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课件 北师大版.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恋**
  • 文档编号:119407860
  • 上传时间:2020-01-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48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李白,写作背景,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是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呢?“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原来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听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语气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赏析】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怀才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叹,而今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数十年愤懑,便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湘水不能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好象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译诗】若能铲去君山该多好,浩荡湘水一直向前奔流思考:,表面上把君山铲掉,是为了让湘江的水流得更宽畅,但实际上他是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自己能有一条平坦大道可走。

      换言之,是诗人在抒发自己的内心愤懑1、诗人“刬却君山”的目的 是什么?“好”如何理解?,“好”表示虚拟的假设,如果能做的那该多好啊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译诗】这巴陵浩浩荡荡的江水啊,仿佛都变成了美酒,醉杀了整个洞庭湖地区,你看那满山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醉后的容颜吗?,【赏析】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究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思考:,最后一句,“醉杀 ”了什么?为何用这个词?,文字上说洞庭秋色为酒所醉杀,实际上是诗人把自己醉杀,同时也让洞庭的秋色醉杀了用上了这样的词表示出作者奇特的想象,他让洞庭与自己同醉,并在诗中表示出了诗人“醉后发清狂”的情景,此时的他已分不清是洞庭醉了还是他自己醉了主题探究:,,君山挡住了湘水,就好像是诗人人生道路上的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所以他要“铲却君山”,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但是实际上君山是铲不掉的,那就只好拿酒来解忧,喝它个一醉方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襄阳 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 孟”,生活在大唐盛世。

      早 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 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 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 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 归,游历与于吴越这首诗 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 的一首干谒诗孟浩然(689-740),作者简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写作背景,,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诗谓之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投赠当时位居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器重干谒诗的文思情采最能看出作者的风骨、人格有的满篇卑躬屈膝,奴颜媚骨;有的满篇叫苦不迭,乞人怜悯;也有的自命清高,恃才傲物;而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则写得情采飞扬,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含而不露骨,实为干谒诗的精品关于“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朗读欣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景——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抒情——诗人渴望出仕,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

      主题),,望,,赠,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水映天空,天空,冲击,渡过,安居,闲居不仕,,首联,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静——名句,颔联,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动——佳句,,视觉,听觉写洞庭湖磅礴的气势,颈联,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发出感慨——双关:委婉写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做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尾联,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广为流传, 点明主题 引典故、设比喻前面两联写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壮景造势,势涉情思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涵”字点明洞庭湖汪洋浩阔,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度,颇似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平”字横向着眼,极见湖水浩渺,视野开阔太清”纵向描绘,给人以天高地阔,玉宇澄清之感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千溪万河诗歌赏析,,三、四两句实写洞庭水汽蒸腾,如烟似雾,仿佛江边湖畔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水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

      湖水翻江倒海一般澎湃汹涌,稳固如山的岳阳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显得异常渺小蒸”字渲染一种湿漉漉,水淋淋的气氛,给人以孕大含深,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几近坍塌;极显湖水喧嚣动荡,桀傲不驯的自然伟力,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诗歌赏析,四句写景,看似不涉干谒,不关情思,其实 不然才情卓异,奇思妙想如孟浩然者泼墨 如水,浓描洞庭,决不是等闲之笔孟浩然 的高明就在于表达心意,旁敲侧击而不显山 露水这天地之间的浩荡汪洋的一湖秋水, 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 取的勃勃雄心,又暗示张九龄宽宏大度,海 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壮景奇观,惊天动地, 隐喻风流俊杰即将横空出世此为借景传情, 托水言志!,诗歌后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喻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在野之身,满腹经纶,满面怀壮志,却无人接引,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就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意谓在这个伟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本该一展宏图,大有可为;现在却是闲居无聊,浪费光阴诗人心有不甘,气有不平而倍感愧疚,甚至羞于见人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

      最后两句诗人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政掌权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而言这两句的意思是:德高望重,权倾朝野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谦卑遗憾的字句之下暗含隐忍待发,将以有为的心机诗歌赏析,纵观全诗,写景过半,干谒心明浩浩湖水,垂垂而钓,气定神闲,雍容大度,称颂对方,极有分寸而又不失身份;波澜动远空,“欲渡无舟楫”,阐述心声,不卑不亢,露壮志才情,隐寒伧卑微,委婉含蓄而又大气磅礴,才气纵横而又开合有度如此干谒,实为天地之间第一等文字!,诗歌赏析,练习,1、表现洞庭湖气魄宏大的句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前两联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了以( )为背景的秋色 3、品味“蒸”“撼”二字 “蒸”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浩大,蓄积丰厚; “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夸张,洞庭湖,4、概括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壮阔、浩渺,气势雄伟 5、前两联的作用() 由洞庭湖的广大无边,引出希望得到张丞相援引的心情 6、“欲济无舟楫”表达了诗人( )的愿望及( )的苦闷心情。

      7、最后两句借用了古语( ) ( ),其言外之意是() 希望得到对方援助引荐,以免从政愿望落空求荐入仕,求官不得,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结网,8、运用比喻表达自己求荐愿望的诗句()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9、引用典故,进一步表明心迹,希望一展抱负的诗句()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怎样理解尾联? 表面上写看人家垂钓,想得到鱼却无渔具,实指想做官却没有途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