗,对他的才能很惊奇靖康之乱中,他的家庭碎于贼手,朱弁向江南逃奔建炎初年,朝廷商议派遣使者问安两宫皇帝,朱弁挺身自荐到了云中,见了粘罕,请求和劝告的语言十分恳切粘罕不听,让他回客店,派士兵来看守他朱弁又给粘罕写信,所说的用兵与讲和的利害关系,十分详细绍兴二年,金人忽然派遣宇文虚中来,说和议可行,应当派一人到元帅府去接受国书回国,虚中想让朱弁与正使王伦商量决定谁去谁留,朱弁说:“我来了以后,本来就准备死了,哪里希望今天有机会先回去希望您这个正使接受国书回去禀告天子,结成两国的友好关系,那么即使我将来尸骨暴露在外国,也永远感到像活着一样 ”王伦将回去时,朱弁请求说:“古代的信使都有符节作为信物,现在没有符节,但是有官印在,官印也是信物呀希望留下官印,让我朱弁能够抱着它而死,死了也是不朽的 ”王伦解下来交给了朱弁,朱弁接受后藏在怀里,和它同睡同起3金人逼朱弁到刘豫那里当官,并且引诱他说:“这是你回国的第一步 ”朱弁说:“刘豫是我们的国贼,我曾经恨不得吃了他的肉,又怎么能忍受面向北做他的大臣,我只有等着死而已。

      ”金人发怒,中断了食物供应来逼迫他朱弁坚决地在驿站门口抗拒,忍受饥饿等待着死亡,坚决不屈服金人也被他感动了,像原来一样地礼待他过了很久,又想调动他的官职,朱弁说:“自古两国交兵,使者处在中间,话可让他听从的就让他听从,不可让他听从的就关押他,杀掉他,何必换他的官职?我的官是在自己的朝廷里接受的,我只有一死罢了,绝不答应换官来使我们的国君受辱 ”并且写下文书转交耶律绍文等说:“您国封我官职的命令早晨来到,那么我就晚上死,晚上来到就早晨死 ”又写信给后任的使者洪皓向他诀别说:“杀掉使者不是小事,我们如果赶上,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应当舍弃 生命来保全义 ”于是就准备了酒菜,召集被扣留的士大夫喝酒,酒饮半酣,朱弁告诉他们说:“我已经看好近郊的一块墓地,一旦我牺牲报国,诸位请把我埋在那个地方,在上面写上‘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 ,我就很满意了 ”众人都流下了眼泪,不能抬起头来朱弁谈笑自如,说:“这是做臣子的常情,诸位悲痛什么呢?”金人知道他终不可屈,于是也就不再强迫他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虎媪传黄之隽歙居万山中,多虎,其老而牝者,或为人以害人有山 ,使其女携一筐枣,问遗其外母外母家去六里所,其稚弟从,年皆十余,双双而往。

      日暮迷道,遇一媪问曰:“若安往?”曰:“将谒外祖母家也 ”媪曰:“吾是矣 ”二孺子曰:“儿忆母言,母面有黑子七,婆不类也 ”曰:“然适簸糠蒙于尘,我将沐之 ”遂往涧边拾螺者七,傅于面走谓二孺子曰:“见黑子乎?”信之,从媪行自黑林穿窄径入,至一室如穴媪曰:“而公方鸠工择木,别构为堂,今暂栖于此,不期两儿来,老人多慢也 ”草具夕餐餐已,命之寝,媪曰:“两儿谁肥,肥者枕我而抚于怀”弟曰:“余肥 ”遂枕媪而寝,女寝于足,既寝,女觉其体有毛,曰:“何也?”媪曰:“而公敝羊裘也,天寒,衣以寝耳 ”夜半,闻食声,女曰:“何也?”媪曰:“食汝枣脯也,夜寒而永,吾年老不忍饥 ”女曰:“儿亦饥 ”与一枣,则冷然人指也女大骇,起曰:“儿如厕 ”媪曰:“山深多虎,恐遭虎口,慎勿起 女曰:“婆以大绳系儿足,有急则曳以归 ”媪诺,遂绳其足,而操其末女遂起,曳绳走,月下视之,则肠也急解去,缘树上避之媪俟久,呼女不应,又呼曰:“儿来听老人言,毋使寒风中肤,明日以病归,而母谓我不善顾尔也 ”遂曳其肠,肠至而女不至媪哭而起,走且呼,仿佛见女树上,呼之下,不应媪恐之曰:“树上有虎 ”女曰:“树上胜席上也,尔真虎也,忍啖吾弟乎!”媪大怒去。

      无何,曙,有荷担过者,女号曰:“救我,有虎!”担者乃蒙其衣于树,而载之 疾走去 俄而媪率二虎来,指树上曰:“人也 ”二虎折 树,则衣也,以媪为欺己,怒,共咋杀媪而去4(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面有黑子七,婆不类也   类:相似B.遂往涧边拾螺者七,傅于面 傅:通“附” ,附着,粘贴C.夜寒而永,吾年老不忍饥 永:漫长D.急解去,缘树上避之 缘:沿着,顺着D [缘:攀援,攀登]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连词,表并列,和,与/连词,表转折,但是B.句末语气词,表肯定语气,无实义/句末语气词,加强疑问语气,无实义C.介词,用,拿/连词,表修饰D.都是介词,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虎媪伪善的一组是(  )①适簸糠蒙于尘,我将沐之 ②两儿谁肥,肥者枕我而抚于怀 ③遂枕媪而寝,女寝于足 ④山深多虎,恐遭虎口,慎勿起 ⑤儿来听老人言,毋使寒风中肤 ⑥媪恐之曰:“树上有虎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⑥C [①写了虎媪的“伪” ,没有体现“善” ;③写了弟弟枕着虎媪睡,姐姐在虎媪脚边睡,没有体现虎媪的伪善;⑥写的是虎媪被女孩识破身份后对女孩的恐吓。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媪以伪善的面目出现,欺骗、残害善良无辜的人们,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其同类杀死5B.小女孩对虎媪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首先她觉得虎媪面部没有“黑子七” ,然后“觉其体有毛” ,接着“闻食声” ,发现其食人而“大骇” ,最后借“如厕”而逃离C.小女孩了解虎媪的真面目后,凭借个人的机智和勇敢取得了虎媪的信任,逃离了虎媪,藏身于树上,最终摆脱了凶残的虎媪D.结尾处“担者乃蒙其衣于树”是很重要的一句,这句话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也让故事情节急遽转折,出人意料C [文章结尾部分小女孩借助了挑担者的智慧和力量,因此不能说小女孩仅凭个人的机智和勇敢摆脱了虎媪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公敝羊裘也,天寒,衣以寝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日以病归,而母谓我不善顾尔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担者乃蒙其衣于树,而载之疾走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这是)你们的外公的旧羊皮毛裘,天气很冷,我穿着它睡觉而已。

      关键词:“而”通“尔” ,你的,你们的;“敝” ,破旧;“衣” ,名词作动词,穿衣)(2)明天带着病回去,你的母亲会说我不好好照顾你的关键词:“善” ,好:“顾” ,照顾)(3)挑担的人于是把女孩的 衣服覆盖在树上,挑着女孩快速离开了关键词:“蒙” ,覆盖;“载” ,装着)参考译文歙县在群山之中,有许多老虎,年老且是雌的,有一些会变成人来害人有一个山民,让自己的女儿带着一筐枣,去送给她的外祖母外祖母的家在六里之外的地方,她年幼的弟弟也跟着,姐弟俩都是十多岁,二人一同前去傍晚的时候迷了路,遇到一个老妇人问他们说:“你们到哪里去?”回答说:“准备去外祖母家 ”老妇人说:“我就是(你们的外祖母)两个孩子说:“我们记得母亲说过,外祖母脸上有七颗黑痣,婆婆并不像啊 ”老妇人说:“是的刚才我筛簸,(黑痣)被糠秕、灰尘蒙住了,我要洗一洗 ”于是在小涧边拾起七个螺贴在脸上她走到两个孩子面前说:“看见黑痣了吗?”于是孩子相信了她,跟着她一起走,从光线昏暗的林子里穿过窄小的路进去,来到了一个像洞穴一样的屋子里老妇人说:“你们的外公正在聚集工匠选择木料,在别处造新房子,今天你们暂时住在这里,外公没有料到你们来,(不能见到你们,)(因为)老人家动作很慢啊。

      ”老妇人简单地准备了晚餐吃过了晚餐,命令孩子们睡觉,老妇人说:“你们两个谁更胖一点,胖的枕着我在我怀里睡弟弟说:“我胖 ”于是弟弟枕着老妇人睡觉,姐姐睡在老妇人脚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