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41155310
  • 上传时间:2022-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三岔中学 吴翠英 教学目标: 1. 把握思乡怀人诗词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 体会诗的感情,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设想: 从分析情感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思乡怀人诗词的写法,从而学习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土、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二、背诵学过的思乡怀人诗词 提示:我们先看看我们学过的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怎样的感情 引导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思乡怀人诗词,边背边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 如王维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抒写游子的思乡怀亲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而又极自然地表达了年轻的诗人旅居在外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思念每当佳节来临,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际,更使他忆及合家欢聚的情景,着既是诗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书写了他深挚的思亲之情;也传达了世人共有的情思。

      此句流畅质朴,明白如话,千百年来已成为游子思乡的佳句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常常通过思乡怀亲表现出来对故土的眷恋,以及“落叶归根”的思想,都是中国文化凝聚力的表达,是超越时代的作品中具有一种穿透时代的传统文化精神,并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小结: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怎样的情感? 对友人的思念,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 三、把握思乡怀人诗词的情感 (一)分类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二)鉴赏示列: ① 思念亲人 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高适《塞上听吹笛》 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黄昏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白的清辉,这时,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战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三四句化用《梅花落》曲名的典故,梅花落曲在风吹之下,响遍关山,夜长曲悠,戍边战士思乡之情不尽纵观全诗,虽然写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消沉,而是乐观开朗、感而不伤的 孟郊《归信吟》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内容]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前两句写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有时?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内容]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前四句点明饮酒赏月,赞美月夜,同时也暗含关心朝廷上情况的意思后五句外表上是说回到天上宫阕,又怕受不住天上的寒冷,所以还不如在人间好,实际上是想回到朝廷中,又怕党争剧烈,难以容身,因此还是发奋有为、做好一个地方官。

      下阕前三句过渡到思念兄弟之情的主题上先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以抒发自己在月圆之夜却与兄弟不能团圆的遗憾之情;接着,又转为抚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就没有什么悲伤的了,只要兄弟俩彼此珍重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就够了下阕主要抒发思念兄弟之情这首词的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② 思念故土,回乡乐 王维《杂诗》 (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内容]这是两首五言古诗第一首诗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第二首诗从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见到孟津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土的思念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以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这气氛是暗淡的,但也是开阔的第二句诗人望着辛渐北去的归舟,顿生孤寂之感第三四句诗人托辛渐向洛阳亲友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达了他对洛阳亲友的一片深情。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内容]这是两首七绝第一首诗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前两句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也表达出自己恋恋不忘故土之情三四句通过儿童发问的戏剧性场面,抒发了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第二首诗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最后两句借“湖波不改”越发深沉地感慨物是人非 ③羁旅愁思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这是一首五律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土的感情。

      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颈联写刚上路时见到的风光尾联写旅途的风光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土风光,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④边关思乡( 征战不归,身不由己的天涯羁旅) 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作者写道: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马,征战不休自然地透出单调困苦、不尽无穷的怨情后两句写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写征人转战跋涉的遥远与苦辛这首诗一方面以“岁岁”与“朝朝”写出怨苦无时不有,又以“青冢”、“黄河”、“黑山”表现出怨假设无处不在 李益《参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第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阔征人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内容]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渔家傲”上阕写景,景中蕴情前两句写道:塞下已自荒凉,秋来更见萧瑟,雁尚无留意,人留在此纯是出于不得已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们对故土亲人的思念接着,悲壮的军乐和杂乱的边声混合在一起,在落日余辉、烟雾缭绕着的群山中间,将士们就守着那一座早闭的孤城下阕主要是抒情前三句从时间上已由黄昏转入深夜,从人物的描写上也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离家万里,但由于“燕然未勒”,将士们还不能有回家的打算最后,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陷入沉思,心中无比苦闷这首词咏叹的是戍边将士的内心郁闷之情,不过,郁闷的原因不单是不能回家,还包括未能为国立功因此,情绪并不消沉,其风格是沉郁悲壮的 三、鉴赏思乡怀人诗词歌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说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1.抓意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析】抓住物象组合所表达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次”:驻扎,停泊客” 为诗人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土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这是一首散曲小令,曲牌名为“天净沙”,题目是“秋思”这是抒发天涯旅思的代表作这首小令共描绘出三幅画面,且这三幅画面均由一组名词短语构成,特色明显第一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给人的感觉是灰暗、苍凉、孤寂、萧瑟第二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又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第三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让人觉得冷清、凄凉、路途遥遥这又都围绕着一个“愁”字第一组从正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二组从反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三组直接点出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 2、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参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常见意象: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