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创业教育的发展.docx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日本创业教育的发展日本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李志永(一)大学、企业各负其资阶段20世纪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急需高科技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日本大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应用型的理工类专科人才上,因此大力发展“五年一贯制”高等专科学校,并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但大学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为产业部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与技术员方面日本高等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生数增长了,其中短期大学学生数增加了,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数增加了闭当然也有一些传统的商业大学、工学院等职业学校提供零星的关于如何帮助技术拥有者实现创业的课程,但无论是在层次还是范围上都很有限而关于企业所要求的管理、经营等知识则更多的是由企业设立的培训机构来进行的日本许多大企业都拥有自己专门的培训机构,给员工提供企业内培训,如自我启发、工作中学习、脱产学习’刀等形式同时,国家和各都、道、府、县设置了大量职业培训设施,如“职业能力开发促进中心”“工艺中心”、“生涯职业能力开发促进中心”“才艺园”、“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校”工艺学院、“职业能力开发校”等日本通产省提供经费设立中小企业大学校,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为对象进行培训。
国家、地方政府、中小企业联合设立的高等技术研修所,采取不脱产的形式培训在职人员此外,日本的各个社团组织也采取研修讲座、学术活动的形式来培训中小企业的在职人员失业者、在职者都可以听课,学费原则上免费而且根据有关规定,他们还可能领到雇用保险的失业补贴基本津贴、学习津贴、交通津贴这些机构为有志创业者学习提供了平台二)大学提供管理培训阶段世纪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发展突飞猛进,企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大学要为企业提供管理、经营、营销的培训大学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扩展社会服务,也开设了面向企业人员的、市场营销等课程许多大学将职业规划教育的理念纳人学校教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将职业规划教育的总体指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积极和相关企业及社会机构合作,开展联合讲座、专业实践、实习等活动,以学生理解专业教育并能在社会中灵活运用为重点,构筑以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为特色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构合作,开设“业界分析”、“国际化企业合作讲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合作讲座”等职业开发方面的正规课程,让学生对职业、工作有更详细具体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明确职业目标胆由于企业外的培训与企业内教育在针对性上毫无优势可言,社会对公共职业训练的评价不高,产业界只希望通过企业内的职业训练来形成熟练技能。
所以学校开展的企业人员继续教育一直没能占有很大优势三)创业教育导入阶段20世纪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的传统产业失去了昔日辉煌的地位,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界十分需要活跃经济的因素中小企业以其便利灵活的优势取代了大型企业,传统产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也必须在创新上取得优势风险企业作为日本未来经济的催化剂,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起来特别是大学的风险创业企业,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和人才优势,把高校的存量基础研究转变为市场化产品风险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实现了高校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各大学围绕建立风险企业,提出了创业家人才计划,并努力加以实践1998年以后,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和劳动观念,高校开始实行“企业见习制度’企业见习制度就是学生在企业现场针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就业体验部分学校还导人了“德国职业教育双重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培养职业意识,防止毕业生离职但这种短暂的经历教育一天还不能对学生有显著的效果和持续的效力,社会需要更高水平的职业观和劳动观教育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上提出了创业家精神的概念,强调创业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业家精神、生存能力和思维方式。
理科大学、研究生院积极完善风险企业、研究室、共同研究中心等基础设施,将大学与核心和地域的特色产业结合起来高校面向大学生、研究生、社会人士,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实施社会人特别选拔制度、定员编人制度、昼夜开讲制度、科目辅修制度等灵活的导人制度,支援社会人士创业例如,早稻田大学针对社会人士推出“傍晚集中讲座”,利用晚间时间上课三个月,授课内容包括行销、经营计划等此外,日本攻击手商业学校推出“事业计划立案讲座”,东京商工会议所举办“创业塾”等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目的的创业课程在大学吸引了许多有志创业的学生部分文科大学、研究生院为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也推出创业培养讲座四)创业教育理念践行阶段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大学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学会在市场中生存,因此许多大学将创设新企业作为目标,开始争取创设风险企业的机会中央教育审议会将“大学风险企业创设”作为突破口,通过“创业教育激励计划”俪,的平台,改善学校环境,构建一个适应创业教育的三维体系这一体系由个相互交叉的部分构成,中间交叉的部分是大学风险企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仓哑教育理念框架阎下面就“计划”的框架作以简要说明学生创业教育开展以大学生和研究者为对象的商业教育计划,该计划主要通过要求学生必修一定科目的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到校讲学,到国内外风险企业取得一定学分的见习,开展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途径加以实施。
大学校园内的指定空间通过开放校园的方式,为研究室、研究者、学生、企业人士提供社交性质的论坛,通过学科交叉、文理互动、交流创业计划等广泛的形式开展活动,实现大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师生之间建立一个广泛的网络,形成一个包括校友在内的创业互助体系提供服务网络为创业者的创业实践构筑服务体系,如通过校内企业孵化设施、创业机构、种子资金服务机构等,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服务,为比较有潜力的创业计划提供种子资金和运营资金社会力量阮通过利用学校的校友网络、地域性企业支援机构、非营利机构等社会资源,实现学校和企业、社会的对接,共同完成学校创业基础设施的完备、创业课程教材的设计、创业风险资金的融资同时,积极反馈社会,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数据库资源和信息网络切山建立关于创业管理经营的专门数据库,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创业知识的资源库与此同时,建立针对风险企业的程序库,把握风险企业的发展动向这一模型的构想有两个支撑点一是基于官、产、学密切配合的支撑体系离开了产学合作、官产学互动,创业教育不但缺少了支持的动力,也缺少了实质的内容许多措施,必须通过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协调来实现,例如学生的企业见习制度、创业风脸支援、创业风脸资本融资等二是不同的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时存在着理念定位或者说培养目标上的差异。
从总体上来说,日本大学的创业教育定位分为个层次,分别为创业重视型、地域连接型、全球战略型、日本本土型、理论活用型中日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王云鹏1995年,日本出台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大大地促进了日本创业教育的衍生与发展随后,1998年的《大学技术移转促进法》生效,各学术研究机构纷纷设置技术转移组织(TLO),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产业界实施技术转移2000年《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实施,规定可有条件放开对国立大学、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兼职的限制,2001年6月文部科学省递交以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为目标的“远山计划”,更彻底取消了国立大学教职工的国家公务员地位,为国立、公立学术机构研究人员参与科技创业创造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3年内大学创业企业达到1 000家的战略目标,并具体制定了财政补贴和贷款担保政策于2004年生效的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打破了国、公、私立大学界限,引入重点研究经费竞争机制和业绩外部评估机制,在5个领域中选择30个专业重点配置经费重点专业评价指标包括科研水平、技术转移、创办大学创业企业状况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就出现了广义上的大学创业企业,但日本的大学创业活动发展很慢,此后30年间仅累计创建了11家。
近年来日本政府政策导向刺激了大学创业企业的大量涌现和发展2000年新设立大学创业企业数字为100家,2001年为105家,2002年为95家,至2002年底日本累计成立大学创业企业531家[3]尽管这些数字同欧美相比仍远远落后,但发展态势却无疑是乐观的,更重要的是成功示范效应将激励大学创业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构成循环上升模式新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现状与课题 陈瑞英 顾征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地将其演变成了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日本的创业教育却起步较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最初实施创业教育、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仅有大约30所左右,但近年发展的势头却令人瞩目,目前已超过了200所,应该说,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无论是在实施高校的数目上,还是在相关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开始步入不断完善、走向成熟的阶段目前日本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创业教育已初具规模目前,日本全国已有247所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实施了形式和程度各异的创业教育,约占全日本高校总数(日本现有各类四年制大学756所)的32.7%(见表1)。
其中,国立大学为53所,约占21.5%;公立大学是15所,约占6%;有179所为私立大学,约占72.5%从实施创业教育的层次来看,有78所约占10.4%的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均开展了创业教育日本的私立大学主要是在本科阶段开展创业教育,并设置专门的课程;而日本的国立大学则多半是在研究生阶段实施创业教育从实施创业教育的组织形式来看,在日本的大学或研究生院中,已有30所院校专门设置了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以及从事创业教育的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方向,占全部日本高校的4%左右2.创业教育的内容多样性目前,在日本已开始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中,均将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并开设了多达928门的各类相应课程其中,列为本科课程的有523门,提供给研究生研修的有405门从所开设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看(参见图1),主要包括两大类:(1) 创业知识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如“企业经营”、“企业业绩的分析方法”以及“风险投资企业概论”、“风险投资企业特有的经营秘密”等,金融财务知识如“金融市场与资本政策”、“企业会计”、“筹措资金的实务知识”等,市场运作知识如“市场机制的相关知识”、“市场营运的必要性与技巧”等,法务知识如“有关税务、劳务、法务的实务知识”、“知识产权及其应用战略”等。
2)创业实践训练类课程有约20%的学校在本科教育中、约30%的学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学生参与互动的实践型课程,如“企业计划的制作练习”、“创办企业经验者经验谈”和“见习指导”等有大约20%左右的高校开设了有助于开展商务活动、进行商务沟通、拓展商务渠道方面的课程,例如“商务礼仪概论”和“商务谈判技巧”等此外,在实施创业教育的日本各高校中,还普遍开设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创业教育讲座,聘请有创业经历、实务经验者为学生传授心得和经验3.实施主体多元化目前在实施了创业教育的日本各高校中,承担上述课程授课任务的,大部分是从事经营管理学或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约占50%以上;而理工出身的教师则为37.1%其中,拥有创业经验者占了40.3%;而由文理科教师联手共同授课的约占53.2%此外,在这些高校中,大约有30%左右的高校聘请了校外具有实务经验者来担当相应的授课任务这些受聘担任兼职教师的,主要是风险投资企业的经营者(有创办企业经历者)、金融机构或基金管理机构的从业者、企业经营顾问、律师、会计师、税务会计师等4.创业教育模式多样化日本各高校在发展各自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并结合自身师资力量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不尽相同的创业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