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无锡市仓下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37774290
  • 上传时间:2022-0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省无锡市仓下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说了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下列在中国现代史上出现过的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的“大折腾”的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参考答案:B2. 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B.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参考答案:B3. 吕思勉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银两需用既广,而实际上专用秤量量法,不觉得不便殊甚……”。

      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A.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已实行银本位B.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C.中国在当时已将银币作为主要通行货币D.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碍中国转型参考答案:DA不符合“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不符合,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以致阻碍中国近代化,D正确4. 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参考答案:C5.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任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建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等重要文件关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世界性合作组织   B.区域性经济组织   C.区域性合作组织   D.政府间反恐组织 参考答案:C略6. 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B.人民物质需求未得到满足C.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D.生产关系调整出现了失误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说明扩大市场作用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故C正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并且现在已经取得很大成效,A表述错误;B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无法体现生产关系调整,排除D7.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度从材料可知,元朝行省疆界与传统的以山川河流为界的划分不同,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样就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有利地理条件,从而有利于中央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应选BA项错在“便利”,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与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制度8. 公元前5世纪末,亚西比德煽动性演说误导公民大会批准远征西西里而反对派利用公民的弱点,让公民大会通过亚西比德渎神等决议,结果导致远征军的覆灭这反映了雅典存在A.坐庄式的轮番而治                   B.间接民主的随意性C.独裁统治的武断性                   D.国家决策的非理性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雅典采取的是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反对派利用公民的弱点,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不能体现独裁统治武断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煽动性演说”和“利用公民的弱点”,结合所学,雅典民主的滥用,可知国家决策非理性,故D项正确。

      9.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这说明治史(   )A.重在揭示历史的规律 B.应经过反复验证C.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D.应充分解读史料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可以看出,治史应该“反复验证”,从而“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还原历史的真相,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10. “英国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此材料反映了A.英国民主代议制是少数人的民主     B.英国的议会席位主要由贵族把控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光荣革命是新旧势力妥协的结果参考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的信息说明英国的议会席位主要还是由贵族把控,故本题选择B项;A、C和D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11. 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的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                   D.南方交通发达参考答案:A12. (15分)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参考答案:(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2)略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以及材料二中“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等信息归纳认识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背景从社会原因、思想及民主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

      第(2)问属于小论文撰写,首先要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提取相应观点,其次要对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本题从信息中可以提取“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完全否定”,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论证即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特点和评价13.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 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 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 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 ①③         B. ①②④        C.②④        D .③④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

      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故①正确;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过于绝对,故②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故③正确;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早在1957年之前已经实行,故④错误故①③正确,故A正确①②④组合错误,故B排除②④组合错误,故C排除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          B.第一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