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学的本土化与文化反思(共5903字).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1807508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追求教育学本土化的历程与未来教育学的“学习与借鉴”阶段:中国教育学的“启蒙”20世纪初,“教育学人”就不断的介绍和翻译一些外国的教 育论著,传播和推介国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石佩臣指 出:“在1901年已有教育学著作出版日本的牧澈五一郎著, 王国维译《教育学教科书》和日本能势荣著,叶瀚译《泰西 教育学》在中国已经翻译出版后来,外国教育学陆续登 陆中国,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后来对中国教 育学影响比较深远的凯洛夫《教育学》等也日益得到我国学 者的推崇,为我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打下了基础尽管此阶 段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也有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 理》,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初期我国学者所编著的《教育学》 之类的教科书也都更多的是学习与借鉴教育学的中国化阶段:中国教育学的“成长”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教育理 论与教育实践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教育学逐渐迈 出中国化步伐,学者对教育学的探讨和研究开始科学化,逐 渐思考教育的本质问题和素质教育的问题,开始用马克思主 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关照教育学,出现了南京师大的 《教育学》以及华中师大等编写的《教育学》以及后来一系 列的《教育学》,同时,教育学研究方面的期刊、杂志也逐步创刊,包括《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 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而且硕士点和博士点也 开始招收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推动了对教育学的本土化建 设。

      教育学的多元化建构阶段:中国教育学的“消沉”在21 世纪初,伴随着教育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一场席卷神州 的基础教育改革将中国教育学推向了风口浪尖当代多种理 论被嫁接和融合进教育学学科中来,如后现代主义、女性主 义、存在主义、现象学等不同的理论被装入到教育学“大框” 中在此阶段,很多学者对教育学开始认为教育学的发展前 景持“消沉”的态度,并认为教育学遇到了困境与危机,如 杨小微提到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百年曲折、走到了今天的 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层的发展危机也有学 者认为“教育学的终结”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教育学作 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既联接着教育理论,也关系到教 育实践要解决我国的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与矛 盾,需要教育学的理论指引,因为“知行合一”的思想告诉 我们,理论是实践的向导,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教育改 革的纵深发展阶段更需要对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并上升到理论层面,这些也离不开适合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 指导,因此,在未来的教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实现教育学的 本土化,需要其构建个性化和特色化,一方面发挥其在指导 教育改革实践的价值,另一方面能在多元文化视野中“走出 去”,实现中国教育文化的“输入”,而不只是一味学习他者 智慧,而是达到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合 作与对话,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 所指出:“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 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 作。

      二、教育学本土化的必要性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教育学本土化,是教育学学科 科学化的体现在我国教育学学科科学化发展进程中,没有 对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构建,就不能适应教育学学科的 发展一直以来,教育学专业为什么被其他专业“看不起”, 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大学里,工学院的学 生看不起文学院的,文学院的学生里外文系的看不起中文系 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 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 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里的先生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教 育学“不够专业”为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其学科科 学化,我们需要积极去建构本土化的教育学,促进其更“专 业"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我们都认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 的的确,教育国际化一方面是学习与接受本国以外的国家 与地区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经验,如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去 学习,翻译与推介别人的教育理论等,可以称之为“教育的 输入”,另一方面是“教育的输出”,即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 教育经验介绍给他国,让其学习,如到外国办孔子学院,让 其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等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接 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了世 界教育大国,但面对激烈的国际化教育竞争,如果不能体现 我国教育理论优势或者教育理论落后于其他人,那么,我们 就很难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未来。

      的目 标,也不能立足于世界教育之林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教育 学的本土化构建,振兴中国特色教育,才能有机会同他国进 行较量促进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 一个不尽的旅途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 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不断形成教育学知识与理论,从 而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改革的理论体系但是,在整个教育改 革过程中,更多的教育实践困惑是缺乏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来 指导教育改革的实践,尽管有许多外来的教育学理论,却不 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实践因此,构建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和 教育实践模式等教育理论即教育学的本土化,是当前教育改 革的迫切需要解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面对我国现实 中的教育问题,诸如教育公平问题、考试问题、有效教学与 教学质量提高问题、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等等深层次的教育 矛盾与困境,都需要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来指导而这些教育 学理论就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也就是一种适合中国 国情的“本土化”的教育学理论,因此,教育学本土化是解 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而“中国的教育学如果不去研 究这种种带中国特色的教育行为,而只是简单地把其它国 家、民族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移植过来,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 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在今天教师为什么没有像 医生、律师那么受到应有的尊敬,没有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而总是徘徊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准专业”边缘,笔者认 为,其中原因在于教育学的本土化建设不够在社会上,很 多人都认为教师这个行业不需要更多的教师专业性知识,而 只要把学科专业学好就行,于是,教师岗位的可替代性就大 倘若教育学本土化建设够好,教师需要掌握很高的教育学理 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具有教师资格,那么,教师专业化程 度也能提高,从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会得到一定 提高三、教育学本土化的困境教育研究者的文化选择意识差教育学本土化期待将多 元文化与中华文化“合二为一”,加强文化融合和文化整合 以及文化重构但是,教育研究者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 文化,缺乏文化选择意识,没有对于文化的冷静思考,没有 对外来的教育学理论进行恰切的选择,也缺失文化选择的能 力,不懂得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往往是“全 盘接受”,认为只要将外国的教育学理论引进过来就行,其 实这恰恰导致了自我的迷失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将更多 的外国教育学理论引进过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 力,导致教育学理论的“泛滥”,以至于在教育学中到处可 见“XX主义理论”、“XX教育思想”。

      另一方面,没有对 这些理论进行选择,从而没有找到适合本土化教育学建设的 路径大学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割裂目前我国大 学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上学识丰富,学历高,理论修养好,但 是出现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无知”或者“不屑一顾”,从 而使大学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显得“很玄”,是“形而上” 的东西,与之恰恰相反的是中小学教育实践者,战斗在“第 一线”,对其实践领域“了如指掌”,谙熟其教育实践中的困 惑与不足,但他们缺少更高的理论支撑和理论素养,没有办 法将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拔高到理论层面这样一来,出现大 学搞一套教育学理论,而中小学搞一套教育学实践,以至于 教育学理论剥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实践也离开教育学理论 指导,导致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学实践之间不可逾越的“鸿 沟”,形成“两张皮”教育家的缺席因为教育家是“追寻和守护教育的普遍 价值并把这些价值贯彻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人,是把教育理 想转变为教育现实的人一方面,教育家能将教育理论运 用到教育实践,另一方面,能从教育实践中生成教育理论 因此,教育家在为教育学的本土化建设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但是,中国有的是教育学家,教育学者,教育学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