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
21页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胶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类蛋白质,约占蛋白质总量的1/4它由三条肽链拧成,肽链间有二硫键,部分区域呈螺旋形如图是前胶原在两种前胶原酶的作用下形成胶原的示意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胶原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COOHB. N-前胶原酶作用位点为端肽氨基端的肽键C. 肽链间二硫键最可能在光面内质网中形成D. 体内胶原用双缩脲试剂处理,无需加热即会有紫色出现【答案】C【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为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详解】A、1条肽链至少含1个游离的羧基,胶原含3条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COOH),A正确;B、由图可知,图示左侧为氨基端,右侧为羧基端,N-前胶原酶作用位点为端肽氨基端的肽键,B正确;C、肽链间二硫键最可能在粗面内质网中形成,C错误;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体内胶原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处理,无需加热即会有紫色出现,D正确2. 在许多植物中花的开放对于成功授粉至关重要,部分植物的花能够反复开合,主要是相关细胞膨压,即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变化引起龙胆花在处于低温(16℃)下30min内 发生闭合,而在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min内重新开放,这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变化有关,水通道蛋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相关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推测黑暗条件下,龙胆花开放速度会变慢B. 水分子进出龙胆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有协助扩散C. 光照促进Ca²⁺运输至细胞内激活蛋白激酶 GsCPK16,将抑制水通道蛋白磷酸化D. 由低温升高至正常温度的过程,促使囊泡上的水通道蛋白去磷酸化后转移至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耗能,例如气体、小分子脂质;(2)协助扩散:物质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不耗能,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耗能,如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详解】A、龙胆花由低温转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一方面温度升高促使囊泡上的水通道蛋白去磷酸化后转移至细胞膜,另一方面光照促进Ca2+运输至细胞内,激活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运输水的活性增强故推测在常温、黑暗条件下,龙胆花开放速度会变变慢,A正确;B、由图可知,水分子进出龙胆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方式有两种,一种需要水通道蛋白,这种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另一种不需要水通道蛋白,这种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B正确;C、由图可知,光照促进Ca²⁺运输至细胞内激活蛋白激酶 GsCPK16,促进水通道蛋白磷酸化,C错误;D、由图可知,由低温升高至正常温度的过程,促使囊泡上的水通道蛋白去磷酸化后转移至细胞膜,将水运进细胞,促进花朵重新开放,D正确3. 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 序列感染大肠杆菌的φX174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环状单链DNA,含有6870个碱基,其中A、G、T、C四种碱基比例依次为20%、10%、30%、40%图甲表示该噬菌体复制的部分过程,①~④表示相应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噬菌体部分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图中数字表示对应氨基酸的编号)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①②③④B. 完成过程①需要消耗2061个含 AC. 据图乙推断,D基因和E 基因的重叠部分指导合成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 重叠基因在遗传学上的意义是可增大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据图可知,图中基因D的碱基序列中包含了基因E和基因J的起点,由此看出基因发生了重叠,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
详解】A、图甲中过程①~④分别有DNA—DNA、DNA—DNA、DNA—RNA,mRNA—tRNA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B、感染大肠杆菌的φX174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环状单链DNA,含有6870个碱基,其中A、G、T、C四种碱基比例依次为20%、10%、30%、40%,过程①合成一条与噬菌体+DNA互补的-DNA,消耗含A的核苷酸数量与+DNA中的含T的核苷酸数量相等,故完成过程①需要消耗6870×30%=2061个含 A,B正确;C、据图乙可知,基因D和基因E的重叠部分相差一个碱基,故对应的密码子不同,指导合成的氨基酸序列也不相同,C错误;D、基因的重叠性使核苷酸数目有限的DNA分子中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即重叠基因在遗传学上的意义是可增大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C4. 水稻的杂交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但不同品种的水稻之间的杂交种常有育性下降的现象,为育种带来麻烦研究人员发现水稻8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T/t,4 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G/g在花粉发育过程中至少需要含有T蛋白或G蛋白,t和g基因无法表达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将基因型为TTgg的栽培稻和基因型 ttGG的野生稻杂交得到 F₁,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 F₁仅有3/4的花粉发育正常B. F₁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8种C. F₁作父本与亲本回交,子代中与F₁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3D. F₁自交后代中,花粉发育全部正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7/15【答案】D【解析】【分析】在 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即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是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这就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详解】A、将基因型为TTgg的栽培稻和基因型ttGG的野生稻杂交,得到F1(TtGg),其产生的花粉基因型为1/4TG、1/4Tg、1/4tG、1/4tg,根据题干信息,T或G基因表达对花粉发育重要的蛋白质,t和g基因无法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则基因型为tg的花粉发育不正常,仅有3/4的花粉发育正常,A正确;B、F1(TtGg)自交,雌配子基因型1/4TG、1/4Tg、1/4tG、1/4tg,雄配子基因型为1/3TG、1/3Tg、1/3tG,后代的基因型为1/12TTGG、2/12TtGG、2/12TTGg、3/12TtGg、1/12TTgg、1/12Ttgg、1/12ttGg、1/12ttGG共8种,F₁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8种,B正确;C、F1(TtGg)作父本与亲本回交,F1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为1/3TG、1/3Tg、1/3tG,与TTgg的栽培稻回交,产生的子代中与F₁基因型相同即为TtGg的概率为1/3,与ttGG的野生稻杂交产生与F₁基因型相同即为TtGg的概率为1/3,B正确;D、F1(TtGg)自交,雌配子基因型1/4TG、1/4Tg、1/4tG、1/4tg,雄配子基因型为1/3TG、1/3Tg、1/3tG,后代的基因型为1/12TTGG、2/12TtGG、2/12TTGg、3/12TtGg、1/12TTgg、1/12Ttgg、1/12ttGg、1/12ttGG共8种,这些后代基因型花粉全部正常的个体是1/12TTGG、2/12TtGG、2/12TTGg、1/12TTgg、1/12ttGG,占7/12,D错误。
故选D5. 枫糖尿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患儿体内分支酮酸脱羧酶异常,致使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受阻,导致尿液中具有大量枫糖浆香甜气味的α-酮-β-甲基戊酸而得名已知该病是由 19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A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该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E2和E33,任意一个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A 突变成致病基因下表是人群中A基因突变位点的4种类型,其中“+”表示未突变, “-”表示突变, “/”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突变位点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4E2+/+十/一+/+一/一E33十/十十/一-/-—/—A. A 基因中的E2和E33这两个位点均可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B. 类型1和类型2表现为正常人,类型3 和类型4 患枫糖尿病C. 若类型2与类型4男女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D. 枫糖尿病形成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A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A突变成致病基因”,其中E2突变后形成的致病基因为a1,E33突变后形成的致病基因为a2,故类型3、类型4患病。
详解】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A基因中的E2和E33这两个位点均可发生突变,体现基因突变的特点是随机性,A正确;B、 根据题意: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A突变成致病基因,类型1没有致病基因,类型2母方染色体有致病基因,父方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类型3父母双方染色体都有致病基因,类型4也都有致病基因,因此类型1和类型2表现为正常人,类型3 和类型4 患枫糖尿病,B正确;C、已知该病是由 19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A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类型2是Aa,类型4是aa,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C错误;D、枫糖尿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患儿体内分支酮酸脱羧酶异常,致使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受阻,导致尿液中具有大量枫糖浆香甜气味的α-酮-β-甲基戊酸而得名,体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6. 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图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关于此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乙醇乙醛二氧化碳和水A. 肌肉注射头孢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血浆B. 有些细菌入侵人体后,产生的毒素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C. 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D. 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会使通气量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肌肉注射头孢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错误;B、有些细菌入侵人体后,产生的毒素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将会出现组织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