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杭州太子湾公园园林设计分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01864111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98.1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林设计案例分析图1:太子湾公园地理位置图园林设计案例分析――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杭州太子湾公园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野生公园”本文将结合课堂知识、网络信息以及 个人的亲身感受(包括之前两次前往太子湾公园游玩以及近期专门进行的一次实地考察), 从太子湾公园的整体空间设计、植物布局、植物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1•太子湾公园概况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西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作为西湖景区具有颇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公 园,太子湾公园由杭州市园文局原局长施奠东先生 的夫人 高级工程师刘延捷女士设计完成公园规划面积为80万m2,于1989年国庆节开放 并在20年后响应“还湖于民、还绿于民”、“精致 和谐、大气开放”的号召,于2011年3月22日始 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太子湾位于西湖西南隅,犹如一把太师椅的椅 座,紧紧背靠着九曜山与南屏山,东边是肃穆宁静 的寺观墓道,西面是借景入园的南高峰,北面又被 一长列高大葱郁的水杉林包裹,与城隔绝,自成天 地,显得格外安静和野朴植物配置采用樱花成丛、 草坪成片、宿根花卉自由散植,建筑采用拙朴雅逸的木桥木屋等设施,让太子湾公园与南屏 山、九曜山等周边环境相呼应,形成一处集山情野趣与田园风韵的文化游憩山水园。

      本段文字改编自“百度百科” ,2012年5月29日访问)2.太子湾公园的空间分析景观空间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杭州太子湾公园原为西湖疏浚淤泥的堆积场,在建立公园时, 凭借着山水优势,通过巧妙地挖池堆坡使其地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犹如浑然天成在空 间布置上,太子湾公园以“大弯大曲、大起大伏、空阔疏远、简洁明快”的独特空间设计自 成一番面目,而在美学上追求一种浪漫气息,创造一方自由空间下面我将从“分区”“地 形”和“水系”三个方面描述和分析太子湾公园的空间结构2.1太子湾公园的空间分区图2:木桥图3:石桥图4:太子湾公园空间布局图如下图4所示,杭州太子湾公园的空间分区的主要依 据是“水”景区内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条明渠作为主线, 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园中水体 大的折弯有数10处之多;分叉,聚合亦不下10余处 将太子湾公园大体分成了逍遥坡、翡翠园、琵琶洲、颐 乐苑、望山坪和太极园等几个地方琵琶洲和翡翠园分 别位于主河流的东西岸,中心建筑是翡翠园上的融春亭; 临水坡岸种植了很多宿根花卉和水生、湿生植物,极富 有野趣;东西两岸通过六七座小桥连接起来,小桥是用 带皮杉木质材料建造的(如图2),不仅环保、健康,更 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除此之外,很多较窄的河流都 是采用石墩堆积起来的石桥(如图3),能激起游客的兴趣2.2太子湾公园地形太子湾公园用挖池掘溪、堆丘开路的办法,大刀阔斧地改造比较低、比较平的地形和过 于死板的西湖引水自然渠道,组织和创造了池、湾、溪、坡、坪、林、山麓平台、林中空地、 疏林草地等大大小小、虚虚实实的园林空间再利用掘渠来的土壤加宽和增高琵琶洲,使之 形成南高北低、绵延起伏,曲折入画的山谷河湾景观挖掘玉鹭池的土填充逍遥坡,挖掘东 西两小池及溪湾的土填充旁边的小丘,小丘高度自南而北逐渐降低,小丘数量自南而北逐渐 减少,恰似九曜、南屏两山向平陆延伸过渡的坡脚或余脉3.太子湾公园的水系整个太子湾公园都贯穿水系,在其环境作用上成了钱塘江引水入西湖的通道西湖景区 除虎跑、九溪、龙井、玉泉外,多为静水景观,如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柳浪闻莺等各大公 园,太子湾公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将园内部分水系变为动水景观引水河道如将军领卒,主 宰着所有池湾溪流的动向和流量引水河道接纳钱塘江水后沿池湾溪流左右迂回,分三个出 水口流入西湖在引水洞口上方修建邀月潭以蓄积山水,旁变设置隐敝水泵,将引进的钱塘 江水压入潭中,又将蓄水吐出,经珠帘壁、追云泷、试胆涧层层下跌,形成飞瀑激流叠水的 动水景观,最后又回归河道池湾,流进西湖,周而复始地推动太子湾公园所有水系的良性大 循环。

      南山路和张苍水墓道边缘小溪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兼顾了替代围墙的功能作用和丰富 景观的组景作用总之,整个水体自然曲折,仿造自然中水体流经的曲线,形成了很好的水系统,整个水 体收放有序,利用地势、植物营造池河、池、溪、瀑等自然水体图5:太子湾公园水系图1图6:太子湾公园水系图24 •太子湾公园的植被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疏密结合,配置时多从景观的整体效果着眼,着重群体美和林冠线 的节奏变化如以体型巨大、树姿优美、树冠浓密的乐昌含笑作为全园的基调树种之一,突 出公园柔和饱满的风格,用水杉作为背景树,丰富林冠线的变化下面就太子湾植物空间 布局及种类进行简要的分析:4.1植物空间封闭性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之关键植物所构成的包括时间在内的立体空间, 是特定时间上变化的空间界定空间的地形地貌变化缓慢,而植物则变化较快,植物季相、 群落结构都影响着园林植物空间的发展园林植物空间的封闭性体现在每个空间的植株高度、种植密度和连续性等方面由于植 物在不断变化、林缘线此起彼伏,植物空间的长、宽、高度也在不断变化,通常用视距D) 和植物高度(H)比值来衡量空间封闭性用其比值D/H来衡量空间封闭度的大小太子湾 公园的空间封闭性较为合理,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有人可以产生不同感受,视角开阔 能,能自如地观赏周围景物,调整自己的行为。

      例如“望山坪”空间较为活泼,有人站着聊 天、聚会,以及儿童奔跑嬉戏而在“珠帘壁东侧”空间封闭性表现的较强,比较适合游人 安静的坐憩图7:望山坪一空间封闭性强弱 图8:珠帘壁一空间封闭性强强4.2植物垂直空间结构根据园林设计的一半经验,将植物的垂直空间分为三个层次:上层(一般为>6m)、中层(一般为3-6m)、底层(一半v3m)根据实地考察,太子湾公园的主要以中层和底层植物 分布为主高层主要是高大的树木,如水杉,川含笑、乐昌含笑等木兰科植物等;中层的种 类不多,主要是日本樱花和鸡爪槭;底层的主要是郁金香等各种花草,该层突出火棘和绣球,地被突出宿根花卉和水生湿生植物,草坪突出剪股颖、瓦巴斯和早熟禾等常绿草种,部分草 坪仍沿用狗牙根樱花和郁金香都是太子湾公园的主要观赏植物,春季日本樱花盛开时,其 柔和之美在背景乐昌含笑的衬托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下层郁金香的妖娆与日本樱花形成鲜明 对比,美不胜收,成为公园观赏郁金香的最佳点之一,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驻足、拍 摄中层和底层体现了植物种植的密实度和连续性,使得围合效果明显,能创造很好的近景; 上层植物数量不多,但能创造林冠线如南山路、虎跑路一带隔离带植被以水杉、池杉为主, 中下层边缘配置着桂花、石楠、绣球、芙蓉、棣棠、鸡爪槭、红枫、火棘、三棵针等植物,长势浓密,形成一堵集功用与景色于一体的绿墙隔离带。

      图9:高层植物一水杉图10:中层植物一樱花图11:底层植物一郁金香4.3植物排布的其他技巧图12:孤植的合欢(1)孤植树木所谓孤植树就是选取树形优美、色彩鲜明、体形 高大、寿命较长,有观赏价值的单株树种,应用于开 阔的草坪、河边、湖畔以及辽阔的远景山岗等,让它 们成为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旧太子湾公园的孤植 树只要是溪边的合欢,它们高大挺拔、姿态饱满,人夏时绿阴清幽,满树开着粉红色绒花,成为众人的焦点2)植被倚水、依路排布太子湾公园的植物配置沿着水体及园路顺接自然,区域明显,由水系和园路围合而成的 各区域主调统一,层次鲜明,有樱花区块、红枫区块等令人怡然自得,且随着园路水系的顺 延,步移景异,- -步一景3)天际线与林缘线清爽自然植物在总体的空间布置上,天际线与林缘线均处理得清爽自然,特别是背靠着九曜山与 南屏山一侧草坪,近处是草坪与郁金香,中景为粉色樱树曼妙摇曳,远景为高大乔木形成起 伏林冠线,再远为远山叠嶂,层次鲜明,美不胜收图15:天际线与林际线4.4植物布局存在的不足与建议a. 随着这20-30年里公园植物的自然生长,部分植物景观配置开始显露出“疲态”失 去了原有的层次性,而且在一些细节上又显得过于简单。

      因此应多一些人工干扰b. 含笑、乐昌含笑等树种并不适宜在像太子湾这样体量不大的公园内种植,由于其相对 过于茂密,不利于其他树种的生长及景色的调和c. 樱花作为太子湾公园的主要植物景观,沿着园路和瀑布两侧山体,在盛开的季节形成 樱花烂漫,水声潺潺的美丽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来访但樱花树下应多种植地被植物 丰富景观,避免突兀,如二月兰、常春藤、络石等d. 公园北面沿南山路一侧虽以高大水杉阻隔,将公园围成一幽闭安静空间,但y应再增 加一层高大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如珊瑚树,在落叶季应能收获更出色的景观层次,且能产生 更好的隔音效果参考文献】⑴张竞,宁惠娟,邵锋•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造景特色[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7).[2]刘延捷•太子湾公园的景观构思与设计[J]•中国园林.1990, (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