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doc
13页《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 D ) A.非正式组织 B.企业组织C.行政组织 D.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 A )A.非正式组织 B.互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 D.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 C ) A.企业组织 B.规范性组织C.强制性组织 D.功利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 B ) A 服务性组织 B.互利性组织C.文化性组织 D.群众性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 A )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突) 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子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ABCD )。
A.静态的组织观 B.动态的组织观 C.生态的组织观 D.精神的组织观 2 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 BD ) A 营利组织 B.正式组织 C.非营利组织 D.非正式组织 3.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 强制性组织 B功利性组织 C.规范性组织 D.集权性组织 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 ABCD ) A. 互利组织 B.服务组织 C.企业组织 D.公益组织 5.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BCD) A.“调节”功能 B.“聚合”功能 C.“转换”功能 D.“释放”功能 6.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 BCD )。
A.职务 B.职权 C.职责 D.职位 7.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这些使命是( BCD ) A.建立法律基础B.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 C.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D.保护环境三、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四、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答:1.(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范;(6)资金设备;()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IO)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答: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州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间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答: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内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答:(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答:(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答:(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五、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答:(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答:(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答:(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人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答:(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C )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古里特 B.怀特 C.泰勒 D.韦伯 2.1911年,泰勒发表了( B )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A.K公共组织理论 B.《科学管理原理》 C.《组织结构与设计》 D.《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 3.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B ),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A.泰勒 B.法约尔 C.卡斯特 D.梅奥 4.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 D )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A.《管理的一般原则》 B.《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 C.《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5.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 C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A.《管理心理学》 B.《人类动机的理论》 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D.《组织与管理》 6.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 A )。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B.“Y”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公平”理论 7.( A )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A.西蒙 B.舒尔茨C.布坎南 D.斯蒂格利获 8.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B )理论 A.期望 B.需要层次C.公平 D.权变 9.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D )理论 A.行政生态 B.一般系统C.社会人 D.动态平衡组织 10.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D )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C.孔茨 D.帕森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D ) A.泰勒 B.法约尔C.韦伯D.梅奥 2.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 BCD )。
A.行政的权力 B.理性——法律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3.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 BC ) A.物质因素, B.激励因素 C.保健因素 D.精神因素 4.西蒙指出,决策有( BC )两种极端的类型 A.风险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D.确定型决策 5.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BCD ) A.过渡性 B.异质性 C.形式主义 D.重叠性 6.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中,将社会形态划分为( ABC )三种基本模式 A.农业社会 B.棱柱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三、名词解释 1.霍桑实验 答: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ZO世纪ZO年代中期到3O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