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 第6章 第1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docx
7页第六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识记—根底梳理]1.概念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2.主要功能区(1)中心商务区①位置:一般位于中心部位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兴旺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 ,人口昼夜差异大2)商业区①组成: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②位置:城区或交通干道旁;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中心区内③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3)住宅区①组成: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效劳性设施②开展趋势:开始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4)工业区①位置:多分布在城市边缘 ,靠近交通便利的地带②特点: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业小区;大型工厂所在的工业区还包括职工住宅区及各种效劳设施5)其他: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 ,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时间差异2.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理解—要点突破]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商业区(城市的核心区)工业区住宅区形态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集聚成片占地面积大 ,是城市的最根本职能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呈片、团、点状分布特征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专业化程度高 ,协作性强 ,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导致分散建筑质量上出现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开展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中高级低级城市外缘 ,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 ,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2.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越好 ,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 ,地租上下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 ,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3.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4.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与评价(1)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 ,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列图)①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②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 ,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根本原那么:第一 ,根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第二 ,用地规模大 ,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第三 ,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平安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 ,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 ,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③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一般布局原那么具体要求与污染举例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 ,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垃圾污染、大气污染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水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噪声污染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布局在河流上游要求水源清洁自来水厂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需要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要求客流量大商贸中心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用地多 ,交通方便仓库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市场奶牛场、蛋鸡场(3)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 ,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 ,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①根据材料信息 ,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②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③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 ,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 ,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下列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 ,该图由 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 ,答复1~2题1.按城市功能分区 ,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C.住宅区 D.工业区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 ,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1.C 2.B [第1题 ,甲地带0:00时人口密度较大 ,10:00时人口密度较小 ,符合住宅区的人口变化特点 ,应选C第2题 ,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属于团块状 ,道路呈网格状分布 ,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 ,可判断为平原地区的城市 ,应选B]考向2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2019·河南省六市联考)图1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 ,图2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局部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 ,完成3~4题。
【导学号:】图1图23.据图1分析 ,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4.据图2分析 ,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C.工业区 D.文化区【思维流程】3.A 4.B [第3题 ,图示几条地铁线都经过甲区域 ,该地交通通达度最高 ,是人流、物流集聚区域 ,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第4题 ,地铁站人流顶峰和流向 ,与市民白天离家上班、夜晚回家休息规律一致 ,所以最可能位于住宅区] 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方法运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理和各功能区特征 ,可指导各种功能区的布局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确定功能区类型1)根据功能区形态来确定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 ,是城市最根本的功能区;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 ,呈点状或条状;工业区往往集聚成片2)从功能区的位置来确定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 ,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 ,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位于市区边缘 ,交通干线两侧。
3)根据功能区的特征来确定住宅区特征: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 ,位置上背向开展商业区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区工业区特征: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4)根据城市人口的分布特征来确定①从人口分布密度的差异看:商业区人口密度最大 ,工业区人口密度最小②从人口的流动特点看:白天有大量人流、车流活动的是商业区 ,夜晚有大量人流流入的是住宅区③从人口的从业特征看:商业区多第三产业人员 ,工业区多第二产业人员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 ,住宅区次之 ,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 ,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 ,但幅度较小 ,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考向3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与城市规划(2019·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 ,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屡次空间规划 ,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 ,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 ,各城市分工明确 ,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 ,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 ,根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5~7题5.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 ,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效劳种类 B.效劳等级C.效劳范围 D.效劳人口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 ,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7.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 ,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5.A 6.B 7.D [第5题 ,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屡次空间规划 ,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 ,各城市分工明确 ,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效劳职能和效劳种类各不相同 ,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效劳种类效劳等级、效劳范围和效劳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第6题 ,各城市效劳职能和效劳种类分工明确 ,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 ,以获取规模效益第7题 ,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 ,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 ,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开展 ,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 ,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考向4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019·菏泽模拟)下列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 ,答复8~9题8.与上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9.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解图流程]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尝试解答] 8.C 9.D考点二| 不同规模城市效劳功能的差异(对应学生用书第112页)[识记—根底梳理]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 ,城市规模越大 ,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2.城市规模与效劳功能(1)城市规模(2)关系:一般来讲 ,城市规模越大 ,效劳功能就越强3.不同规模城市效劳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城市数目城市距离效劳范围职能种类效劳功能高少远大多强低多近小少弱 (1)不同城市的效劳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 ,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效劳范围并不相等 ,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效劳范围大[理解—要点突破]1. 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劳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一般来说 ,等级高的城市效劳范围比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大具体如下列图所示:2.影响城市效劳范围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效劳范围扩大需要的根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兴旺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