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开设非遗手工艺课程的研究.docx
5页区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开设非遗手工艺课程的研究 摘 要:“非遗”传统手工艺在当前面临着极大困境,要想弘扬、传承,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开辟传统手工艺教学,借助这一平台得以实现这既是对“非遗”传统手工艺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又对推进文化、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Key:民间手工艺;高校;艺术教育我国的文化遗产极其丰富,随着经济全球现代化,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人亡艺绝、后继乏人的困境,要想弘扬、传承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艺术人才为目标的区域高等艺术院校、系,不仅应该而且要发挥其在人才、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有所作为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开辟传统手工艺教学,借助这一平台得以实现实施这一举措,对挖掘、传承与保护有着推进文化、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高校艺術设计教育开设传统手工艺课程的重要性、战略性意义及其价值研究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开设传统手工艺课程在传承与保护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挖掘、挽救、传承的战略性地位及作用一是传统手工艺教育在技能及生产工艺训练、材料的研究、设计方法掌握、设计能力培养以及手工艺文化历史传承等方面有一定基础及过人之处使其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知识要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通过学习者的传播和创新,使手工艺得到良性的发展二是研究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开设传统手工艺课程更具有重要性和战略性意义第一,当前面临着人亡艺绝、后继乏人的历史困境我国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特别是专业型艺术院校,应主动承担起“非遗”保护、继承和传播的责任第二,艺术设计课程,在传统手工艺的产业中能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探究起到发挥的作用找到适合艺术类院校教育和“非遗”相融合发展的关键点,建立起两者结合的课程学科体系三是提高艺术生的多面技能和就业谋生渠道四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类的人才断层及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对于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类课程的现状及困难1、民间手工艺的继承现状我国被列为“非遗”的传统工艺几乎都有历史渊源,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人类的智慧结晶但随着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年轻人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轻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非遗”手工类的优秀产品失去了生存土壤,当前非物质文化手工艺类遗产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此间,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也被忽视了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保护与高校课程融合的现状及困难。
第一,处在边缘化我国80%的高校是没有确立此专业方向,更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部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导致一些引进的“非遗”项目在高校“自生自灭”第二,缺乏专业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教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类课程最突出的是师资问题以侗锦、瑶锦,融水苗族的银饰工艺品为例高校专业教师几乎没有,师资力量匮乏第三,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缺少合适教材目前在高校学相关知识的学生只能通过聘请传承人演示第四,缺乏战略性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将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类课程列入学科建设当前要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类课程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首先,教学的资源紧缺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使致极度缺少教室、实验机房、工艺室等硬件设施将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其次,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类课程,其授课内容将会与教学指导纲要有一定的冲突,必须按实际情况来重新制定教学大纲三、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开设传统手工艺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与架构研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设计艺术界倡导“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理念下,细细体味本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这对今天的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之路的发展不无裨益。
[1]为使我国传统手工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普通大学得到较为理想的发展与传承,把比较适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是最为理想的途径和最佳手段1、建设专门学科、教学体系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即“非遗”项目纳入到教学,必须在高等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中设置专业的学科;纳入教学体系建设中以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2、加强队伍培养系统的传承“非遗”手工艺,培养高素质的传承人才,解决传承人的问题非遗”手工艺的制作技艺基本是靠师傅带徒弟或家族继承的方式进行延承,因而在其保护和传承上造成了极大困难因此,必须和艺术类教育相互依存,大力加强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独当一面的造型设计能力的民间手工艺人才,以及高等教育民间手工艺项目课程所需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兼备的骨干人才担任“非遗”手工艺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进行统一地、有计划地培训学习培养一批具备教学、科研、挖掘、保护和传承等融入一体的高素质专业教师人才队伍;邀请一些高技民间艺人进入学校担任相关专业的客座教授并面对面向学生传授技艺3、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原有的专业的基础上,开增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非遗”民间手工艺专业,对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等进行综合的研究与实践,对教育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其教育模式的创新。
4、在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中加入“非遗”手工艺的教学内容,在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中开设选修课程,通过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投入学习当中四、结语我国的艺术院校不仅仅是培养现代艺术类人才的摇篮,更应是传播、继承、延续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的重要途径通过改进、完善当前现状来培养人才,逐步建立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体系、教学体系形式多样的制作技艺有机地融合在现代艺术教育的体系当中,培养专门的人才,使其能更好地为我国高等艺术的教育和社会服务Reference[1]张道一.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2]徐俊.论手工艺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定位[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全文完-。
