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镜泊湖奇观人教版.docx
4页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4镜泊湖奇观人教版(2019) 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运用大量准确、鲜活的词语,生动逼真地描述了镜泊湖的神奇、美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文中介绍了镜泊湖景色的特点及湖的形成,重点描绘了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气势和地下森林奇妙、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以传说开头,给镜泊湖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简明扼要地点明了镜泊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年代及原因;接着用一组明快的短语说明了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特点,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画面,对镜泊湖的总体景观有个大致了解;随后,作者由面及点,把笔触集中在镜泊湖的两处著名景点本文点面结合,动静交融,向读者展示镜泊湖的奇观了解镜泊湖及周围景观的特点,体会镜泊湖景色“奇”在哪里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领略镜泊湖的美丽、神奇,获得美的享受,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观察、写景的方法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三、教学建议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阅读提示”,从课题“奇观”入手,带着下列问题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景色的特点:(1)镜泊湖有哪些奇观?(2)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前面一组写景文章的学习中,已初步具备了欣赏美文、美景的能力,因此,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议2.在自学的基础上,着重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体会其景之“奇”,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想象中再现课文描绘的景象课文中附有插图,要充分利用还要通过反复朗读进行品味,体会“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是大自然的本色,没有人工雕琢,这就是“自然朴实”的特点;用画图法或图片帮助理解并建立“峰峦叠起”“石岛耸峙”的形象,探究“倒影奇幻”形成的原因,体会“绮丽多变”的特点,或通过投影、录像再现镜泊湖景致,感受景色的奇丽3.吊水楼瀑布冬天不结冰断流是理解的难点,要引导学生把这一现象与瀑布形成的原因联系起来思考,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正是由于水处在剧烈的运动中,产生热量,温度升高,才不会凝固、断流,这是景“奇”之一。
再一“奇”是:幽静的镜泊湖和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的瀑布形成鲜明的对照可通过一缓一急的对比朗读和观看课文插图或录像,想象由静到动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4.学习地下森林一段,要引导学生找出火山口“形奇”的语句(如,“最大的一个直径约五百米,深约一百米”“壁陡底平,景色壮丽”“足下峭壁如屏”)和森林繁茂的语句(如,“郁郁葱葱的森林”“它们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认真品读,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镜泊湖的奇观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火山岩风化,形成富含钾、磷等元素的肥沃土壤;降水多,土地潮湿;有缺口,阳光充足5.要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学文,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这篇文章各自然段的写法不同,第一自然段的传说属叙事,朗读时语速缓慢,要生动形象,像在给小孩讲故事;第三、五自然段是静态描写,朗读时语速应舒缓,语调应抒情,边读边浮现美丽的景象;第四自然段是动静结合的描写,读动态描写的语句,语速宜快,语调高昂,体现出瀑布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的壮观气势6.本文语句优美,课后要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片断背诵,并把印象深刻的语句摘抄下来千军万马[释义]兵马很多的意思[用法]形容队伍雄壮、气势浩大。
[近义]千兵万马百万雄狮[反义]一兵一卒例:看到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怡然自得的样子,你能想像得到当年他曾指挥过千军万马吗?郁郁葱葱[释义]郁郁:草木繁盛的样子;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用法]形容植物苍翠茂盛,也比喻时局兴旺美好例:春天雨后的树林变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欣欣向荣[释义]欣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荣:茂盛草木生长茂盛[用法]用以比喻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近义]生机勃勃例1:春天来了,校园里的树林花草欣欣向荣,争奇斗妍例2:经过全休员工的努力,我们公司的事业已经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了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