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剧概述.ppt
31页中国戏剧发展概述中国戏剧发展概述一、戏剧基础知识 1 1.. 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 2.. 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 3.. 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4 4、戏剧分类:、戏剧分类: 戏剧分类 1 1、、、、 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话剧、歌剧、舞剧、话剧、歌剧、舞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多幕剧、独幕剧多幕剧、独幕剧多幕剧、独幕剧 3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历史剧、现代剧历史剧、现代剧历史剧、现代剧 4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悲剧、喜剧、悲剧、喜剧、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正剧(悲喜剧)正剧(悲喜剧)正剧(悲喜剧) 5 5、地域色彩不同:、地域色彩不同:、地域色彩不同:、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京剧(北京)、沪剧(上海)、京剧(北京)、沪剧(上海)、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安徽)等黄梅戏(安徽)等黄梅戏(安徽)等黄梅戏(安徽)等 6 6、演出不同:、演出不同:、演出不同:、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 二、中国戏剧的发展二、中国戏剧的发展l l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统戏剧,话剧则是统戏剧,话剧则是统戏剧,话剧则是202020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l l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古希腊悲古希腊悲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喜剧、印度梵剧喜剧、印度梵剧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l l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年繁盛不败,如今有年繁盛不败,如今有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360360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1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起源于原始歌舞起源于原始歌舞1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起源于原始歌舞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汉代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
的角抵戏南北朝出现了歌舞与表演南北朝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结合的歌舞戏,如结合的歌舞戏,如《《踏摇踏摇娘娘》》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出现特点的参军戏;宋代出现娱乐场所瓦舍、勾栏,民娱乐场所瓦舍、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宋杂剧””金代,北方金代,北方““金院本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方出现了““南戏南戏””元代,元代,北方形成北方形成““北杂剧北杂剧””,南,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戏曲形成 2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宋元南戏和北杂剧宋元南戏和北杂剧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一带的民间,1313世纪北杂剧世纪北杂剧在北方中原形成它是在宋在北方中原形成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成的。
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现民间故事3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元曲和唐诗高的文学水准,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关汉卿、马致远、宋词并称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杂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民间气息——元杂剧元杂剧关汉卿和他的作品关汉卿和他的作品关关 汉汉 卿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之首 生卒年不详生卒年不详一生““不屑不屑仕进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
关汉卿长期着密切联系关汉卿长期““混迹混迹””在勾栏妓院在勾栏妓院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他的笔触,诉说着民众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他的笔触,诉说着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困苦与无奈;又将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关汉卿编有杂剧的女性身上关汉卿编有杂剧6767部,现存部,现存1818部国内至少国内至少100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1500个职业剧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后世称关汉卿为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曲圣””其中《《窦娥冤窦娥冤》》、、《《救风尘救风尘》》、、《《望江亭望江亭》》、、《《拜月亭拜月亭》》、、《《鲁斋鲁斋郎郎》》、、《《单刀会单刀会》》、、《《调风月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等,是他的代表作 马致远和他的作品马致远和他的作品 马致远(马致远(12501250年年——13211321年,大都年,大都(今北京)人。
晚号(今北京)人晚号““东篱东篱””,以示,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官马效陶渊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官马致远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致远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江州司马青衫泪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半夜雷轰荐福碑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西华山陈抟高卧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东篱乐府》》一一卷,收入小令卷,收入小令104104首,套数首,套数1717套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长期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长期无果《《汉宫秋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郑光祖和他的作品郑光祖和他的作品 郑光祖,山西襄汾县人,是郑光祖,山西襄汾县人,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元杂剧四大家之一早年习元杂剧四大家之一。
早年习儒为业,后授杭州路为吏,儒为业,后授杭州路为吏,他他““为人方直为人方直””,不善与官,不善与官场人物交往,官场生活艰难场人物交往,官场生活艰难开始杂剧创作写过开始杂剧创作写过1818种杂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有《《迷青琐倩女离魂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醉思乡王粲登楼》》、、《《辅辅成王周公慑政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虎牢关三战吕布三战吕布》》等从这些保留等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 白朴和他的作品白朴和他的作品 白朴,白朴,12261226至至13061306年,由年,由山西迁至河北正定,出身官僚士山西迁至河北正定,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夫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然而,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专攻词赋专攻词赋. . 。
共写过共写过1515种剧本,种剧本,现仅存现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裴少俊墙头马上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三种,以及《《韩翠韩翠颦御水流红叶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李克用箭射双雕双雕》》的残折白朴的剧作,题的残折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韵事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悲壮;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奔放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成功之作王实甫和他的作品王实甫和他的作品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代前期又一位伟大的剧作元代前期又一位伟大的剧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据各种家,生平事迹不详据各种记载推断,王实甫的生活时记载推断,王实甫的生活时代晚于白朴、关汉卿,基本代晚于白朴、关汉卿,基本与马致远同时与马致远同时 王实甫所作的杂剧,名目王实甫所作的杂剧,名目可考的共可考的共1313种今存有种今存有《《崔崔莺莺待月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吕蒙吕蒙正风雪正风雪破窑记破窑记》》、、《《四丞相四丞相歌舞歌舞丽春堂丽春堂》》3 3种,而五本二种,而五本二十一折的十一折的《《西厢记西厢记》》则是他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西厢记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中的崔莺莺4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明初到展而成的戏曲形式明初到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之多号称““词山曲海词山曲海”” 明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如汤显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如汤显祖之祖之《《牡丹亭牡丹亭》》表演上则日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明清传奇明清传奇则则为为你你如如花花美美眷眷,,似似水水流流年年…… 5 5、中国戏曲的转型期、中国戏曲的转型期 1818世纪以后,中国戏剧由传奇走向了地世纪以后,中国戏剧由传奇走向了地方戏时代。
地方戏就是由于方言不同,戏方戏时代地方戏就是由于方言不同,戏剧的曲调几乎用了不同的宫调演唱,从而剧的曲调几乎用了不同的宫调演唱,从而形成众多的声腔和剧种,故统称为地方戏形成众多的声腔和剧种,故统称为地方戏如秦腔、评剧、黄梅戏、昆曲、京剧等如秦腔、评剧、黄梅戏、昆曲、京剧等其中京剧是发展得最强劲的一支,京剧今其中京剧是发展得最强劲的一支,京剧今天已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被誉天已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为““国粹国粹”” ——地方戏的兴起地方戏的兴起6 中国戏曲的第三个繁盛期 中国话剧只有中国话剧只有中国话剧只有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百年的历史,从西百年的历史,从西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方引入中国,方引入中国,方引入中国,20202020世世世世纪初到纪初到纪初到纪初到““““五四五四五四五四””””前前前前称称称称““““文明新戏文明新戏文明新戏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这种早期话剧仍具这种早期话剧仍具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有一些戏曲的特点有一些戏曲的特点。
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五四五四五四””””以后重行以后重行以后重行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照原样引进西方戏照原样引进西方戏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剧,形式是现实主剧,形式是现实主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义戏剧,称义戏剧,称义戏剧,称““““新剧新剧新剧新剧””””1928192819281928年起称年起称年起称年起称““““话剧话剧话剧话剧””””,沿用至今沿用至今沿用至今沿用至今 ——话剧日日 出出剧 终剧 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