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上册古诗文.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3083179
  • 上传时间:2017-07-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东施效颦《庄子》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约公元前 369--前 286)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翻译:西施心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走 (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注释:西施:越国的美女 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代词,代指“她”美:意动用法,认为她美妻子:妻子儿子走:跑,逃离病:生病 动词去:离开颦:皱眉头挈:带领病心:心口痛里:乡里亦:也文章赏析 文中运用夸张手法的句子是: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道理不能盲目的去模仿,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楚王好细腰《墨子》原文: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墨子(前 468-前 376),姓墨名翟,鲁国人,春秋末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人翻译: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所以朝中的大臣, (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 ,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 (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了注释楚灵王:春秋中期楚国国君 好(hào):喜欢士:男子要(yāo):通“腰” 一饭:每天吃一顿饭节:限制,节制胁息:屏住呼吸带:束带比:等到,及至期(jī)年:一周年 “期”表示一年(月)黧黑:黑中带黄的颜色道理《楚王好细腰》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楚王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下场学奕《孟子》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作家作品: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 ,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有一个人专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讲的,他都认真听,细细琢磨,认真领悟;另一个人表面上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可是心里却认为天鹅要来了,想着如何拉弓搭箭把天鹅射下来他们虽然一起学习围棋,可是后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下围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 (读音:zhuó)之:天鹅 之:前者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因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后者 然:这样 思:想道理:《学弈》通过讲述奕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果态度不同,所产生的结果就不同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凉州词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简介:王之涣 (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 ,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如王之涣、王翰、张籍注释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 )配的唱词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 ,并引《乐苑》云:“《凉州》 ,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 213cm 或 264cm,约等于 2.3m 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 ,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 9、度:吹到过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11、何须:何必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词分析该诗又名《出塞》 ,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同情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慨之情十五从军征原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作者:无名氏:选自(汉) 《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 或“ 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注释:①阿:发语词②冢:高坟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当归客打听家中有什么人的时候,被问的人不愿明告,但指着那松柏成林荒冢垒垒的地方说:那就是你的家言外之意就是说你自己去一看就明白了以下便是到家后的事③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④植物未经播种而生叫“旅生”旅生的谷与葵叫“ 旅谷”、 “旅葵”⑤贻:送给赏析一:《十五从军征》 ,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译 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诗 文 分 析 :《十五从军征》 ,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 65 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平,关心劳动人民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作家作品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注释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诗文分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简介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 、 “诗家天子”之称。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 、 《芙蓉楼送辛渐》等同名的还有原湖北省天门师范教务主任王昌龄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3.但使:只要4.龙城飞将:在 2003 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广,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7. 不教:不叫,不让 8. 度:越过 课文翻译:秦 汉 以 来 , 明 月 还 是 那 样 照 着 关 塞 , 离 家 万 里 远 征 , 将 士 至 今 仍 没 有回 还 如 果 攻 袭 龙 城 的 卫 青 和 飞 将 军 李 广 还 在 , 就 不 会 让 胡 人 的 军 队 越 过阴 山 诗 文 分 析 :这 是 一 首 著 名 的 边 塞 诗 , 表 现 了 诗 人 希 望 起 任 良 将 , 早 日 平 息 边 塞 战 事 ,使 人 民 过 着 安 定 的 生 活 。

      墨竹图题诗清朝 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萧萧:竹枝叶摇动声   些小:小小   关情:牵动感情   衙斋:衙门里供职官燕居之处   吾:我们   曹:辈   一枝一叶:一举一动作者简介郑燮{郑板桥}(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诗词书画家,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当举人,乾隆时进士,曾任七品县官 “扬州八怪”之一有《郑板桥全集》 、 《板桥先生印册》等其处世名言“难得糊涂”富含哲理,流传后世译文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作品鉴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郑板桥淡泊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苍松怪石图题诗(清)李方膺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作者简介李方膺(1697?——17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