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6页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题)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参考答案:B2. 杂技演员骑独轮车表演时,车胎内的气体压强是6×105Pa,开始时气体温度是27℃,地面承受的压强为P1.表演一段时间后,由于温度变化,车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为6.1×105Pa,气体温度为t2,地面承受的压强为P2忽略轮胎体积的变化和车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变化,下列判断哪些正确A.t2=27.45℃ B.t2=32℃ C.Pl 关于这些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5颗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B.5颗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必定在同一平面内C.导航系统所有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导航系统所有卫星中,运行轨道半径越大的,周期越小 参考答案:A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整理可知T=,v=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故5颗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故5颗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必定在同一平面内,选项AB正确7.9 km/s 是第一宇宙速度,即近地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最大运行速度,故同步卫星的速度小于7.9 km/s,选项C错误.由于T=,故运行轨道半径越大的,周期越大,选项D错误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可观察到清晰的亮暗相间的图样,下列甲、乙两幅图中属于光的单缝衍射图样的是 (填“甲”或“乙”);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调制分调幅和调频两种,在丙、丁两幅图中表示调频波的是 (填“丙”或“丁”)参考答案:乙丁7. (8分)如图所示,A、B、C为某质点作平抛运动的轨迹上的三个点,测得AB 、BC 间的水平距离为SAB=SBC= 0.4m ,竖直距离 hAB =0.25m,hBC = 0.35 m,由此可知质点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o = m/s,抛出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 m,竖直距离为 m。 取g = 10m/s2 ) 参考答案:4;0.8;0.28. 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竖直墙上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___m/s,抛出点的坐标x= m, y= m (g取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9. 已知电流表的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1)合上S将线圈A插入B的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向____偏.(2)合上S将线圈A插入B后,将变阻器触头向左移动时,电流表指针向__ __偏.参考答案:10. 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 ,是人造地球卫星的 (最大、最小)发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 (最大、最小)环绕速度参考答案:7.9 km/s 、最小、最大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滑块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现将质量为m2的物体从圆弧的最高点自由释放,在物体下滑过程中m1和m2的总机械能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二者分离时m1、m2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守恒,1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摩擦力时,为了“记住”拉力曾经达到的最大值,在弹簧测力计指针的左侧轻塞一个小纸团,它可随指针移动如需读出此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最大值时,应读纸团 ▲ (填“左”或“右”)边沿所对应的刻度值参考答案:13. t=0时刻从坐标原点O处发出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4s末刚好传到A点,波形如图所示.则A点的起振方向为______,该波的波速v=_____m/s. 参考答案: (1). 向上(或沿y轴正方向) (2). 2.5【分析】利用同侧法可以得到所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波向右匀速传播,根据传播距离x=10m,时间t=4s,求出波速.【详解】根据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对振动的每一个质点利用同侧法(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且在波的同一侧)可知A点的起振方向为向上(或沿y轴正方向);波向右匀速传播,根据传播距离x=10m,时间t=4s,则.【点睛】在波的图象问题中,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基本能力,波速公式也是一般知识,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简答)如图13所示,滑块A套在光滑的坚直杆上,滑块A通过细绳绕过光滑滑轮连接物 块B,B又与一轻质弹贊连接在一起,轻质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开始用手托住物块 .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位置但无张力。 现将A由静止释放.当A下滑到C点时(C点 图中未标出)A的速度刚好为零,此时B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 ,滑轮质量和大小及摩擦可忽略不计,滑轮与杆的水平距离L=0.3m,AC距离为 0.4m,mB=lkg,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1)滑'块A的质量mA(2)若滑块A质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仍让滑块A从静止滑到C点,则滑块A到达C点时A、B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1) (2) (3),功能关系.解析:(1)开始绳子无张力,对B分析有kx1=mBg, 解得:弹簧的压缩量x1=0.1m(1分)当物块A滑到C点时,根据勾股定理绳伸出滑轮的长度为0.5 m,则B上升了0.2m,所以弹簧又伸长了0.1m1分)由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又弹簧伸长量与压缩量相等则弹性势能变化量为零所以mAgh1=mBgh2(2分)其中h1=0.4m,h2=0.2m所以mA=0.5kg(1分)(2)滑块A质量增加一倍,则mA=1kg,令滑块到达C点时A、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2分)又有几何关系可得AB的速度关系有 vAcosθ=vB(1分)其中θ为绳与杆的夹角且cosθ=0.8解得:(1分)(1分)(1)首先由物体静止条件求出弹簧压缩的长度,再根据几何知识求出物体B上升的距离,从而可求出弹簧伸长的长度,然后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求解物体A的质量;题(2)的关键是根据速度合成与分解规律求出物体B与A的速度关系,然后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15. (8分)为确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正确性,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动能为MeV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核Li,生成两个粒子,测得两个粒子的动能之和为MeV。 写出该反应方程,并通过计算说明正确已知质子、粒子、锂核的质量分别取、、)参考答案:核反应方程为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由质能方程可得,质量亏损相当的能量MeV而系统增加的能量MeV,这些能量来自核反应中,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相等,所以正确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