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施蛰存的小说翻译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290180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1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施蛰存的小说翻译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杨迎平【内容提要】新文学运动时期大量输入的外国文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此以后,中国文学界开始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施蛰存是一个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翻译家,施蛰存的翻译工作基本上与他的创作是同步的,他的早期翻译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从模仿到创造,从借鉴到超越,“受其影响,又摆脱影响”,他在翻译中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逐渐完善自己,从而创作出中国式的、施蛰存式的现代派小说施蛰存是一位超越地域与文化界限的世纪文化人物,其光彩与技巧在中国直至今日还从未再次被达到过关 键 词】施蛰存/小说翻译/小说创作/影响 新文学运动时期大量输入的外国文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此以后,中国文学界开始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郑振铎曾说:“翻译者在一国的文学史变化更急骤的时代,常是一个最需要的人[1]施蛰存因此积极翻译外国文学,他说:“大量外国文学的译本,在中国读者中间广泛地传布了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使他们获得新知识,改变世界观,使他们相信,应该取鉴于西方文化,来挽救、改造封建落后的中国文化[2:1410]施蛰存是一个小说家,所以在他的翻译工作中,小说翻译是最多的。

      他早期的小说翻译,直接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他从事翻译工作长达60年,如果说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就结束了,小说翻译则伴随着他一生一、从模仿到创造,弱小民族文学的精神影响施蛰存最初接受外国文学的熏陶是他中学刚毕业时,当时看的还只是中译本虽非原文,但这些作品却也从精神层面,尤其是弱小民族的民族精神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说:“最先使我对于欧洲诸小国的文学发生兴趣的是周瘦鹃的《欧美短篇小说丛刊》,其次是小说月报的‘弱小民族文学专号’,其次是周作人的《现代小说译丛》这几种书志中所译载的欧洲诸小国的小说,大都篇幅极短,而又强烈地表现着人生各方面的悲哀情绪这些小说所给我的感动,比任何一个大国度的小说所给我的更大尤其是‘弱小民族文学专号’,其中又有一些论文,介绍欧洲诸小国文学状况之一斑,使我得到了初步的文学史知识[2:1223]施蛰存从看中译本进而看原文,之后开始从事翻译,早期主要是翻译欧洲各小国文学作品虽然他毕生都未曾出过国,但却从外国作家的叙述中构想出异国的天地来,并从中看出同为弱小民族的异同点来他说:“我怀念着巴尔干半岛上的那些忠厚而贫苦的农民,我怀念着斯干狄那亚的那些生活在神秘的传说与凛冽的北风中的小市民及渔人。

      我觉得距离虽远,而人情却宛然如一在我们的农民中间,并不是没有司徒元伯伯,而在我们的小城市中,也有很多同样的‘老古董’所可惜的是我们的作家们却从来没有能这样经济又深刻地把他们描写出来,于是我们不能不从旧杂志堆里去寻觅他们了[2:1223]这些弱小民族的悲哀情绪明显地影响着他的早期创作,他最早自费出版的《江干系》就留下了弱小国家文学的印记,施蛰存从保加利亚作家安盖尔·卡拉列舍夫那里感受到忧郁的情调,以及对保加利亚农民的阴暗生活描写而唤起的同情;在捷米脱尔·伊凡诺夫的作品中看到素朴而单纯的农民阴暗生活;在近代犹太著名作家俾莱支的小说中看到犹太民众孽孽矻矻生活的苦痛情形;从南斯拉夫作家伊索·维列卡诺维区的描写中看到克洛谛之乡村生活保加利亚作品中美丽的爱情故事,南斯拉夫小说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波兰文学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施蛰存的民主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一拍即合施蛰存扎实的古典文学基础与这些新兴的思想相融合,产生了文白相间的模仿痕迹很重的新小说1928年,施蛰存由现代书局出版了他的翻译集《俄国小说集》与此同时,他模仿着苏联革命小说写了描写中国革命的小说《追》和《新教育》,但当时他其实并不明白什么是革命,于是,这两篇作品也就成为了一个机械的尝试,并且缺乏生活,艺术特色上有些不中不西、不伦不类。

      施蛰存1929年出版的小说集《上元灯》是一个更好的新尝试,它明显地受到保加利亚作家艾林·沛林和挪威的哈姆生的影响,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已经不再是粗糙的模仿,而开始成熟,有了自己的特色施蛰存欣赏并翻译了艾林·沛林的作品,这位作家的作品不多,但很精致施蛰存曾这样形容他的作品:“文学作品不应该像蔬菜一样地用筐子去衡量,而应该像真金及钻石一样地用克拉去衡量的[3:577]因为“他的作品中所创造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社会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行为,他们的情感,全都是保加利亚人民的灵魂之再现他的小说往往在幻想中渗入了真实,愉快中泄漏了悲哀[3:577]与施蛰存自身的经历相类似的是,艾林·沛林生活在都市,但他生长在乡村,“他的小说里充满了保加利亚的风景然而把本国的风景放在作品里面,并不是作为一种外表的装饰用的他是把自然作为一种很深沉的情绪之基础的如果没有这种风景的穿插,则他的作品中的人物便会失去其真实性了所以他是把‘自然’人格化了,与人的运命混合起来的[3:578]在艾林·沛林的作品中最突出的那些特色,如“幻想中渗入了真实,愉快中泄漏了悲哀”,如“深沉的情绪”和“穿插的风景”,都成为施蛰存的《上元灯》的基本表现手法。

      施蛰存说小说集《上元灯》中的10篇小说都写了“一种感怀往昔的情绪”[4:56]翻开《上元灯》,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篇小说《扇》,就是一幅“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美景一柄茜色轻纱的团扇,记载着一段缠绵、朦胧而忧伤的初恋故事《上元灯》写的是张灯结彩的元宵灯节,一盏精心制作的青纱彩灯传递着少男少女两小无猜的真情但因为表兄强拿走少女本该送给“我”的“玉楼春”而引起“我”心中异常忧郁,独自回家时想起李义山的诗句“珠箔飘灯独自归”《周夫人》已是一篇很成熟的心理分析小说,作品写了周夫人对少年微官的爱恋,但并不以周夫人的视角,而从一个孩子的眼里,感受成年女性的性苦闷、性渴望和性饥饿的忧伤当主人公少年微官长大之后,便更深地感受到这忧伤:“我是在恍然想起了她那时的心绪,而即使事隔多年,我也还为她感觉到一些苦闷呢[5:28]《诗人》是一篇《孔乙己》式的人物速写,所表现的是一个“诗人”如何迷失于“诗”的世界中此文是对旧式知识分子命运的哀叹,有着鲁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式的情感而《宏智法师的出家》则借一盏照路的夜灯,写了宏智法师对前妻的怀念和对自己行为的忏悔——出家人心灵深处的伤痛!《旧梦》和《桃园》也是对昔日同学或恋人的追怀,但有了更多的感伤。

      《旧梦》写昔日美丽善良、活泼可爱的初恋情人芷芳,竟然变成了衰老的妇人儿时的恋人还在,但面貌全非,男女之情已荡然无存主人公看到了岁月的残酷无情,它不但改变人的外表,更多的是改变人的心灵主人公通过芷芳感受到自己青春的流逝施蛰存与艾林·沛林一样,将忧伤与惆怅融入故乡的秀丽风景中如在《渔人何长庆》里,施蛰存这样描写美丽的江南水乡:钱塘江水和缓地从富阳桐庐流下来,经过了这个小镇,然后又和缓地流入大海去镇市的后面是许多秀丽的青山,那便是西湖的屏障,从弯弯曲曲的山中小径走进去,可以到西湖的边上[5:51]小说集《上元灯》同时也受到挪威的哈姆生的影响,施蛰存在翻译哈姆生的《恋爱三味》等小说的过程中,受到哈姆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领略到哈姆生充满北欧情调的浪漫主义,欣赏到哈姆生朴讷的风格、独特的修辞与北国的感伤那种朴讷、感伤与浪漫主义的特征渗透到《上元灯》集子中的每一篇作品如《栗·芋》中的忧郁情绪,《上元灯》中的诗意氛围,《渔人何长庆》中的下层人民的素朴生活,《桃园》中百姓的艰难困苦然而,它们已摆脱早期小说的简单摹仿,我们只是从这些作品中找到外国文学的蛛丝马迹施蛰存这时更多的是创造,这些作品既有质朴、感伤之风,又有清新、典雅之美。

      二、从借鉴到超越,心理分析方法的娴熟运用施蛰存最欣赏的、翻译得最多的是奥地利的心理分析小说家阿尔都尔·显尼志勒(Arthur Schnitzler又译施尼茨勒)的小说1928年,施蛰存翻译了《蓓尔达·迦兰夫人》,由上海尚志书屋印行了初版本,之后又翻译了《毗亚特丽思》和《爱尔赛小姐》,因为都是描写女性心理的小说,所以施蛰存把它们合起来,冠以《妇心三部曲》的总名,由神州国光社出版之后译了《中尉哥斯脱尔》、《薄命的戴丽莎》,由中华书局印行另有《维也纳牧歌》、《喀桑诺伐之回家》、《狂想曲》三部,译成后未印出,毁于抗战初期施蛰存在这些作品中接触到了显尼志勒中后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最典型的因素:“心理分析”他于是“加紧了对这类小说的涉猎和勘察,不但翻译这些小说,还努力将心理分析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去[6]显尼志勒生于1862年5月15日,是个奥京维也纳的犹太人他家世代行医,祖父是医生,父亲约翰·显尼志勒教授是维也纳大学咽喉科专家,显尼志勒也就读于维也纳大学,毕业后,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但大作家的盛名掩盖了他的名医的声誉,他于是弃医从文,陆续发表了许多戏剧和小说在他的作品中,施蛰存一点也感不到德国作家那样的粗犷、质直和沉雄,却能够得到几乎是法国式的柔美、委婉和感喟。

      施蛰存曾对显尼志勒很痴迷,他说:“有一个时候,我曾经热爱过显尼志勒的作品我不解德文,但显氏作品的英、法文译本却一本没有逃过我的注意[2:1212]施蛰存在翻译显尼志勒小说的过程中,对显尼志勒的心理分析方法心领神会他说:“我只是从显尼志勒、弗洛伊德和艾里斯那里学习心理分析方法,运用在我的作品中,当时这是使读者感到新奇的[2:1470]施蛰存受显尼志勒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以性爱为主题,并且多表现变态性心理,表现人物的二重人格施蛰存说:“施尼茨勒的作品可以说全部都是以性爱为主题的因为性爱对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2:1202]施蛰存翻译的《毗亚特丽思》是显尼志勒的变态性心理的代表作《毗亚特丽思》中的主人公毗亚特丽思,在丈夫死后便变态地将性爱转移到儿子身上,而她的内心仍然朦胧着爱与道德规范的冲突,当儿子另有情人,母亲又将爱移向儿子的朋友他们相互嫉妒和仇恨,他们都在这种畸形的爱与恨的二重人格冲突中痛苦煎熬最后,“毗亚特丽思把她底爱人,她底儿子,她底死伴抱在怀里了解、宽恕、解放,她闭上了眼睛他们最后以死来解决矛盾施蛰存的作品不论是早期的《上元灯》,还是之后的《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大多数是性爱故事。

      《上元灯》中的《周夫人》写了寡妇周夫人的性变态,周夫人在丈夫死后爱上了一个12岁的男孩,情形与显尼志勒的《毗亚特丽思》很相似在《将军底头》中,“《鸠摩罗什》是写道和爱的冲突,《将军底头》却写种族和爱的冲突了至于《石秀》一篇,我是只用力在描写一种性欲心理,而最后的《阿褴公主》,则目的只简单地在乎把一个美丽的故事复活在我们眼前[5:793]《将军底头》出版之时,《现代》杂志有评论说《将军底头》的集子里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二重人格的描写每一篇的题材都是由生命中的两种背驰的力的冲突来构成的,而这两种力中的一种又始终不变地是色欲[7]最典型的是《石秀》中石秀的性变态《石秀》取材于《水浒》中四十四至四十六回有关石秀的故事,在《水浒传》里的石秀是一个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但他怂恿杨雄杀妻子的行为有些不近人情金圣叹说石秀“假公济私”,施蛰存认同金圣叹的说法,认为石秀怂恿杨雄杀妻子是因为他爱上了杨雄的妻子潘巧云,但潘巧云是兄弟的妻子,所以石秀压抑着这爱恋之情但当他发现潘巧云与和尚私通,石秀便由以前的“因为爱她,所以想睡她”,发展到后来“因为爱她,所以想杀她”的变态境地,并从“淌满了鲜红的血”的肢体中“觉得一阵满足的愉快了”[5:203]。

      《在巴黎大戏院》里表现了一个现代男子的性变态,当一个已婚男子对另一女性产生性欲望而不敢表白时,他便变态地吮吸女人手绢上的痰和鼻涕,还认为“这真是新发现的美味啊!”[5:267]这样的变态心理,与显尼志勒笔下的人物相比,真是有过之无不及显尼志勒对施蛰存影响的第二点,是细腻的内心独白施蛰存说:“他描写性爱并不是描写这一种事实或说行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